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对话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特别是苏联解体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受到一些人的质疑。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同样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使学生能客观、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引导学生与历史对话。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探究的方式,从历史的和发展的两个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性;时代性
  1991年,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高高飘扬了七十多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当年列宁承诺的面包有了,可苏联却不在了。福山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已死亡,共产主义已死亡”[1]21。马克思主义真的过时了?这一问题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难以回避的问题。笔者曾在教学实习过程中,为上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这一课,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并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交给老师。在学生上交的诸多问题中,就包括“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的呢?”“马克思主义在今天是否还有指导作用?”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切中了教学的重点,即“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只有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心中的这些疑问,才能使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强音,认同其作为指导思想的意义。但这一问题又较难把握,本文立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紧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作为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的突破口。通过创设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从历史的和发展的两方面进行阐述,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认识其在历史与当下的重要价值。
  问题一: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何以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教材分析
  教材单元引言中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向高一学生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不易的,笔者认为应从两个层面来解决该问题。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作为资产阶级的先觉者和工人命运的同情者,他们认识到私有制、竞争是资本主义的病根,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却未找到实现蓝图的路径,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他们才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结合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正因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共产党宣言》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我们可从《共产党宣言》中查找素材,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方面,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二)教学策略
  首先,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是一个必然历史过程。
  材料一: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2]32。
  通过呈现材料一,向学生说明资产阶级产生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人的生活状况下滑了。
  材料二:在英国,有的工人家庭祖孙三辈人挤在一间矮小的房屋里。兰开夏有的工人家“是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3]。
  通过讲述英国工人的生活,说明在资产阶级新社会工人的生活却变得贫困。
  材料三: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的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2]39。
  以上三则材料,说明资产阶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使工人群体越发贫困。这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是短命的。故马克思得出结论:资产阶级无法继续统治下去,无产阶级又发展壮大起来,两个阶级斗争使“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其次,马克思又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指出资本主义不仅应该灭亡,也不能不灭亡。
  材料一:自16世纪始,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奴隶渡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返航[4]。
  通过材料一发现,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就是雇佣劳动。
  材料二: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工人仅仅为增值资本而生活,并且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们的时候才能生活[2]42。
  通过解读材料二,学生理解了雇佣劳动对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和侵占。补充材料三,说明其的后果。
  材料三: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000台,几乎有14000人要靠慈善机构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000人。——《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5]
  以上三则材料,说明雇佣劳动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工人贫穷,社会生产流转停滞,经济危机不断。由此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私人占有和社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资本主义必将灭亡。
  通过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深刻体察和批判基础上的;另一方面又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处在于,并未停留在对资本主义进行道德批判之上,而是从唯物史观出发,揭示出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突显其科学性。
  问题二: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真的过时了吗?
  (一)教材分析
  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现实意义问题,教材对此只是简单地提出“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6],而马克思所预言的“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的核心思想,如今看来资本主义发展仍处于一个上升期,相反,无产阶级运动却相形见绌。另外,21世纪以来,一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之声渐起。如上文所言,福山认为“马克思主义已死亡,共产主义已死亡”,有美国智库之称的布热津斯基也认为“马列主义已经丧失了它的历史地位”“共产主义学说已经过时”[7]。凡此种种,更增加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疑惑不解。教材中的思想性寓于科学知识之中,大都十分内隐,如果教师对教材马虎处置、照本宣科,不仅教材的思想性得不到彰显,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不到触动,而且科学性也将削弱[8]。   (二)教学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笔者结合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角度切入,从关注学生的历史理解的基本立场出发,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说明。
  首先,以观点相左的材料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已死亡,共产主义已死亡,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万岁,市场经济万岁。——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21
  材料二:本质上,那幽灵(马克思主义)就是未来,它总归会到来。——雅里·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9]
  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首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在教师引导和总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1.马克思的当代影响:从千年思想家评选说起
  有的人说,马克思主义在其诞生地都被抛弃,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它呢?事实真是如此吗?
  通过呈现20世纪以来进行的四次“千年风云人物”评选,要求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英国广播公司同年开展的同名活动,再次得出同样的结论; 2002年英国路透社‘千年伟人’评选,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 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古今最伟大哲学家’评选,马克思再居榜首”[10]。马克思在“不被看好”的当代,却一次次为大众推崇,不能不说马克思既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他的学说也没有成为陈迹。
  2.经济理论的热读:从经济危机说起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当年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是否失效了呢?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学者又重提马克思,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金融危机,寻找危机的出路。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凸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剩余价值规律仍发挥着主导作用。《共产党宣言》早就指出,“只要指出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学说在危机发生时,仍然发挥指导作用,在理论上有很高的前瞻性。
  正如艾伦·伍德教授所言,“由于资本主义规律不可能被改良,全球化必然表现为资本主义的日暮途穷,即使不发生战争,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11]。经济全球化的背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预言仍然正确。
  3.“西方不亮东方亮”: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说起
  质疑者往往只看社会主义实践中所犯的错误,而不看社会主义的实践所取得的成就。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一再申明,他们并未提过“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因此,我们应看到,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实践,改变了苏联落后的社会面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帮助一些先进中国人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12]。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几十年的风云变幻中,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即使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中吃了闭门羹,但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一路走来,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最好佐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带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历史意义,从而说明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内容失去时效,但它并没有死亡,反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带领学生领略“与历史对话”的魅力,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和认识的发展。所以在突破课标中“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这一难点时,如何使学生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避免简单说教,是一个值得持续思考的内容。笔者在中学的教学实践也表明,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分析,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过程,懂得应该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既能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也能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踪迹。
  参考文献:
  [1]陈学明.苏东剧变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J].党政干部学刊,2012(1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 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M].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
  [4]黄裕熙,张治平.16到19世纪“黑三角贸易”顺利进行的历史、地理原因分析[J].地理教育,2005(5):73.
