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教育的真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就像阳光雨露,滋润着学生,哺育了学生。我一直把这些奉为自己的信条,并用行动证实着自己的信念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一、细心无价
  
  以前学生常用玻璃瓶装开水喝。记得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回家途中无意摔了一跤,胳膊刚好砸在打碎的玻璃杯子的碎片上,顿时血流如注,到医院缝了几针。家长、学生都很着急,我也暗暗自责:平时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安全隐患呢?事发后,我立即告诉学生不要用玻璃瓶装水。我想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从此,只要发现学生生活中有危险因素存在,我就会提醒学生注意,防患于未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那些因某些方面缺少天赋、犯错误而陷入孤立、家庭经济困难及其他原因而感到自卑的学生,我通过细心观察、交流沟通,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树立信心,自我上进。其实我所倡导的细心无价,是以爱心为底价的。在我的“细心”教育下,学生很乐意同我交流,学习、生活都有所改善。
  
  二、信任无边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个班主任接手一个班,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一个学生对我们老师来说可能是几十分之一的希望。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则是全部的希望。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对学生们都一视同仁,从不因学生家庭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懒”的班主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把劳动的快乐、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给予儿童,在儿童的心里激起自豪感和自尊感——这是教育的第一信条。”只要学生会做的事,就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做;学生不会做的事,就让他们学着做。我所带班级的班干部都采取竞争上岗的方法,只要达到一半以上的票数即可担任,任期只有一个月,月末总结改选。如果想连任,必须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票数才行。早读课、晨会课、班队课甚至出黑板报都是由学生轮流组织,我所做的事是事前指导。事后引导学生点评。久而久之。绝大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快乐的、最有成就感的班主任。
  
  三、“谎言”美丽
  
  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但心理学表明: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每天至少撒五个善意的谎。作为班主任有时恰当的、善意的谎言同样也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日,一位家长神秘地叫住我:“潘老师,和你说一件事……”原来我们班同学在“六一”前夕互赠贺卡,唯独没有人送给她的儿子。她的儿子为了证明和其他人关系好,就主动送了一张贺卡给一个同学,可是那同学对他一点也不领情。当天放学回家,她儿子足足哭了两个小时,非常伤心。这位母亲劝慰他:“不要紧,明天是31号,还有一天才到‘六一’节,说不定有同学或老师将送贺卡给你。”第二天清晨,这位家长带着一张贺卡。悄悄地找到我,请我送给她的儿子,并且叮嘱我保密……
  一个普通的家长尚能如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更应该注意教育的艺术。老师如果不关爱他(她)的学生,当学生告诉他(她)这件事时,他(她)可能就会大声呵斥:“活该!谁叫你平时不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我清楚地记得:我接过贺卡,根据那孩子的特点,写了几句话,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展会课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郑重地把贺卡送给那学生时,他愣在那里,随即对我说:“谢谢老师!”同学们也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于是在我的语文课上。那学生频频举起了自信的小手……
  上述事例中的学生回家把心里的苦恼。一股脑儿向父母倾诉,可见平时的家庭教育比较恰当。作为教师,如果学生有心里话不敢向你倾诉,那会让我们深深感到:如果缺少“教育智慧”会给我们带来些许失落和遗憾。现代教育不仅要注重智商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情商。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仍说那位家长,对不会与人相处的孩子,没有批评、指责,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我想这个孩子一辈子都可能记住:在一个“六一”儿童节前夕,收到了一份老师给他的“珍贵”礼物,这对他该有多大的促进!同样,在教育学生时,我们如果能恰当地运用美丽的谎言,那也一定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爱的力量是很伟大的,爱能够感染别人,也能让别人学会爱,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这种关系尤为明显。我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位教育家曾说过:“集体自身就能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力量。”我常对学生们说:“我们这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这朵集体之花要靠每一个同学的实际行动去灌溉,才会鲜艳。”因而我力求营造班集体真诚、友爱、活泼、轻松、上进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  我们学校2003年经过布局调整后,成为宁国市农村首家寄宿制学校,住校生有280人。今年我带的这个班的学生是由三个村小转来而组合成的。三个村小转来的学生都是住校生,年龄小,第一次远离父母,每到夜晚来临,我先是跟他们谈心,然后送到宿舍,交给生活指导老师。第二天进教室,第一件事就是问问这些住校生晚上睡得香不香。通过几次与生活指导教师的配合,平静地度过了一个月。  第二个月上旬,一位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笔者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做一些说明。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现象,使他们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当时以专门弹奏自己的作品而享誉欧关。他来中国本来只打算停留数周,然而在他抵达中国后的几个礼拜之中,他却对中国当时的音乐情况与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感情。这种情感使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延长到约3年之久,一向以专弹自己作品出名的齐尔品,居然向中国要求一首供他在“其他各国演奏”之用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在当时上海的《音乐杂志》上出现一则“齐尔品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心理品质。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渠道。它以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笔者认为。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  1 结合课文“套”作文  小学语文每单元后面都安排了一次作文训练,所写作文的题目要求与所学的本单元课文是紧密相关的。有些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说是借鉴,实
曾经不止一次地给别人让座,虽然当时并不知别人心里会怎么想,但我却能感觉到给别人让座而带来的愉悦心情。去年,我有幸两次感受了别人给我让座的心情。那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第一次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给我让了座,当时觉得非常感动,对那个小姑娘充满了感激之情;另一次是时隔不久,在同样的情况下,一个小伙子在一个女孩子的催促下给我让了座。我当时看那年青人不愿意,打算推辞了,但最终拗不过女孩子的盛情。同时,心里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如何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开展竞赛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0至1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称之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是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正确认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对于教学工作的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年级学生心理特征    1、活泼好动。天真单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表达需要,上课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学困生的形成有许多的原因,其中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心理障碍的形成又与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教师把学困生现有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视当学习潜能的极限,看不到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对学困生转化失去信心,使学困生进入了“学习困难——受冷遇——学习更困难——更受冷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学生的品德教育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全方位地思考,从一点一滴做起,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明辨事理,找出开启其心灵的“钥匙”,才能让他们茅塞顿开,以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  所谓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引导学生顺水推舟,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
朗读,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一种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一般来说爱好朗读的学生口语发展较快,说话有条理、自然流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朗读仅靠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来督促学生在课外练读呢?经过反复调查、思考,我便针对本班学生情况(几乎人人都有复读机),准备尝试一下朗读录音,以达到让学生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