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登场了!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先生和他的经典登场了,但似乎不是把我所熟知的“经典语录”“经典思想”如春风般地徐徐送来,而是像秋风般地、狂暴地要把我原有的关于“经典”的所有思考吹跑。我能享受“站在风口上飞舞”的感觉吗?
  从《论语今读》到《李泽厚对话集》,滚雪球式地阅读,越滚越远,越深,我读的气力和胃口也越滚越大,节奏越滚越快,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经典:根本停不下来
  我喜欢读李泽厚先生的书,源于《论语今读》,简单、执着的我,喜欢他的解读胜过《论语》本身。他开启我滚雪球式的读书法,从此开始系列地读他的书,如《美的历程》《华夏美学》《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等,越读越想读,越读越“扯”。他赞赏鲁迅,我再读鲁迅;他提到康德、尼采,我重读康德、尼采……这种读法,越读越扯,越扯越远,越远越多,越多越深,越深越厚,没有止境。也许读得太过简单,太粗糙,太不“准确”,但这是我的读法和看法,让我受益匪浅。
  这种读书法,只能像李先生主张的,读书要快读,不求甚解,快读那些必须读的书—生命中必须要读的几十本经典书籍。是的,人人都知道,读过,读了,未必能读进去。因为读“经典”,不如吃饭穿衣那么迫切实在,不如聊天上网那么娱乐快捷,不如工作事业那么实用明确。它如吃“燕窝”,一点点儿地滋补、滋养精神气血,对粗粝的现实生活来说,太“贵”太“慢”,不如喝“鸡汤”来得便宜。是的,我赞同李先生的观点。读书分两种,一是有明确目的,二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真正需要慢读、熟读、细读的书,并不多。读书不是简单地获取知识,而是培养锻炼识别、评价的水平和能力,使自己对各种问题更敏锐,更清醒,也更理性,不做权威的奴隶,不做时髦的奴隶。
  我读书大部分凭直觉和偏好,不过也受环境影响。比如,生病后,在家休息,愿意读尼采、叔本华的哲学,读鲁迅的小说散文,听老舍的幽默说笑。可能“病床”是离生死最近的地方,可能“呐喊”“怒吼”“带泪的微笑”是寂寞的出口。病前喜欢听卢梭、杜威、陶行知、叶圣陶的娓娓述说,絮絮叨叨,或许是工作需要,或许是忙碌得无法沉下心来。
  “滚雪球”式的阅读经验,应该契合李先生的心意,读一个人的,要看四个人讲的,看谁讲得最好,比比高下优劣。不读书时,觉得无书可读,越读越觉得有书要读。读《论语》解释,我读过辜鸿铭、杨伯峻、钱穆的;读《论语》解读,读过李零、东方桥、傅佩荣的,读过于丹的,甚至翻看过清华厨师的论语心得。相比较之下,喜欢傅佩荣的《论语解读》,但最欣赏李先生的《论语今读》,解读透彻,词义精准,随性随情,眼界开阔。当然,读完一些书后,会懊悔浪费了时间。不过这种滚读法确实提升了自己对书籍的识别、评价能力。
  提到李先生,不能不说说“情本体”,仅仅只是我在《论语今读》中一鳞半爪地捉到和闪过。为了更好地理解,我阅读了他的一系列书,尽管是表层、模糊、杂乱、不求甚解地吞咽下去。现在的我,“够不着”,只能依据所能消化的一星半点儿思考去“敬重”它,“理解”它,“珍惜”它。“情本体”把上帝的理念世界置换成接地气的俗世世界,让哲学的趣味性、生活性高于学术性和理智性,让普通的我欢欢喜喜地进入这“哲学”世界。李先生的“情本体”是有内容的,即对普通日常生活的珍惜、眷恋、感伤和了悟。正如他本人所说的,这是人类的视角,不是民族的视角,不只是中国视角,但是以中国传统为基础看世界,是“人类视角,中国眼光”。
  李先生认为,人应该在对自己日常人生的珍惜中,感受和了悟生活的意义,由此获得活下去的动力,指出《红楼梦》会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细微和丰富,熟悉,新鲜,百看不厌。是的,《红楼梦》最能展示中国人的情感特色和文化心理。从十几岁读它,到50岁再读它,每一次都读得津津有味,唏嘘泪流,味道不同,泪点也不同。这是积淀了自己的故事经历,将情感、时间和意念密密匝匝地钉进经典章节的缝隙与褶皱中。
  读经典,耗时耗力,完全是用生命在阅读,这难道不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吗?
