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狄洪风景油画中的意境与心绪表达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9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狄洪(1944.4.1—2016.5.10),曾用名刘杕洪,又名刘秋洪。刘狄洪被公认为油画大师级别的艺术家,是因为他拥有油画表达生命思考的独特技法通径,别人能看到这种技法通径的实施:用色彩渲染张力,用形态安定心力,虚实对调,造化出超越自然的动逸,也生发出心定禅道的安谧,把油画的形态美与意境美完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崇高的生命观,成为油画艺术焕发形韵皆成的时代范本。
  我们不妨通过《常德-河伏山庄》(图1,图2)和《瀑布上的森林 湘西》(图3)两幅油画精品,来体验大师的纯熟技法和高远的艺术怀名。这两幅名作品质如日灼月明,仰观震撼,收藏奇贵,是他在油画发展行程中铸就的艺术新高,艺术张力与心感幽谧合二为一,成为艺术通心域的代表作品,与梵高的《向日葵》同台显质高贵。
  《常德-河伏山庄》是一幅竹绘主题风景画,展现了湘西竹海的机密生机与静谧神态,是借助竹海油画呈现生命执着的艺术珍品。我们先从整体技法上来感受画面的非凡艺术形态,通过技法层面的观察,获得刘狄洪大师构思油画的艺术路径,如若依此路径而走,这种纯熟精工之技是可以看到的,别人复弄却是非常困难,这就是“独特唯一”的技法高度。
  就算依照《常德-河伏山庄》原本而进行临描,也无法恢复画面的张力感,刘狄洪大师坚定的笔触是别人无法达成的,幽谧的色度底基也无法渲染,作品用冷暖调和出来的色调气势和动人心弦的气韵特征也一无所得。从这个层面上来体验可以得知,刘狄洪大师的作品不光是依技画绘的结果,其整个过程是依心而谋的深刻造诣,表层是技法的独特,内核则是心灵与自然对话的结果,更是生命交付艺术的崇高。
  从意境层面来体验刘狄洪的《常德-河伏山庄》这幅油画作品,是他膜拜自然、通读天地的精神杰作。他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才华画画,主旨倾向是表现生命极限历程中的永恒,所有许多短促的笔触,显得特别坚实、有定力,在色彩主调沉香的背景里,往往有光泽饱满的透射,他用生命的体验和积淀,让画面显示出岁月也不会让它暗淡的精神气度。很明显他捕捉到了这种气度的表达方式,通过《常德-河伏山庄》的奇妙竹海轮廓的描绘和色彩组合,渲染出精神永恒的淋漓极致。
  构图趋心意、情境而设,采用非对称手法,设置竹林两隅,拱若佛手,弥覆纯心,魂牵梦绕,境界入幽,令人心生向望。神奇的构图方式把画面设计成生命之门,有指引心灵遐思的牵引力,无限地强化作品的艺术魅力,彰显独特的风景观和风情观。艺术家对自然竹意的亲密情感让人感叹,竹子是画中的主角,也是画家心中的主角!唯有对密竹林海有透彻的感悟情怀,才能把竹题画构绘得如此惟妙惟肖。这幅竹画作品展示出的氛围和场景,是冷色与暖色对撞而成的艺术卓绝,寓意深刻,动态十足。
  一根根坚韧十足神态万千的竹子,正是生命盎然的姿态!坚韧的青竹是膜拜自然意会生态的心迹杰作,用青色表现出生命无限的永恒,透过茂密积厚的竹意重叠,让片片竹叶累积生发出强大的张力,束缚住风势的不羁,执着无畏渲染中渐生渐强,直达心域。竹子是被人格化的艺术圣节,画竹而写意,透射出竹崇高的思想境界。
  茂密的竹叶下,用明暗对比的方式勾画出竹节萌生,色调主显暗幽,青绿光泽饱满,金黄点染淋漓尽致时,瞬显高光,正如高远天幕灼闪星辉,衬托成气势的盎然,动人心弦。这种强烈色彩对比的油彩渲染手法,所获的创作结果是:岁月可以流失,但是光彩不会暗淡。天空的橘黄与天蓝,像海面上跳跃着神秘的火焰,凝沉深刻又夺目明亮,饱和度极其到位,可谓渲染极致,谱成色彩变幻的交响曲,去掉了轮廓的束缚,让天域在飘逸中承载起生命闪光的激情,光线和色彩构成的情绪流动,让天空成为意象的精彩。
  投射到画面下方的光影,在石板和地上流动,幻化成桃源般的色彩,用更加明亮的色调把地面那炉底的温存烘托出,让高拱清冷的竹海忽然就显得情溢四面,十分温馨。花蕊、鸡群、小径、岩板相互叠合,用丰富的色泽烘托出田园意象,有情感,有温度,浑厚充实,生命的节奏变幻成生活的韵律,画笔与油彩的肌理融合出精致的生态美,充满生命的感召力,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若成藏品,价值如金。画面中所体现出的“桃源”“生命”“禅道”“追求”等诸多意境元素的合成,除了在这幅画中尽是完美,极显深刻,在其他俗质油画中是看不到的。因为艺术品位是大师之谋,精神高度是生命之韵,可谓是独一无二、独享独得、珍重如金。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另一幅珍品奇工,《瀑布上的森林 湘西》是一幅风景油画,也是一幅富有传统格致的诗意画。作品从技法角度展示出大师调色造诣的独特,并非常人能够掌握的神奇。他的油画设色饱和度是非常高的,也相當复杂,主色与辅色的渲染极度精确,成为油画设色的时代范本,可以从松林与山石的渲染中,区分出数十种甚至数百种用色,设色之能已经是脱俗非常的功深似海。
  作品极致复现了梵高式的善于用复杂多元色点的堆积,来描绘景观的心绪手法,以色代线,去掉了轮廓线的呆板与刻意,显出色点跳跃的灵动与逸动,把描绘对象通过心觉分解、点彩心绘构成诸多色彩区域,而这些区域恰是主观心境在瞬间不同所思的映物。所以色彩随心境流动,不显固化,演变成意识的流体,传达出他通过追求色彩变换而显情绪抒发的创作特色。我想,梵高油画的技法是刘狄洪重点关照的对象,而梵高倾心于色彩世界的意境渲染也是刘狄洪先生早就达成的沟通,所谓大师隔世能通智,此是必然。
