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节奏之韵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弹性节奏因素在钢琴演奏中是一种特殊的音乐处理,属音乐表演二度创作方面的理论研究范畴,涉及钢琴演奏艺术技巧、音乐工艺学等相关方面的内容。由于其无法像音乐中的音高一样准确地记录在乐谱上,认识并理解弹性节奏因素的常见类型和基本表现特征,对钢琴演奏者在“二度创作”的有关层面认知界定给予理论支持,具有深刻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钢琴演奏;弹性节奏;二度创作;分寸感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2-0062-03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抑、扬、顿、挫”的语气结构,这种语气在音乐中也同样存在,节奏的特殊处理让我们最直观地感觉到了音乐语气的变化,通过演奏者个人的艺术处理,让音乐作品富于生命力和内涵。通常把上面说的这种节奏变化现象称为“弹性节奏(【英】Stretch Rhythm)”,亦有人稱之为“伸缩速度”等。弹性节奏让音乐可松可紧,可伸可缩,可长可短,可快可慢,是一种极富灵活动感的“有骨”节奏形态,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富有音乐语气的松紧结合体。弹性节奏不单是指标有Rubato的地方,对于没有标记Rubato的一些乐段、或者是乐句甚至一个乐节、一个音符,也是常常存在弹性节奏的,它具有很多种常见的表现类型。
  
  一、松紧橡皮筋
  
  类似“橡皮筋”一样的节奏松紧关系,赋予了音乐一种特有的“电影缩放”一般的戏剧性效果,通常这种弹性节奏的处理最被大家广泛采用。据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中论述,“松紧橡皮筋”的技术操作原理是在逐渐紧密后需有缓和,或在放宽或等待后需有催紧。
  谱例1:《猫和老鼠The Cat and The Mouse》(科普兰 曲)
  


  前3小节整体“试探性”地放慢脚步,拉宽节奏,第4小节突然急促地下行,“橡皮筋”一样的节奏处理更直观地表达了鲜明的音乐形象。这样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段落末尾或者乐曲结尾,在高潮过后可略微缓或渐慢,体现作品音乐语气的呼吸、张弛与运动。
  
  二、第一主角——支点音
  
  突出要强调的音符,一般是要求节奏均匀且形成平衡而又有规律的节奏重音。但是,也可以把第一个音符突出一点,然后适当做一点小小的变化。
  谱例2:《g小调叙事曲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 23》(肖邦 曲)
  


  如谱例2中急速上行的半音阶制造了强有力的“膨胀感”,这种积聚冲击力的情绪,直到第4小节降E音达到了最高点,在降E音上做短暂地停留,强调并突出它的地位,制造出一种炙热演奏情绪的表演效果。当然也有在乐句中间的某个或某些细节作为要强调的音拉宽强调的。一般来讲,有些作品在旋律高点音上可以略微放宽些,但是注意不能有停顿感;进入高点音要准时,不要延迟,但可将高点音演奏得稍长点;在句子头一个音上可以略等一下。强调支点音,往往用于音乐作品的开始,或者特定的段落。例如,变奏;新主题的开始;乐曲结束之前的某个特别重要的、再次表达作者创作目的的、特别辉煌的炫技性乐句等等。
  
  三、音乐高潮处的适可而止
  
  在音乐的高潮,演奏者激情满怀,常有夸张的成分,弹性节奏有时也会比较过分地伸张,然而在一首作品的演奏推向高潮时,适当夸张些是可以的。
  谱例3:《G大调钢琴协奏曲》(拉威尔曲)
  


  从第2小节开始,由于音乐内在的推动力,演奏者的激情燃烧,音乐氛围进入一种“渐紧”的状态,常常会从第6小节开始稍作渐快,到第8小节渐强记号出现后,音乐将会发展得更加紧凑和干脆,把情绪推向高潮。当然这也是在适当“夸张”前提之下的,在高潮来临的时候,适当地进行夸张处理,由于伸张的弹性,甚至带有即兴的表演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面对高潮的到来,无动于衷,按部就班,死卡节奏地演奏,音乐会显得生硬和平淡无味。
  
  四、规则重音的变化
  
  相同的地方,如果都采取同一手法雷同处理,像是一个镜子扣出来的,没有任何变化,这是不可取的。
  谱例4:《托卡塔》(普朗克 曲)
  


  第2小节和第3小节右手每拍的第一个音都突出些,也就是每一拍成为一个有规律的节奏重音,这样的音乐处理并不高明,从原来的一种“老单调”,变成现在的一种“新单调”。如果试一下,第2小节和第3小节右手只强调每两拍的第一个音,将前两拍内的音符运用指尖的爆发力处理成ff,后两拍则稍稍丢掉强调音的一些重量,也就是在换和声时稍强调一下第1个音符,适当地将后两拍内的音符进行弱处理,形成一组音响效果的强弱对比。表面上看,这仅仅是改变了声音强弱的一组音量对比,然而,却赋予了节奏听觉上一种新的弹性因素。在弱处理时,由于慢下键的动作,在节奏时值上其实无形中做了明显的弹性变化,有一种“由紧到松”的质感。这样的弹性运用,比较灵活,效果也就好很多。
  
