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全麻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自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福建省立金山医院骨科全麻行PELD治疗的58例患者进入研究,其中椎间孔入路30例,椎板间入路28例。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在自发性肌电图(SEMG)连续性监测下进行,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共有8例(13.8%)出现异常肌电反应,表现为成串或频发高幅动作电位,其中经椎间孔入路5例(16.7%),椎板间入路3例(10.7%)。除2例患者术后3周、6周复发再次行脊柱内镜手术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外,余56例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手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7.43±1.32)分、(2.55±0.87)分和(1.59±0.87)分;手术前、术后3个月ODI指数分别为(67.36±7.13)分和(12.39±5.4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全麻行PELD术安全可靠,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神经根袖套成形术治疗Tarlov囊肿的疗效。方法对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1例症状性Tarlov囊肿患者,行显微镜下神经根袖套成形术治疗(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并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或12个月)时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41例患者术后1周、3个
目的总结结节性硬化症(TSC)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及4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基因诊断明确的2个TSC家系,归纳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通过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家系突变验证,查明遗传学病因。结果2个家系先证者分别为1岁7月女性、2岁4月龄男性;出生时均正常,学龄前期出现癫痫发作。先证者的姐、妹及母亲均出现多块散在色素脱失斑,无癫痫发作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由外部创伤致使脑组织损伤、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目前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也暂无优良的治疗方案。TBI可根据发生时间初步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者开始寻找微小RNA(miRNA)等有效生物信号分子,以期尽早发现并干预TBI后强烈的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miRNA作为小型非编码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病理生理条件下神经
目的分析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的自发性颅内低压(SIH)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前庭蜗神经症状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SIH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并依据是否出现头晕、眩晕、耳鸣、耳胀或听力下降症状分为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n=27)和不伴前庭蜗神经症状组(n=45),比较2组患者临床及头颅MRI特征。头颅MRI定量
屏状核位于纹状体和皮质之间,主要由谷氨酸能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组成。大脑皮层与屏状核存在广泛的、相互投射的神经纤维连接。屏状核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感觉信息、调控意识形成和维持,在感觉信息处理和认知功能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屏状核的神经元特性、纤维投射、神经化学特点及其在意识调节中的作用综述如下,以期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屏状核的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提供参考。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血管源性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这反映了白质宏观结构损伤对认知的负面影响,而弥散张量成像(DTI)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参数量化白质微结构损伤,对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进展风险和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此外,在DTI基础上联合图论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脑结构网络相关参数也被认为与WMH认知障碍有关。故本文围绕DTI衍生参数、脑结构网络参数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与WMH认知障碍的关
急性肝衰竭(ALF)常用来描述出现或发展为肝功能异常的急性发作,是一种少见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常会导致黄疸、凝血病和肝性脑病以及多器官衰竭。ALF的病因广泛,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随着专科诊疗及重症监护水平逐步提高,ALF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目前ALF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免疫治疗、人工肝和肝移植等。本文将对ALF的病因进行总结,并就A
目的探讨同源盒基因D3(HOXD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1001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转录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间HOXD3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根据HOXD3表达水平的均值,分别将CGGA和TCGA数据库中的患者分为HOXD3低表达组与HOXD3高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生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基底节区脑出血(BGH)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并建立END发生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146例BGH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D将病例分为END组(n=34)和非END组(n=112)。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