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雾的红外遮蔽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aphot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当前红外无源干扰烟幕在宽广地域伪装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造雾剂造雾是实施大面积无源干扰的较佳方式.讨论了造雾剂造雾的原理,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不同造雾剂成雾的微物理特征和红外遮蔽效果.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较大、温度较低时成雾的含水量大,对可见光和红外的遮蔽效果较好.当可见光能见度〈1m时,对25m处的人员靶标有较好的红外遮蔽效果,热像图上40m的人员靶标不能识别.
其他文献
在利用偏振遥感对地表目标或大气进行研究时,由于大气散射光相对地表反射具有更强的偏振特性,故常认为经地气系统反射回空间的太阳辐射偏振信息主要来源于大气,而在遥感反演时常忽略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这个结论是基于地面目标为漫反射体的假定,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地表并非朗伯体,在某些时候这种非朗伯体的地表偏振作用甚至超过大气的影响.本文从推导地表的偏振反射作用机理及偏振光谱解译模型出发,首次利用偏振成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90例和对照组90例,所有
综合考虑遥感解译能力和生态环境效应,将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状况分为八大类型.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的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以TM与SPOT融合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已有的GIS数据库中对八大类的目视解译分类知识,建立了不同类型在融合影像的三色合成图像和融合图像不同波段比值的彩色合成图像的分类回归树识别方法,实现了大范围城市居住区信息,水体信息,以及绿化和农业四类信息提取.
介绍了一种基于标准硅工艺的微悬臂梁非致冷红外探测器的设计和制作。由于氮化硅和铝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用这两种材料的薄膜做成的双材料微悬臂梁在红外辐射下温度升高并发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与护理重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的3月~2016年的11月收治的106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只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