  感受经典:站在风口上飞舞
  经典本身就是一个球,从任何地方开始,它总会在滚动。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李泽厚对话集》中对教育的看法最击中我的心,三言两语,直戳时弊要害,让我不由自主地“滚”起!
  关于教育,也许是知识有限,也许是身在其中,我的一点点思考像浮在教育水面上的一滴油,荡来荡去,始终不能透入水中!我所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我想说的,别人早已说过。此时,李先生为我揭开一点新的东西,比如关于“片面的全面”的教育哲学说法。未来世纪的教育,是要真正发现和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各自特长的片面发展。只要身心健康,“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这种发展是人生最大的愉快—教育要以此为目的。
  我常想,学校教育有时会走极端,或一味强调“考试第一”的绝对公平,或全面肤浅,让“一切”学生的“一切”方面均衡发展。但教育恰恰是不能兼顾“一切”人的“一切”方面,只能是适应“个性特征”的相对普适教育。特性、偏好和兴趣不同的人,就会有相应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一片均衡发展的整齐话语中,“片面发展正是一种全面”,多么简单而哲学的另类声音!
  其实,读书和学习是相似的。读书,可以纵深阅读一个人或一类著作,读得片面但深刻;也可以横向阅读相关类书籍,读得全面但肤浅。学习亦是,既可以对一门功课兴趣浓厚,钻研极深,也可以多门功课浅尝辄止,面面俱到。我赞成高考的3 X,其中X可以从1~9门,多种选择。
  我有限接触到的特长教育常是异化的特长教育。这种教育有时会被直接窄化为“艺考”要求的美术学习和音乐学习。音乐和美术不是个人特长和兴趣发展,而是高考道路上多一种选择的要求。就如我的表妹从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就读,到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十几年的音乐特长学习,最后的工作却选在海关稽查处,与音乐毫无关系。她说,普通人靠音乐解决吃饭问题太难。我为她十几年的音乐学习感到遗憾,是自己太过理想化,还是她太过现实?   克里希那穆提(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人)说得好,教育关心的应该是生活的全部,而不仅仅是对当下的挑战做出仓促的应对。教育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不只是狭义的学校教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及教育的家庭社会氛围,共同造就一个人的未来……特长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形势,而不应是对现实的仓促应对。
  同样,李先生关于“填鸭”教学的必要性一说,简直是“拂逆”众当代“教育专家”,尤其是西方教育专家的“圣经”似的教育警告。
  小时候被他人“填鸭”,长大后给他人“填鸭”,我熟络自然地走在“填鸭”的道路上。似乎只要高考存在,教育的各种改革都会成为治标不治本的应试策略(我是坚决地拥护高考派,自己也是高考的受益者)。中国人的智慧是生存智慧,不是思辨智慧,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学校自然必须为学生找到便捷、省力、高效学习的生存技巧、方法,“填鸭”是办法之一。“填鸭”在人数众多的班级伦理道德教育、集体行为规范教育中,显现出确定、平等和一致的优势。李先生曾指出,“填鸭”教育在一定时期,尤其是儿童时期不可少的。其实,“填鸭”也有好处,系统的、强迫记忆式的训练是不可少的。对人类最好的东西,包括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要有系统地灌输,包括行为规范的训练灌输也是如此。就伦理学来说,从幼儿园“不要”这样、那样,到各宗教的“十诫”教义等,都是在要求克制、否定作为个体生物性的某些欲求,即“克己复礼”,它们是语言命令所表达的理性规范。一代传一代,构建人的心理形式。除了伦理道德,当然还有认识和审美。这种教育并不可少。
  但是,从小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孩子,习惯性“被灌”,缺少自主求新意识,思维变窄、变懒,好奇心、求异心渐少。此时,培养思辨智慧很难。李先生清楚地看出,我们不是缺少“填鸭”,而是“填鸭”过度,甚至教学方法只剩“填鸭”了。令他更加忧虑的是,就中国目前教育而言,恰好相反,“填鸭”过多,考试过多,竞赛过多,严重地摧残和损害了不少人才。
  本来,我在杜威那里找到救失自己“填鸭”过度的法宝秘籍,试图在“填鸭”和“放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而李先生却说,儿童教育如杜威主张的那样,是不行的。我又犯糊涂了,看来,我读的经典还是太少。关于杜威,关于李先生,我还需要慢读、细读,增强辨识力。也许杜威过于“尊重”孩子,孩子的想法更多的是本能、直觉,需要清醒、理智的规范。或许杜威过于依赖“生活”,生活的琐碎需要提炼,生活的智慧需要冲刷洗练。
  当然,最经典的是李先生关于“度”是美的教育观点。“度”是变化的,不确定性的,具有模糊性和偶然性。在活生生的事情中,在具体的实践中,在使用工具中,我们要恰到好处,才做得对。这个“对”,不是逻辑的对,不是语言论证,不是概念符合,而是在活动中掌握好分寸。当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把握到“度”,恰到好处,顺利了,“对”了,这一刹那,心里的感受就是美。李先生的哲学,只是提出一个视角、一个概括和总结。要转化成实践,还需要很多环节,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过,我已经先入为主、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李先生和他的经典登场了,但似乎不是把我所熟知的“经典语录”“经典思想”如春风般地徐徐送来,而是像秋风般地、狂暴地要把我原有的关于“经典”的所有思考吹跑。我能享受“站在风口上飞舞”的感觉吗?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草桥中学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
其他文献
我很有幸地曾受聘于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所“沉浸式”语言特许学校。之所以觉得幸运,并不是因为这属于海外工作经验或有丰厚薪酬,而是我的的确确地觉得,在这所学校工作让我学到很多的宝贵经验、教与学的方法和思路,也让我经历师生之间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  大湖区国际语言学校(Lake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cademy)坐落于美国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它并不地处繁华的市中心,相反,
