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思维:初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的途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化教学思维与政治生活存在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活化教学思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以生活化教学思维实现初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教学,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生活化的起点引导教与学、生活化的实例贯穿教与学、生活化的感受启发教与学、生活化的实践升华教与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政治;高效教学;政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42-1
  生活化教学是初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思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生活是本门课程开设的基础,只有把握好“初中生生活”这一基本条件和出发点,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初中政治课堂高效教学的方案,才能促进高效教学在课堂层面的落实。
  早在上世纪初期,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化教育”的理念。“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直至今日仍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实践观的教育,是人本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原则。它强调的是“教学做合一”,并注重来自生活的原始教育力量,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让知识“活”起来。政治课在发挥传递知识、熏陶思想、培养观念的功能之时,要充分贯彻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将课程目标、教学过程与生活情境紧密相连,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实际上,政治与生活的关系如此紧密,以至于在政治课中贯彻人本化的教育理念更切合课程自身的特点。
  一、生活化的起点引导教与学
  政治课教学的起点是什么?生活教学思维的回答是:生活。师生互动从生活开始,等于在课堂初期营造一个“教学场”。这个“场”以师生为互动主体,以生活情景为背景,以知识为素材,共同推动教学在真实的场景催化之下高效推进。以生活为主题内容的载体有很多,如情境故事、生活问题、结构化案例等。具体选择何种形式的实例,以课堂内容特点和教学需要为准。例如“学会与人合作”一课内容,教师可以以班级建设为例,回顾班集体一起打扫卫生、一起出版报、一起举办元旦晚会的过程,并例举多种反例进行对比,继而从中导出本节课的主旨内容。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问题可以更好的为全体学生所接受,从而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生活化的实例贯穿教与学
  生活化的实例,指的是与政治生活相关的,能够较好的反应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运用效果的案例。这些案例覆盖范围广(从国际到班级)、涉及主题多(从国际关系到日常琐事)、表现形式丰富(从一个历史事件到一小段真实对话),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所学知识具象化,并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过程的推进。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实例,可以高效的促进学生建构关于某一领域知识的体系,并快速的形成具有自我认知特点的知识图式。这一点与案例教学法有相似之处,只是在生活化教学思想的介入下,所选案例应该是基于真实生活的,具有生活代表性的,为学生所接受的案例,这些案例以国际时事政治、国内关注度较高的社会事件、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發生和接触的社会事件等典型性生活案例为主。例如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一课中,教师可以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及趋势图、亚投行的举办、中国小米手机走向世界等时效性较强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周围生活当中的外国货”,以此感受“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离不开中国”这一核心论点。
  三、生活化的感受启发教与学
  营造情境的重要功能在于学生能够借情境的元素进行迁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情感,也可以是思维、方法。生活化教学思维强调的就是学生能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产生生活化的感受,让学生以强烈的“代入感”对所学内容产生“感同身受”之效果。这种感受是形式知识向默会知识过渡的关键阶段,也是后一个升华阶段前的准备工作。在这一环节之中,“启发式问题”是实现生活化感受的主要媒介。问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迁移的效果。例如《成长在社会》一课中的“领略现代文明”,教师在例举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建设的重大成就后,可以启发学生从自己生活的角度出发阐释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如“同学们,你的生活当中有哪些可以体现现代文明的事物?可以是物品,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现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一系列例举,学生从中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现代文明的优越性及其背后的动因,从而将现代文明的概念与影响迁移到了对自己生活的期盼与建设之中。
  四、生活化的实践升华教与学
  正如课标所言,初中生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初中政治课程开设的有效与否,直接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政治生活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这里的问题可以是关于一个现象的困惑(如对某种经济现象的理解、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也可以是现实生活当中一个具体的困难(如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公民权利问题),总之,如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所阐述的那样,“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达到所学与所为的高度融合与互相促进。教学的升华阶段,教师应借助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将所学内化为品质、能力和观念,从而让政治课堂的高效开展“走好最后一公里”。例如在学习完“广泛的民主权利”一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书面提交一份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或意见,由教师汇总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此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其公民意识和民主意识,提高参与民主实践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物理教学要从灌输、讲授为主的模式改成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课程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不仅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而且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51-01  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
摘 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以“智达高远”为校训,以“人本?科技?生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在科学教育实践上,学校以“大科学”教育视野,在科学教育环境建设、科学普惠教育、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科学资源整合、科技项目(活动)等方面全力推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引领学生科学智慧人生。  关键词:大科学;教育视野;智慧人生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赏析诗词歌赋的过程中发现和解释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并逐步形成物理能力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词鉴赏;物理现象概念;知识能力;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3-1  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诗词中飘逸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多彩的生活,蕴涵着深刻哲理,又渗
摘 要:郁达夫《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关于文章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家的争论,见仁见智,此处不再赘述。但笔者以为,从落寞知识分子精神归宿的角度去探析,或可为剖析郁达夫的写作意图与精神世界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郁达夫;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8-009-01  0  文章用极富情感的语言来
摘 要: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进行数学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勾发起相关的数学因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领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从更深刻的角度去把握知识本质。  关键词:数学实验;重点难点;探索规律;促进领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60-1  实验是检验数学推论的真理。同时,实验的成功性可以让人感
摘 要:例证法,是指议论文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教学中,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弧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本文所指的例证法,则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举例说明法”。这种举例,能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拓展课堂教学外延。  关键词:例证法;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音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音标学习不到位的三个弊端:单词记忆障碍、依赖心理、英语学习两极分化。通过分析学生现状,狠抓字母关、音素关来提高音标学习的效率。通过增加音标学习多样性来增添趣味性,结合词汇教学渗透音标学习。  关键词:音标;英语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52-1  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逐渐
摘 要:学校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相应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养成的行为习惯是社会、学校、家庭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适当组织召开家长会、搭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网、定期召开教育半月谈、创建家长报、建立预约式听课制度等家校合作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文主要研究了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提供一
摘 要:化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理科体系“物理化”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综合发展的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势利导,把其中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初中生打造成一个个“小化学家”。  关键词:师生关系;初中生;化学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5.
摘 要:笔者从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状出发,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反思,并提出了注重动手性、注重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几项优化任务设计的做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任务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41-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