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A-3、AR在非三阴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GATA结合蛋白3(GATA-3)、雄激素受体(AR)在非三阴性与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20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非三阴性(Non-TNBC)100例和三阴性(TNBC)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GATA-3、AR的表达情况,对比两者在非三阴性和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非三阴性和三阴性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分级呈相关性(P<0.05).GATA-3在非三阴性的表达率为99%,在三阴性患者表达率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在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表达率为97%,在三阴性表达率为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TA-3、AR在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三阴性患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学分级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探究miR-155在骨肉瘤发生发展及其肺转移进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靶蛋白及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数据库分析,结合临床组织与细胞样本的相关检测,对骨肉瘤及其肺转移进程中miR-155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应用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骨肉瘤及其肺转移进程中miR-155的靶蛋白;在临床组织与细胞样本中,对筛选的miR-155靶蛋白进行验证.结果 miR-155在骨肉瘤组织和肺转移瘤组织中,较对照组均出现明显升高;与人正常成骨细胞相比,人骨肉瘤细胞系miR-155亦出现明显升高.利用iTRAQ实
目的 分析辽宁省城市女性子宫体癌患者10年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辽宁省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库,选取2000—2002年沈阳、鞍山和本溪三市肿瘤发病数据库中子宫体癌患者426例,被动与主动随访相结合,应用寿命表法和EdererⅡ方法分别计算观察生存率(OSR)、期望生存率(ESR)和相对生存率(RSR).结果 最终纳入的218例子宫体癌患者中,Ⅰ~Ⅳ期诊断比例分别为59.2%、11.5%、11.0%和8.7%.10年OSR和RSR分别为59.6%和67.5%.诊断期别越高,10年RSR越低.接受手术
目的 探讨椎体转移立体定向放疗(SBRT)或大分割放疗(HF)疼痛爆发(PF)的发生率及地塞米松在预防疼痛爆发中的作用.方法 行椎体转移SBRT治疗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仅行SBRT或大分割放疗)和治疗组(33例,行SBRT或大分割放疗同时给予4.5 mg地塞米松治疗).简明疼痛量表(BPI)用来评估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记录每组患者疼痛爆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PF发生率.结果 全组患者发生PF为24.6%,对照组发生率为37.5%例,治疗组发生率为12.1%例,两组PF比较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行单切口经腋静脉(AV)入路植入输液港(TIVAP)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并接受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行单切口经AV入路TIVAP植入术的24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相关信息,包括AV宽度、AV穿刺成功率、植入成功率、超声引导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TIVAP,植入成功率100%.229例患者于超声联合DSA引导下行单切口经AV穿刺植入TIVAP,AV穿刺成功率95
程序化死亡配体-1(PD-L1)靶向免疫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癌症中,患者从PD-L1靶向免疫治疗的获益主要依赖于肿瘤组织PD-L1的表达水平.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穿刺活检等有创手段来评价肿瘤组织PD-L1的表达水平,严重受限于PD-L1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核医学探针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PD-L1的在体无创检测,对于指导患者筛选、预测患者免疫治疗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靶向PD-L1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探针,并讨论其在肿瘤PD-L1显像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不同新辅助治疗方案对直肠癌患者肿瘤消退、手术并发症和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7名为研究对象.长程同步放化疗组42例,短程放疗+化疗组39例,化疗46例.收集患者病理学结果、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选取其中可能对于直肠癌术后肿瘤退缩、手术并发症及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多组单项有序资料使用Ridit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pCR率分别为:28.51%、10.3%和8.6%.三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分别为14例(33.3
呋喹替尼是一种有效的、高选择性和口服VEGFR 1、2、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Hutchison MediPharma发现并开发用于治疗实体肿瘤.2018年9月,呋喹替尼在中国获得全球首个批准,用于接受至少两种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它具有脱靶毒性低、耐药性好、疗效强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呋喹替尼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讨论了其在其他肿瘤类型中的潜在临床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新型疗法.免疫治疗应答模式与传统细胞毒性治疗不同,可能会表现出延迟反应、假性进展或超进展等,传统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难以识别新型治疗反应模式,从而低估免疫治疗疗效.因此,一系列针对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标准,如实体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RECIST)等应运而生.本文就近年来影像学在免疫治疗疗效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带来了临床实践变革.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对EGFR阳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第三代EGFR-TKIs相对于一代EGFR-TKI,显著提高了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且对脑转移病灶有良好的疗效,对可手术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也体现了无病生存获益,在联合放疗应用于局部晚期及晚期寡转移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中优势明显.
目的 探讨沉默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结直肠癌细胞LoVo,采用梯度浓度诱导法建立紫杉醇耐药细胞株LoVo/Taxol.将LoVo细胞和LoVo/Taxol细胞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不做任何特殊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shAQP3组(沉默AQP3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QP3 mRNA和蛋白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四唑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