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主张文化 文化润泽制度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是一所有着60年历史的知名学校,教师们一直秉承学校一贯的优良作风:踏踏实实、严谨勤奋。令学校管理层困惑的是,如何使这种文化在传承发展的同时融入时代的元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基于学校原有的文化特点,学校明确提出了“使每一天都有意义”的办学理念。根据这一办学理念,又提出了“知识对接心灵”的课堂文化理念和“居敬守静”的教师文化。为了保障这些学校文化贯彻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进行了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的隐喻是文化、是精神,制度的作用就是促进教师文化新特质——科学、民主、秩序、自由的创生。在制度建设过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制度文化理念。
  “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内涵
  制度是外化的,文化是内隐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外在制度体现内在文化,这也就是制度主张文化。我校积极、主动、严谨、勤奋等核心文化内涵需要制度主张,居敬守静做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样需要制度主张。例如:我校出台的教师读书制度、教师进修学费报销规定及教师外出学习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出台实际上是学校引导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反映的是学校的价值取向。教师不仅仅教书育人,也应该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看待客观世界的水平,做有思想内涵的教师。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到达了一定认识水平,才能真正形成学校提出的“居敬守静”的教师文化。所以,通过制度可以形成学校良好校风,而这些制度同样也是学校内在文化的体现。
  文化润泽制度,主要指个体感受到的心理文化在软化有形的制度,使得两者间形成内在协调关系,制度规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以人为本。这样可以保证制度得到教师的理解和认同。学校制度不仅要体现科学性,还要体现人文性,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大家庭。学校制度建设要通过管理行为来实现。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因此在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上,领导者不仅要了解制度,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教师心理特征等。
  “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具有统一性。首先,二者的核心都是围绕我校的办学理念“使每一天都有意义”来进行的。其次,二者目的相同,都是使学生和教师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最终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制度主张文化,还是文化润泽制度,都体现了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以人为本。
  “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的建设路径
  (一)“制度主张文化”的建设路径
  1. 通过制度传承和创新文化
  我校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对于学校办学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在几十年的建校历程中,学校积累了大量的制度。这些制度在维护学校秩序、建设学校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制度本身有时代性,需要适时加以调整、更新甚至超越。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定位的调整,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完善学校制度。因此,我们对学校已有的一些基本制度,根据现有学校文化理念重新进行调整,创新了一些制度,包括教研组周汇报制度、教师工作室管理条例、年级组例会制度等。
  例如,我校过去有教研组汇报制度,这个制度发扬了团队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把这种制度加以传承和发扬?如何在强调集体智慧的基础上,鼓励教师个性的发展?如何建立一个良性的竞争机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结合学校特点,我们制定了阳光杯比赛制度。阳光杯比赛制度继续倡导团队精神,同时鼓励教师个性发展,并给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履职的机会。
  再如,年级组例会制度的诞生。我校一校两址,每个年级有学生400人左右,教师150人左右,学校领导班子无法准确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情况。过去虽然有年级组长,但是这个年级组长只能管理班主任,数学教师及科任教师归教研组长领导。年级组长管理的不全面,导致无法统一安排全年级活动,无法完全了解全年级学生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决定重新规定年级组长的责任与义务,以年级组为集体,该年级组教师统一归年级组长领导,该组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先由年级组长解决。这一变革,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提升了管理效率。学校规定每周召开一次年级例会,年级组长总结上周情况,安排本周工作。同时,年级组长要把例会内容上报给学校领导,便于学校及时、准确了解各年级情况。
  2.通过认同文化,自觉实施制度
  学校的制度要形成文化,关键是学校大多数人对待制度的态度。作为学校领导就要尊重制度,严格执行,为教师起到引领作用,促使学校教师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文化风气。例如:我校有一个进车规定,明确规定每天什么时间进车、出车。这个规定对教师的影响不大,因为教师早上进校后,一般都要在放学后才离校。这个规定对领导影响较大,因为会议多,时间不定。但领导们都以身作则,完全执行进出车规定。
  3.构建基于文化的学校制度体系
  学校的制度众多,如何构建基于文化的学校制度体系,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我们把制度的价值定位在校风、学风和教风三个方面。学校所有的制度都是基于这三方面进行构建的,这样可以使众多杂乱、无序的制度系统化。这个制度体系是开放的,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删减。
  例如:《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出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选择了3位优秀教师,给他们成立了教师工作室,这3位教师是市区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水平。成立工作室之后,她们根据学校的文化理念选定课题,选定成员,以点带面,深入开展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这样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同时推动了我校课堂文化建设的进程。