  五、特殊情况中的特殊表现
  
  (一)强调复节奏中的双手重音和节拍韵律
  由于复节奏本来就较为特殊,对于一般学生来讲演奏较为吃力,所以在复节奏中要做一些节奏灵动的变化也就更为艰难。其实,大可不必时时处处关心双手先怎样配合,作为练习第一步,首先进行单手的“歌唱”。
  谱例5:《“悲怆”前奏曲》(车卡斯基 曲)
  


  第1小节开始,我们可以首先将左右手进行分开的练习,分别强调每一拍的第一个音,随着渐强、渐弱的递进,节奏在旋律的发展上可以做一个稍自由的“松—紧—松”的弹性,也就是第1小节前3个音可以演奏地稍显松弛,然后从第2拍开始逐渐紧凑起来,到第2小节最后3个音再松弛下来,左手雷同(这与之前讲过的“松紧橡皮筋”比较相似)。制造一个小小的起伏,让音乐在指尖歌唱出旋律的线条感来。这个时候,每小节的旋律音在练习的时候是要特别强调的。合作双手时,按照之前单手练习的重音,将双手每拍统一在相同的重音位置下,使此段双手重音的基础和节拍韵律完全同步。接下来尽情地将单手带入的节奏弹性处理融入到双手演奏当中,我们可以听到双手的每个音符虽然并不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但是我们统一了最重要的3个支点音,将双手旋律融合在了一起,音乐在弹性节奏的处理当中显得错落有致,赋予了崭新的生命。
  (二)合作中主奏与伴奏的协调
  有时,伴奏按正常节奏演奏,而独奏或者独唱的旋律则可以稍有伸缩,尽情表现。如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典型弹性处理的表现范例数不胜数,演唱者可以把优美的旋律淋漓尽致地歌唱出来,不必刻板地每个音都卡死拍子,可以有较大的伸缩余地,而伴奏者连续不断的琶音,则可以照正常节奏演奏。但是原则上独唱的伴奏都必须遵从共同呼吸重音的统一。
  谱例2-7:《F大调“纽约”钢琴协奏曲》(格什温曲)
  


