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子实习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电子实习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考核及实训室开放性建设方面做了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工科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教学模式既区别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也区别于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必不可少,与国际高校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相当突出。 学生仅仅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设计、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能力培养,是各高校思考和探索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1.电子实习中心简介
电子实习中心隶属于教学实践部的实习基地,是工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在完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这两门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教学任务是全校各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和电子类技术基础课实验,金工和电子实习教学。电子实习中心目前所开出的实验主要是认知实习、收音机实习、电视机实习。电子实习为学生提供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生产实际,了解并初步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调试与研制开发的基本技能,从中学到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知识。电子实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通过对产品的设计、调试、焊接和测试等来了解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全过程,锻炼学生主动设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发创新的意识。
2.电子实习教学的现状
2.1对电子实习认识不足
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是学生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人们对实习的目的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影响实习教学工作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常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实习过程敷衍了事,甚至还有代做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这样的实践教学既没有达到实习目的,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相当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践的理解能力都很差,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效,部分学生认为电子实习,就是练习焊接技能,因此存在甚至实训过程中还会遇到不少挫折,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变差,这影响了学生的总体素质,使学生难以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2.2实习内容陈旧
面对科技迅猛的发展,在校大学生还是暴露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面狭窄,缺乏理论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所学学科理论之间缺少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特点。目前电工电子实习所做的电子产品通常都是使用常规的配套器件和设计好的线路板,学生只会机械地插件、焊接、调试。电子实习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准备包含有详细说明书和正确线路图的各类套件和相关元器件,学生只需要把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稍加布置,再认真焊接最后按照说明书进行简单调试就能实现电路的功能。如此只能对一些电子元器件有一些基本的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的焊接技能,但缺乏对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由于套件附带有相关的说明,学生只需照本宣科操作即可,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对知识的创新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实践教学的意义不大。
2.3 教学方式、手段单一
目前,在电工电子实习过程中,诸如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电子元器件检测等内容的讲解,主要以板书和挂图模式为主,既不利于教师水平的充分体现,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缺少学生自主研究与自行设计的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实习期间,由教师统一授课之后,学生到实习室进行实践操作,实习的内容都是统一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灵活度,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就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习效果差,达不到预期目的。
3.新课改下电子实习对策
3.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意识
实习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当代许多新技术、新应用、新发明来自于生产实践,这些很难从科教书上得到。为了避免目前高校电工电子实习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校应该加大对电工电子实习的重视力度,增加对电工电子实习的学时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综合技能,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向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更要有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作用。
3.2优化电子实习教学内容
在现有实习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为电类和近电类专业学生设置一定的工程提高实践训练内容,与电子课程设计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将较前沿的知识、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来,将 EDA 实践教学引入实习。还可以组织学生下厂参观,让学生掌握电工常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了解输配电和安全用电知识,并培养学生焊接与装配的基本技能。此外,每学期向一线的实习指导老师征集教学案例,组织专家和同行,比较和讨论,评选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优秀教学案例,不断积累,建立电子实习经典教学案例库。这样不仅丰富和充实实习教学内容,而且激发和提升实习教师的教学水平。
3.3引入多媒体教学,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优势,在教学改革中,制作了实习教学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包,努力建设电子实习精品课程,实现教学资料网络共享。在电子实习课堂讲授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改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通过互联网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类、总结,最终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艺术感染力,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学习的抽象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电路元器件联系起来,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电子实习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的提升。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成为全开放的教学基地,针对不同的专业,能够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专业需要的模块训练,实习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鹏,石剑民,徐嵩.深化电子实习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科教导刊,2013,(6).
[2]刘琳,苏寒松,李昌禄.电子工艺实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14(2):63-65.
【关键词】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工科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教学模式既区别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也区别于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有创新型的人才,而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创新能力必不可少,与国际高校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相当突出。 学生仅仅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设计、交流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能力培养,是各高校思考和探索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1.电子实习中心简介
电子实习中心隶属于教学实践部的实习基地,是工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在完成“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这两门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教学任务是全校各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和电子类技术基础课实验,金工和电子实习教学。电子实习中心目前所开出的实验主要是认知实习、收音机实习、电视机实习。电子实习为学生提供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生产实际,了解并初步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调试与研制开发的基本技能,从中学到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知识。电子实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通过对产品的设计、调试、焊接和测试等来了解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全过程,锻炼学生主动设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自发创新的意识。
2.电子实习教学的现状
2.1对电子实习认识不足
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是学生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人们对实习的目的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影响实习教学工作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常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实习过程敷衍了事,甚至还有代做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实习的效果,这样的实践教学既没有达到实习目的,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此外,相当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实践的理解能力都很差,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成效,部分学生认为电子实习,就是练习焊接技能,因此存在甚至实训过程中还会遇到不少挫折,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变差,这影响了学生的总体素质,使学生难以满足相应岗位的要求,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2.2实习内容陈旧
面对科技迅猛的发展,在校大学生还是暴露出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面狭窄,缺乏理论知识之间的连续性和交叉性,所学学科理论之间缺少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的特点。目前电工电子实习所做的电子产品通常都是使用常规的配套器件和设计好的线路板,学生只会机械地插件、焊接、调试。电子实习一般是由指导教师准备包含有详细说明书和正确线路图的各类套件和相关元器件,学生只需要把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稍加布置,再认真焊接最后按照说明书进行简单调试就能实现电路的功能。如此只能对一些电子元器件有一些基本的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的焊接技能,但缺乏对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由于套件附带有相关的说明,学生只需照本宣科操作即可,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对知识的创新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实践教学的意义不大。
2.3 教学方式、手段单一
目前,在电工电子实习过程中,诸如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电子元器件检测等内容的讲解,主要以板书和挂图模式为主,既不利于教师水平的充分体现,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缺少学生自主研究与自行设计的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实习期间,由教师统一授课之后,学生到实习室进行实践操作,实习的内容都是统一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灵活度,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模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思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就导致学生思维的僵化,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习效果差,达不到预期目的。
3.新课改下电子实习对策
3.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意识
实习在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当代许多新技术、新应用、新发明来自于生产实践,这些很难从科教书上得到。为了避免目前高校电工电子实习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校应该加大对电工电子实习的重视力度,增加对电工电子实习的学时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习和实训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综合技能,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向实际工作能力转换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更要有目的性的自主学习,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作用。
3.2优化电子实习教学内容
在现有实习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为电类和近电类专业学生设置一定的工程提高实践训练内容,与电子课程设计结合,教师对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更新,将较前沿的知识、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来,将 EDA 实践教学引入实习。还可以组织学生下厂参观,让学生掌握电工常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了解输配电和安全用电知识,并培养学生焊接与装配的基本技能。此外,每学期向一线的实习指导老师征集教学案例,组织专家和同行,比较和讨论,评选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优秀教学案例,不断积累,建立电子实习经典教学案例库。这样不仅丰富和充实实习教学内容,而且激发和提升实习教师的教学水平。
3.3引入多媒体教学,更新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优势,在教学改革中,制作了实习教学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包,努力建设电子实习精品课程,实现教学资料网络共享。在电子实习课堂讲授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改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通过互联网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分类、总结,最终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艺术感染力,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学习的抽象理论知识和具体的电路元器件联系起来,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电子实习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的提升。而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成为全开放的教学基地,针对不同的专业,能够结合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专业需要的模块训练,实习内容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鹏,石剑民,徐嵩.深化电子实习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科教导刊,2013,(6).
[2]刘琳,苏寒松,李昌禄.电子工艺实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1,14(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