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说明文教学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严格按照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审视说明对象,整体感知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文章特点三方面对说明文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说明文教学 教学目标 说明对象 文章特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编排了很多说明文,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对如何教授说明文感到迷惘,有的在教学中以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为主,把说明文上成科学课,迷失语文的自我,使课堂干瘪瘪,枯燥乏味。如何优化说明文课堂教学,将说明文上出“语文味”呢?
  一、严格按照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说明文,关键是弄清说明文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说明文有两类教学目标:
  1.一般教学目标。即识字写字、学句写句、朗读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等,这是教学任何一篇课文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说明文也不例外。
  2.特殊教学目标。即学会阅读、写作说明文这种特殊的文体。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说明文教学提出如下明确要求:“阅读说明文,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句话对说明文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抓住要点,二是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抓住要点”与课标在中年级提出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有近似之处,但要求更高一些,要分点说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分点说出某些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说明文大多是按若干要点组织文章思路的,抓住了要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纲领。抓住了纲领,就大体把文章读懂了,把文章的结构弄清楚了。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了解“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等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二、审视说明对象,整体感知课文
  1.抓特征的典型性。说明事物的文章,是为了使人们了解某一事物的性质或发生发展的过程。作者怎样才能把某一事物说得准确、清晰,让人们了解它呢?抓住事物的特征是一种主要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所以,只有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才能使人们对某一事物获得深刻的认识。
  教学说明文,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出示之后就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抓住事物的哪些特征来说明事物的。可以直接揭示,也可以让学生加修饰语揭示特征。
  如教《神奇的克隆》一课,可以把“神奇”作为教学主线。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把握特征的典型性”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立足全文抓特征,作者写克隆,是抓住哪几个部分表现克隆的“神奇”?第二步,学习克隆是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各段的要点,作者写克隆的神奇,是抓住哪几个要点写的?第三步,让学生自学其余各段,抓住“神奇”体会克隆的意义。这样自始至终围绕事物特征的典型性来教来学,学生既可以学会抓事物特征的典型性,又可以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还可以提高思维能力,掌握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可谓一举四得。
  2.抓结构的条理性。人们接受知识是按一定认识过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而逐步深化的,说明文在结构方面就必然突出事物内在的条理性,以显示事物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言之有序,条理清晰,则体现了说明文的特征。因此,分析说明文就要注意理清作者构思的逻辑顺序把握文章的结构特色。
  说明文的结构是作者运用语言材料说明事理的整个过程中所做的部署安排,但作者所用的材料不是随意堆砌的,而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按照一定的条理顺序,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起来的。就是说要层次清晰,言之有序。就其材料的结构组织来说,有的按时间顺序,如《烟台的海》等文;有的按空间顺序,如《大自然的文字》等文;有的按逻辑顺序,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等文;有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文,往往几种形式综合运用。
  另外,分析文章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清楚文章材料安排的先后顺序,更重要的是要弄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其作用是什么,深刻理解文章在结构安排上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真正把握说明文言之有序、条理清晰的结构特色。
  三、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文章特点
  1.抓说明方法的多样性。说明的方法是一篇说明文的表达技巧因素。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资料、列图表等。教学说明文,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弄清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技巧,形式说明能力。
  一篇说明文,往往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在教学时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分清主次,着重分析在文章中占主要地位的方法,探讨其精妙所在。例如《麋鹿》可重点分析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神奇的克隆》可以主要分析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等。
  进行说明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能找出文章中采用了几种说明方法上,更重要的是把特定的事物、特定的说明目的和相应的说明方法联系起来,探讨文章为什么使用这种说明方法。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大量采用数据说明埃及金字塔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既准确地反映了事物本身的情况,显示了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又给人以翔实可信之感,还避免了抽象、浮泛以至于冗赘的说明。此外,还可引导学生探讨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更好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
  2.抓说明语言的灵活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简洁、明晰,并且要尽量生动形象,富于情趣。
  准确、严密。说明文的语言最根本的特点是准确、严密,因为只有用语准确严密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才能保证内容的科学性。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这里运用了“大多”、“也许”、“数亿年”等词语,就准确严密地说明了火星上水可能的来源。
  简洁、明晰。无论是介绍浩瀚的宏观天际,还是解释纤细的微观世界,欲清楚明白地述说古今中外之事物与事理,就要有简洁、明晰的语言。如《学与问》一文,作者在总结观点时,用了“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用语简洁、明晰,使读者对文章的观点有了清楚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是以介绍科学知识为基本内容的,教学这类课文首先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抓住说明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教授,讲清课文究竟讲了哪几点知识,并且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1)研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在长春新碱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的作用,探讨活化的Notch信号通路是否通过促进脊髓小胶质细胞CX3CR1信号通路活化诱导大鼠产生痛觉过
摘 要: 现如今,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越来越多地受到人才市场的重视,如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教育教学的首要要求及根本任务。德育教育,从小抓起。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习德养德,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大任务。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当中的基础性学科及重要学科之一,是小学生求知认知的
摘 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文章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就合作学习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应用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师生关注和青睐。但是,从当前看,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以小学语文为例,就合作学习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1.概述  在学习中,如果仅仅
1.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直观性原则是指导学生写好字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视听感官的结合,使学生获得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因而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电脑多媒体分析各种基本笔画的运笔特点和字的构造特点、组合规律,使学生印象深、兴趣浓。讲解得越透彻,范字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就越深刻。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得好:“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观察”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大。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其在工作实施中所存在的三个问题,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其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对策。各事业单位在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只有对各自的预算管理情况进行较为详细全面的分析,才可以找到相应的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单位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起初即形成了蕴含有丰富思想的水文化,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国地域辽阔,水域众多,有细流涓涓不断,也有波涛奔腾不止。在中国人心中,水已然是以一种根深蒂固的情节,也是一种图腾与象征,也成为我国艺术作品一种亘古不变的“艺术母题”,因此也深受不同领域艺术家的喜爱。钢琴传入我国之后,相比我国传统器乐而言,钢琴的音域更为宽阔且力度变化也更为丰富,在音乐方面可以塑造更为生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学好语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忽视语文学科特点,与学生生活脱离。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进行思考与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教学 生活化 方法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课程,正在推广积极的实践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它不仅能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开发学生潜能,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交往、交际能力及强烈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被教师普遍接纳,并有意识、有计划地应用在课堂中。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进行简要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 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