  (二) “文化润泽制度”建设的路径
  如果说制度主张文化更多强调的是学校领导经过理性思考后,通过采取一些刚性措施来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那么学校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也需要一些柔性措施来保证制度的实施。
  1.建立信任
  学校制度是一种规则,教师容易对这些规则存有抵触心理。因此,学校要加强沟通,消除隔膜,使教师了解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建立起对学校的信任,从而接纳制度。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青年教师共同体,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加深感情,增强凝聚力,增加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沟通能够提升信任度,加强教师之间的信任、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信任,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任。我们认为学校内的广泛的信任可以增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促使学校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氛围。
  2.体现民主性
  任何制度从出台到实施都应该体现出民主性,而公平、公正、公开是制度制定和实施的原则,更是民主性的具体体现。例如:我校的绩效工资方案经历了多个阶段:先是由校长酝酿、校长办公会讨论,然后是听取年级组长、党员的意见,再听取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意见,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对科学、公正的方案。校长在学校大会上公布方案后,听取全校教师的建议。经过层层改进,最终我校出台的绩效工资方案顺利通过。
  虽然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公平、公正的确能让大多数教师认可,但是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面对具体情况不可能使所有教师都心悦诚服地接受,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分歧。如何处理不同意见,如何解决教师的不满?我们认为学校领导要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通过事件的表面现象,关注本质,有相应的改进措施。
  3.强调人文关怀
  每个制度都需要面对一个群体,但是每个人又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领导还要关注差异,使每位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例如:学校偶尔会有教师因家人生病而请假,根据考勤制度被扣除一部分工资。教师了解也都认可这一制度,但是,我们发现,有些老师为了不耽误工作,尽可能减少请假次数,经常是从医院回来就进课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出台了教师慰问制度,走访需要帮助的教师家庭,为教师和其家人送去温暖。
  制度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提出“制度主张文化,文化润泽制度”,凸显了科学性和人文性两方面。从制度实施的效果来看,基于学校新的办学理念所形成的学校制度,的确对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学校文化的重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编辑 吴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俗唱法以其通俗易懂、易于上口、善于表达日常生活的优势,迅速走进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本土的传统唱法,有着深厚的群众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新任局长斯科特,普鲁特(Scott Pruitt)最近表示:“我认为美国作为一个国家能够支持能源和就业,也能够支持环境.我们可以两者兼得,不需要取舍.”尽管我们与
期刊
一、2000年以来北京市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情况     从2000年~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经费[1]的绝对值逐年增长,其占地方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和占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也逐年提高。2000年高等教育经费为29.19亿元,到2004年为70.15亿元,增长140.32%。高等教育经费占全市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从2000年的23.39%增长到2004年的29.90%。2000年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
人物档案:万平  北京市史家小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曾获东城区人民教师、北京市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中小学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2008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2012年被评为东城区杰出教师。著有《教育是温暖的——一位班主任的18个教育故事》。  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万平身穿黑色
准确说来,公开课只是一种教学行为的研究方式,最初始的目的就是以一节课为范例,通过对这一节进行研究,找出合理之处,反思不足之处,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各方面能力,提升专业
期刊
当今社会日趋多元的精神和物质需求,逐步促成了我国手工艺术的多样化存在方式,一是借助材质、工艺方面的物性,基于社会思考及个体生存意义的探究,对实验性、学术性手工艺术创
用于现代运动控制领域的控制器,既需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来满足速度和精度的要求,还需具备可重构性能,以便更改或添加新功能.本文提出一种可重构运动控制平台的设计方法,本设
赵元任  (1890年—1969年)  字宣仲,江苏武进人,著名语言学家。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此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历任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先后出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和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被尊为“中国语言学之父”和“现代音乐先驱”。  在名满天下的清
北京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起点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寻求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