2013年湖南省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实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ts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3年湖南省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近一年的饮酒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数据来自2013年湖南省第一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该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得到的24 286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抽样进行权重估算,用Rao-Scott调整卡方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率的差别,用复杂抽样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有效调查人数24282人,有效率为99.98%,其中≥15岁居民人数为19869.≥15岁居民近一年的加权饮酒率为14.74%,其中男性为27.73%,远高于女性的2.28%(x2=159.34,P<0.001);55 ~ 65岁年龄组居民最高,达到19.04%.≥15岁居民近一年的加权经常饮酒率为10.40%,其中农村为11.54%,高于城市的6.65% (x2=9.4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较高年龄、较低文化程度和丧偶可能增加居民饮酒行为,男性、较高年龄、较低文化程度、已婚与丧偶可能增加居民经常饮酒行为.其中,相比于女性,男性是饮酒的危险因素,优势比为17.36(x2=125.90,P<0.001),相比于15~岁,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居民饮酒可能性更高,对应的优势比分别为2.93(x2=14.92,P<0.001)、3.98(x2=62.57,P<0.001)、4.93(x2=44.11,P<0.001)、5.74(x2=58.49,P<0.001)和4.47(x2=92.22,P<0.001).小学及以下、初中文化居民饮酒可能性高大专及以上人群,对应的优势比分别为1.33(x2=4.38,P=0.04)和1.38(x2 =4.38,P=0.04).丧偶居民饮酒相对于未婚居民的优势比为1.25(x2=4.33,P=0.004).上述因素对经常饮酒率有类似影响,除此之外,已婚者经常饮酒率较高(OR=23.09,P<0.001),中等收入者经常饮酒率较低(OR=0.78,P<0.001). 结论 湖南省≥15岁居民饮酒率为14.74%,经常饮酒率为10.40%.男性、高年龄组、低文化程度、丧偶的居民饮酒率相对较高.男性、高年龄组、已婚与丧偶、低文化程度人群经常饮酒可能性较高.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主要国际技术标准组织及我国技术标准的发展情况和所遇到问题,指出建立自有技术标准是解决我国企业技术瓶颈的长久之计,但短期内我国企业应利用部分组织所掌握的技术之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及其分布特点,为采取有效的乙脑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在房山区随机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2009-2011年中小学生完成乙肝疫苗补种活动后6~24个月内的乙肝免疫水平现况,为进一步制定免疫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采用容量比概率抽
目的了解育龄期妇女麻疹抗体水平及接种疫苗后效果,为制定婴幼儿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采集20~39岁育龄期妇女278份,进行麻疹Ig G抗体水平检测,并从中选择
目的全面评价鞍山市65岁及以上社区老人自立生活能力,明确其影响因素,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4-9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鞍山市1 614名无认知功能障
目的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初免及加强免疫应答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使用寿光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随访研究资料,选择2009年出生,完成了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免
目的选取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霍乱弧菌四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为云南省霍乱弧菌的基因组学研究提供资料。方法根据对云南省历年霍乱菌株资料的分析,结合菌株特征和脉冲
目的 分析鼻疽诺卡菌哺乳动物细胞侵袭(mammalian cell entry protein,mce)蛋白与其他菌该蛋白的亲缘关系,预测鼻疽诺卡菌mce1操纵子中mce蛋白(mce1A-1F)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抗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汞所致肝脏氧化应激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DMSO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汞组、SFN预处理组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地农村居民高三酰甘油腰围表型(hypertriglyceridemic waist phenotype,HTWP)的流行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2年10-11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