  [5]许桂香.高三历史模拟试题[J].中学史地政(高中文综),2016(4):38.
  [6]曹大为,赵世喻.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04:75.
  [7]兹·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296.
  [8]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6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13.
  [9]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5.
  [10]中宣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161.
  [11]兰敏.浅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回应“马克思主义过时论”[J].亚太教育,2015(15):175.
  [1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75.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统编教材阅读教学体系中,自读课的教学可依托《语文作业本》设计“微活动”,并以此为核心设计微任务和微评价,通过联结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架构自读课预学、导学、助学、延学支架,开展自评、组评等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读课教学;微活动;《台阶》  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架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针对三类课型,章新其
海外幽默告示    ★纽约一个儿童游乐园大门口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成年人必须在孩子陪同下方可入内。”  ★一个向公众开放的英国古堡,入口处贴着一张告示:“主人该使客人宾至如归,客人该注意这里并非家里。”  ★肯尼亚某天然动物园的告示中规定:“凡向鳄鱼池内投掷物品者,必须自己捡回。”  ★美国西海岸一条公路的急转弯处,有一告示这样写道:“如果你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美国一家旅
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为每位教师开辟了解放思想、优化教学的天地。其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即进行优化教科书的探讨,已然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历史与社会》辅助内容——习题为例,它们虽是课文的补充说明,但也提供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基本方式,是对课文系统的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的一种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阅读教科书和理解课程内容。但是,一些教师对教科书习题的处理方式存在一些
郭敬明, 你好!  初识你,是因为你的书——《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时,我从晚上一直看到早上,看的时候很轻松,因为语言轻松易懂,可是有时出现一两句心理描写,如“我哀伤地站在树底下,听风吹落树叶的声音”,我的心情立刻就低落了。你书上的那些人物总是活得多姿多彩,却最终逃不了朋友的背叛,天意的捉弄。这似乎就是我们今天的写照,于是让我们更抓紧友情,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再为小小的不美好而离去。  “青春是一
摘 要:当前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研究很多,但聚焦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论文较少.而通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以看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教学中,教师可用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引,通过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在联通新旧知识的过程中重新建构、整合建构,帮助学生实现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层次进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衔
莫贝贝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唱一首完整的歌啦! 莫贝贝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唱一首完整的歌啦!莫北北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把头发留长啦!  晚饭前,妈妈在厨房里对爸爸说,我们家北北最近有点怪啊!北北听见了捂着嘴偷偷地乐,北北在心里想一点也不怪,只是喜欢上一个叫做苏博南的男生,那是个笑容很纯粹的男生,坐在北北的后面,喜欢听周杰伦的《七里香》。所以北北暗暗下了决心,一定一定要学会那首《七里香》,用自己五音
摘 要: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指向学习能力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整合课程内容的六要素,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课前、读前、读中、读后、课后五个阶段以及读中三个层次教学活动的推进,有机融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习能力;阅读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从“三维目标”升级为“发展语言
陈楚生,2007快乐男声冠军。这个来自海南农场的孩子,少言、内向、干净、淡定,即使是陈楚生的父母亲朋,也不敢想象他今天如此夺目的辉煌。你,斗胆自称“花生”的你,了解陈楚生吗?他有着怎样的过去?是什么锤炼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有没有人曾告诉你。    “这么多年我爸爸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今天我想跟我爸说,从今天开始这个沉重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这是一个孝顺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安慰,是一个成年男人在全国
忙里偷闲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这是一部很经典的励志影片。我不知道别人喜欢它的原因是什么, 就我而言,它让我看到了人性中光辉、伟大的一面,看到了人生中最值得拥有的东西1:自由和希望。  剧情不算复杂。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判了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暗无天日的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余生。进来的第一天,典狱长就说,“把灵魂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似乎任何异动在这个黑暗的高墙之内都无法生长。凭
摘 要:专题体例和通史体例相比,以更多维度阐述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但是知识体系比较零散。高考复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指导学生将分散的个体知识整合为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用表格法、数轴法等方法整理知识。在此基础上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