达芳 女,汉族,195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一牧场中心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教龄36年。她坚持育人理想,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节假日、双休日,她从没休息过,在被查出患Ⅱ型糖尿病时,也只休息了短短一周。她开创学校双语教学的先河,为孩子们架起了通往更辽阔世界的桥梁。她组织开展双语比赛、民族团结手拉手等教育活动,引导各民族学生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  在新疆,民族团
本色语文,是针对语文教学的种种偏颇认识和违背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种种异化行为提出的系统的教学主张,该成果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语文共生教学,是立足于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运用共生理论,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体现母语教育规律和本色语文教学主张,具有原创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方法。前者是主张,后者是方法;前者主要是理性思考,后者主要是实践操作;前者侧重承继,后者着力创新。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了古诗词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让学生萌发鉴赏欲望  古诗词是先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学生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份遗产的珍贵,才会从心底涌起品味诗词的欲望。此时,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的方法灵活多样。首先,可引入相关的传说故事,例如利用牛郎织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的“全人课程”,指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力求通过课程整合,实现课程效果最优化。尤其是对音乐、体育、美术所进行的课程整合及课程校本化实践,既有理性思考,又有实际成效。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历经近十年,探索出音体美“二次课改”的两条路径,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路径一:从拓展型课程入手,落实“体育、艺术2 1项目”  为落实“体育、艺术2 1项目”,许多学校加强了大课间活动和兴趣小
本刊讯 “北京市海淀区促進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项目研讨会于2016年3月26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通过教学改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研讨会梳理了前期项目取得的成果,总结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项目研究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方向,并对未来一年的工作做了总体部署。  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汝明副校长主持,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王磊教
孟子是儒家的一位圣贤,被尊称为亚圣,对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重大的影响。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体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最主要的主体构成部分。我们的生命是天地、祖先给的,但我们要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就离不开教育。如果人一生下来,就被放在狼群中,他将来就是一个狼孩,不会懂得怎样才是一个人。所以,要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明白。  一  儒家讲礼有三本,不仅讲生命来源的根本,也讲做人道理的根本
编者按  2014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世界各地著名教师教育专家与学者汇聚一堂,共议教师教育质量与学习的实践、创新与政策。本刊围绕教师教育质量的一些热点问题访谈了到会的一些专家,供大家了解和学习当前全球教师教育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与新举措。  《中国教师》:为什么亚洲国家如此积极地建立学习共同体?  佐藤学:共同体的合作关系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首先,“东亚模式”教育的典型
分论坛三  学生个性化学习与课程准备  什么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应做哪些课程准备?在本分论坛中,我们聚焦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初中音乐组结合课例《七子之歌——澳门》,分享他们运用建立学历档案、课堂跟踪、阶段汇报等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经验。初中体育组分享了他们根据学生心理学、生理学特质,在中学个性化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初中生物组以“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单元为例,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学生只要实实在在地关注生活,真真切切地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就能书写出真实、深刻的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他们的作文才能春意盎然、意蕴常新。  一、初中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初中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正是思维活跃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