  在这一段落当中,首先注意☆处Moderato cantabile的音乐表情记号,为这一段的演奏指出一个鲜明的方向。第一钢琴可以演奏得稍宽广、舒展和富有弹性,不用刻意地严格要求每一拍的时值是否是规范准确的。然而第二钢琴则严格地按照基本节奏来为第一钢琴伴奏,只是在每一乐句开始或者每一小节结束时稍作注意(大体的情绪要跟随第一钢琴的思维走,不能完全进入自我),与第一钢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第一钢琴也不要过分渲染自由情绪。在有“度”的节制下,在重音韵律化的自律约束中运行。这样处理下来,第一钢琴的音乐主题在第二钢琴的伴奏下显得更加生动。
  当然,如果演奏由乐队协奏的钢琴协奏曲,要特别注意,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任作弹性节奏处理的,因为管弦乐队不可能随时随着演奏者变化过大的、频繁的节奏弹性来进行演奏,这样极有可能会发生混乱,必要的、适当的弹性节奏处理是需要独奏和指挥协商达成共识的。
  音乐是神圣而美丽的语言,它是灵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本身就具有一定弹性的空间(无论是音乐内部结构的组织还是音乐风格的表现等)。所谓“弹性节奏”实际是一种特定的节奏形态,是非常微妙的音乐处理,而并非“无骨”的滥自由,这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教师、学习者所必须充分注意的活性的节奏脉搏,是音乐的灵魂。要明白弹性节奏的处理必须自然并合乎原理,要严格服从作品整体的性格,并保持一个基本的速度,演奏者必须掌握其“分寸感”、“适度感”,过分夸张会造成以下几种后果,应引以为戒:1、破坏作品的完整性。音乐结构显得杂乱无章、零散混乱,给人一种心烦意乱的感觉,毫无美感和创新可言;2、物极必反——腻味。过分的Rubato让人觉得矫揉造作,变得粗俗;3、同一手法的单调性。相同的乐段(再现、重复时)运用同一手法进行弹性伸缩的节奏处理并不高明,显得单调乏味。
  弹性节奏因素仅仅是音乐表现诸多手段中的一个,掌握其实际含义和常见的表现类型却是必要的,只靠单一的手法往往于事无补。在长期的钢琴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节奏感培养和一系列的音乐表达能力的训练,把弹性节奏汇聚在音乐表现的整体中,才能使弹性节奏更好地发挥它灵性、灵活、灵动的作用。一首精致的乐曲,我们不应仅止于“学会”它,更应该将之“吸收”进我们的体内,它就相似于手指等器官,更形同心智,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长、成熟。当我们将其真正吸收后,对于演奏中诸如弹性节奏等类似的二度创作,是有着非凡的意义的。
  责任编辑:马林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美)露丝•史兰倩斯卡.指尖下的音乐—给职业与业余演奏家的忠言&钢琴技术面面观[M].王润婷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Karl Leimer,Walter Gieseking.现代钢琴演奏技巧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德)H.里曼.音乐美学要义[M].缪天瑞,冯长春译.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布鲁斯音乐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见证了黑人在美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作为黑人奴隶宣泄苦闷情感的方式之一,这一音乐元素被融入现代黑人文学的创作中。本文拟剖析托妮莫里森的两部巨作中的布鲁斯音乐元素,解读布鲁斯旋律中表现的生存方式和展现的生命哲学,探讨音乐与文学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布鲁斯; 黑人文学;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宠儿》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十二音序列音乐与简约主义音乐是上个世纪先后产生的重要音乐流派,简约主义音乐在其本质上与十二音序列音乐是对立的。本文通过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分析,研究其中的宗教音乐元素以及将十二音序列音乐与简约主义音乐结合起来的途径。  关键词:约翰塔文纳;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神圣简约主义;十二音序列  中图分类号:J 6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1)02-0091-
期刊
摘要:肖邦的音乐以抒情见长,同时也充满着诗意的情感表现。他用钢琴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渴望、愉悦、痛苦之情;他用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来寄托对祖国的爱、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这些特点,不仅为他赢得崇高的名誉,而且也使他的作品成为钢琴音乐中的精品,深受大众喜爱。本文以他的夜曲、玛祖卡为重点,探讨他的艺术境界及情感深处的波动。  关键词:浪漫主义;民族情感;夜曲;玛祖卡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由张春桥作词、卢肃作曲的《毛泽东之歌》曾在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广为传唱,但在50年代初却被作为一首带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坏歌”遭到批判而禁唱。对《毛泽东之歌》的批判鲜明地反映了“左”的政治思潮与音乐思潮在建国之初的发展及其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之歌》;音乐批评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1)03-0087-04  新中国成立后
期刊
摘要:黄虎威的《斯波索宾等习题解答》是一部集和声分析、和声习题为一体的理论性专著。本文通过对黄虎威教授的采访,从其自幼与和声的情结、写作缘由、写作过程等方面记述了他一段长达16年的写书经历,并阐述了《斯波索宾等习题解答》一书对推动功能和声的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及其学术价值。  关键词:黄虎威;和声学;《斯波索宾等习题解答》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
期刊
摘要:产业与非产业是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专家学者对非产业化的呼吁,与地方政府、民间艺人的产业化需求形成了两个正确但又相互矛盾的命题——二律背反。在现实保护的举措中,产业与非产业化之间能否实现对立统一?音乐文化遗产能否搭乘产业列车?文章从二律背反的辨证认知中指出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中“产业与非产业化”融合的可操作性,提出了非产业的“留存”保护,与产业化的“生存”保护同时进行的保护方案。
期刊
专论  [2-03]敖昌群/音乐艺术教育的区域特色  ——四川音乐学院的历史与现状  王光祈研究  [1-03]甘绍成/弘扬先行者精神 深化王光祈研究  ——2009王光祈研究国际  学术讨论会综述  [1-08]宫宏宇/中华知识分子的典范、少年中国精神的化身: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眼中的王光祈  [1-14]韩立文/廖叔辅先生与王光祈研究  [1-15]汪毓和/我对王光祈的粗浅认识  [2-06]牛岛
期刊
摘 要:中国佛教音乐是中华传统音乐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在应用形式上可分为仪规音乐和道场音乐两类。千百年来,九华山佛教音乐不断地与地方传统文化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殿堂音乐的庄重静穆与神秘,又有民间音乐的清新典雅与脱俗的九华山特色。它对于研究我国音乐、文化、民俗、民风及宗教流传衍变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九华山 ;佛教
期刊
摘 要:王光祈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音乐救国”的倡导者,在深入思考了音乐与国家,古乐与今乐,中乐与西乐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民族性国乐”的构想,并通过一生的努力从音乐学理论上搭建起了“建立民族性国乐”的框架,成为中国音乐学的奠基人。  关键词:王光祈;音乐救国;国乐;西乐;中乐;古乐;今乐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3-0009-04   
期刊
摘 要:该文是对活跃在当今世界乐坛上的新音乐作曲家苏聪进行音乐史学初步研究的文稿。苏聪的新音乐作品总体上具有细腻的旋法、敏锐的情感、文雅的风格,作品在娓娓诉说的同时,又不失洒脱、大度。这或许就是苏聪新音乐创作与传播的“致胜之道”。  关键词:苏聪;新音乐创作;音乐史学;研究 ;作曲家  中图分类号: 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3-0027-05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