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湿性伤口敷料治疗不可分期压疮患者的护理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将湿性伤口敷料应用于不可分期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1例骶尾部6 cm×7 cm不可分期压疮,先给予水凝胶敷料加器械联合清创,清创完成后重新评估其压疮为6.5 cm×7 cm×0.5 cmⅣ期压疮.清创完毕后予藻酸钙、银离子加湿疗伤口敷料于肉芽期,渗液分泌减少后改用藻酸钙加泡沫敷料,整个过程中配合减压、全身治疗及静脉营养.结果 2个月后患者骶尾部压疮全部愈合.结论 依据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将湿性伤口敷料应用于不可分期压疮的护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湿性伤口敷料材质舒适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这里是枫桥,英语名音译为“依克塞斯滕斯”。  “接我离开的车,什么时候到?”卡夫卡问。他靠在皇朝夜总会高大的棕色玻璃门上,旁边躺着一个西装革履的醉汉。醉汉因啤酒而隆起的高原,肚脐里藏着隔夜的尘土。一只蚂蚁爬上他英式马甲的第二粒扣子,因缺氧而头痛乏力。不过醉汉并没有吸引卡夫卡的注意。卡夫卡正擦拭自己的燕尾服,左边衣角上又掉了几根羽毛。他狭窄的额头上——西伯利亚的天空,椰子树瞪着苍鹰般的眼睛,随时准备
期刊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代表性产物.其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办学特色与独立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本文遵循协调发展、市场导向、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的原则,从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3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突出独立学院特色,构建了“素质化-职业化-能力化”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目的 探讨癌性疲乏(CRF)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性疲乏护理干预,即CRF评估、循证、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认知干预、建立自护模式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疲乏自评量表与生活质量测定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
根据卫生部操作规范要求,医用棉签开封后必须注明开启时间,有效期24h,有些医用棉签,每20根1小袋独立包装,开封后需要在外包装上用记号笔标明开启时间及有效期,可有时由于工作繁忙,护理人员经常忘记标注有效期,或由于摩擦已经标明的有效期变得模糊不清,使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存在漏洞.护理人员针对此情况,自制了一种标签贴用于标识医用棉签有效期,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期刊
通过研究军队医院的健康教育,发现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和住院官兵致伤的特殊性是军队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目的 研究“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60人为研究样本,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试验组到外科实习,对照组到内科实习,6个月后对调科室.实习后第1周,用护理专业护生护患沟通能力量表对所有实习生进行测评,试验组采取“行为导向教学法”进行培养,对照组
一  “从陈老五牛肉面往东过去两条街然后过一个大转盘,转盘后面是一片杨树林,艺海社区就在杨树林过去的一栋红色的楼下面。”  这是猫爷的原话。  可陈老五却说猫爷是骗人的。  理由有三:第一,西边过去两条街,根本没有一个大转盘,连小转盘都没有。第二,这附近也根本没有一片杨树林和红色的楼。第三,猫爷根本不爱猫,也不养猫,甚至看见猫就烦。  “不爱猫,不养猫,这些和骗人有什么关系?”我问陈老五。  陈老
期刊
报告了2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患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通过改善心衰、纠正心律失常、监测和降低肺动脉高压以及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注意右心功能的维护,观察和处理排斥反应、口腔溃疡、感染等并发症,并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康复出院.出院后随访3.5 ~7.5年,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对儿科护士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 对儿科护士实施柔性管理,观察干预前后护士自我概念的变化.结果 道德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评分干预前分别为(54.49±4.07),(39.83±4.57),(36.53±4.68)分;干预后分别为(55.01 ±4.98),(40.40±4.83),(36.29±4.9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0,1.969,-0.588,P均>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具身”思潮的兴起与扩散,在教学领域出现了对传统“离身”教学的反观与思考。以身体为主体、与心智及环境交互协同,共同创设身体在场的具身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本文以“水循环”为例,在分析具身课堂的活动设计要素、明确具身课堂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法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具身课堂;学习环境;身体意识;人际互动  课堂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学生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