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思考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高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要求,尤其自“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以来,认真贯彻实施,呼吁广大同学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切实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同时加大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使学校体育工作进入新的改革阶段。在运动的开展推进过程中,对于具体工作的实施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努力营造校园体育氛围
  1.充分发挥学生各体育单项协会和体育社团的积极性,邀请校、院有关领导任顾问,体育教师担任技术指导。体育部门联合校团委、校学生会开展多种课余体育活动,如举办球类联赛、体育文化节活动、体育知识讲座,开办裁判员培训班,利用板报、橱窗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体育素养。举办奥林匹克知识竞赛、体育摄影比赛、评选最佳运动员以及邀请高水平运动队来校表演等,提高大家对体育的认识。还可以邀请专家举办体育健康知识讲座,或请知名运动员到校园与学生见面互动,发挥名人和专家的影响力,在校园内营造健身氛围,掀起健身热潮,使阳光体育运动的主题深入人心。
  2.持续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群体健身和阳光体育运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的体育文化氛围。认真组织和开展各校传统的运动会和体育表演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锻炼与竞技的热情。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开幕式进行多种体育表演,使之成为广大同学的节日,邀请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到场观赛并为获奖运动员颁奖。各项活动要淡化比赛的竞技性,开设各种集体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比赛项目,让学生参与比赛、裁判、志愿者及团体操表演等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体育活动的人文因素和团队精神。
  3.将课内、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举行专项教学比赛或教学汇报表演,使之成为群体活动的一大特色。例如排球专项班举行“我爱排球”教学比赛,篮球班举行“三人制”篮球赛、街头篮球赛,武术、跆拳道班的 “争霸赛”,健美操、体育舞蹈的表演赛,班级广播操比赛,健身操比赛等,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编排、裁判、参赛,并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组织竞赛与社会交往的能力。课堂教学以外积极为学生开拓锻炼、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健身与提高的需求。开设多种项目的培训和提高班,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积极发现和培养学生体育骨干,推荐到校代表队参加各级各类竞技比赛的活动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4.发挥赛事的影响力,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充分利用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以赛促练,使运动员互相交流技艺,充分体现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育道德和奋发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积极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技能训练、竞技娱乐和校园文化服务。学校可积极承办各级各类比赛,充分利用参赛、办赛、观赛等对广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努力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内以出海报、挂横幅、在网站发布信息等方式广泛地宣传,组织师生观赛,并发动学生参与比赛的志愿者和相关裁判辅助工作,使学生全方位领略到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独特魅力,更直观地理解到体育的深厚文化,以竞技比赛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形成运动竞技和校园文化建设携手共进的良性局面。
  二、深化教学改革,拓宽体育课程领域
  1.加强教师的学习与进修,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的方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使教师做到一专多能,掌握多项运动技能,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尽可能开出更多时尚新颖符合学生需求的新课程,并对体弱和残疾学生开设保健课和课余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满足每一层次同学的选课需求,达到使每位学生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实现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的目标要求。体育教师要努力提升理论授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认知与认同,为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奠定基础,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成就新的健康观和生活方式。
  2.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训练、裁判、进修、及日常行为管理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奖惩,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意识。与此同时,注重制度的落实以及实施中的人性化管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注重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师的岗位任务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将课外活动、校内外竞赛、运动训练等均纳入教学工作量,与课时数和岗位津贴挂钩,从制度上确保教师的切身利益。
  3.关注学生体质,测试工作要落实创新。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心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不断完善体质测试的设施与制度建设,创新测试工作方法,使体质测试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与运动竞技相结合,形成各校特色。認真细致做好测试数据的登记和上报工作,建立学生体质档案,为学生提供体质测评和运动处方的服务,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体质测试工作常态化,对促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和改善课程设置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当前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号召部署下,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贯彻“健康第一”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目标。我们应思考和探讨具体可操作的多种内容和形式,认真实施阳光体育,热情播撒阳光体育,使这项利国利民的教育运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者简介:
  吴冰(1972- ),女,副教授,硕士,山东临邑人,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体育部,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激励教育就是促进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一、在活
选修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亮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1
<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现代诗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现代诗虽在中国文坛挥洒近百年,但与古体诗相比,仍属新生事物,人们仍对其了解
素质教育的深入落实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一切按照教师的主观意愿来进行教学,一切按照教材机械被动地进行,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的学生不喜欢,学生喜欢的教师不教,再加上体育并非考试内容,从教师到学校对此都不重视,学生也就逐渐对体育失去了兴趣。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与长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这说的正是以问导思,以问启思。在当前教育形势下提问具有导思启思的作用,可以将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延伸与扩展,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正所谓:“善教者必善问。”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也应成为教师最得力的助手,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的教学手段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显示了它强大的优势.它将图画、文字、声音融为一体.使数学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重点、难点.提
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锻炼对幼儿的健康和身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效的体育锻炼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