  这种源发于梵高创作的印象流派的设色的方式,让刘狄洪油画布里的森林,自然意会成渴望精神永恒的热忱,这份热忱对于梵高来说可能是失智的疯狂,可是对于刘狄洪来说却是极致的深沉与真挚,这是他与梵高同技,却又拥有不同的画意表达方向的区别。深沉幽藏的呐喊之声,是色彩的无穷张力,恰是表达生命阳光的至高艺术手法。在艺术思想的理性境界上,刘狄洪与梵高的艺术追求又表现得惊人一致。所以站在《瀑布上的森林 湘西》这幅油画面前,同样拥有《向日葵》的生命印象,虽不同题,却是同功。因此,《瀑布上的森林 湘西》也是传世佳品。
  极为可贵的是,这幅油画可以引导人的心绪从嘈杂的俗尘一下走进自然的怡意,挺拔的松林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表达人格精神,让人仰观之际,总会怦然心动。飞泻的山泉水瀑,是不畏命运挤压的象征,带着鞭策进取的力量,成为森林间的阳光,用强悍的力量冲破阻隔,通过岩石坚硬的烘托,解幻成生命的欢歌,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积累,如果没有娴熟至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变幻莫测神奇幻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达成艺术对心灵的强大冲击力。
  油画大师刘狄洪,在追逐生命的鞭策境界里,善于在逆境中寻找阳光,用深沉折射强悍,他对苦与炼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复归于画里,成为精神的托放,会令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反复赏观这两幅作品。画面中的元素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竹松石水,而是诚挚谱写的生命韵律,他用竹林松海向世人传递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展示出独特的精神世界:对家人有赤诚心胸,对波折有乐观情怀,对艺术有崇敬之感,其核心精神就是对变幻莫测的生命经历给予真诚的礼赞。
  功深厚技绘精彩,春秋品质传名作。他通过描绘湘西,沟通了生命与自然的对话路径,展示了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常德-河伏山庄》,还是《瀑布上的森林 湘西》,都是生命的深沉之歌,借由对自然的透视和生命意象去铺设去酝酿,最终用诚挚和热烈催开了艺术之花,这样的作品当然是功如梵高,藏必成奇!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系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的产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高校博物馆还存在着自我封闭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薄、功能不能很好发挥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兰州大学博物馆入手,以期能对我国目前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有一个了解,并对兰州大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其能转变治馆理念,优化展览形式、内容,积极主动对外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
期刊
摘 要:鼠类题材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殊为少见,却常见于齐白石笔端。他的鼠画也影响了后世画家对鼠类题材的态度与创作技法。文章以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老鼠蔬果册页》为研究对象,对此套作品进行图像分析和艺术鉴赏,并对作品的创作年代、技法、册页的完整与否、作品背后隐含的齐氏与徐悲鸿等人相关交游活动进行了初步考证。  关键词:湖南省博物馆;齐白石;《老鼠蔬果册页》  鼠,在中国绘画史上着墨颇少的生灵,却成了齐白
期刊
摘 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现代社会艺术文化领域的重点课题。随着时间的迁移和时代的进步,人类已经跨越到数字化新时代。为了尽可能真实原貌地对珍贵文物资源进行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使受众亲身体验北大荒文化,黑龙江省博物馆启动了北大荒版画数字化保护项目。文章从北大荒版画的传承、数字化保护的发展、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北大荒版画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北大荒版画;数字化保护;数字化开发  中国文化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一开清代书信册页的修复,使我们对古代书信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了解到古人书信格式的特点,还见识到古代书信规制的严谨。在这开册页修复的过程中,作者被书信的精美笺纸所吸引,进而对笺纸的名称进行研究。为追求相近的材料,对该册页的信笺用纸及装裱用纸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测。  关键词:信笺;册页;修复  2019年笔者修复了一开私人收藏的清代书信册页,送修时该册页的装潢形式为单开的蝴蝶装册页。
期刊
摘 要:2019年4月,河北省文物局抽调三名工作人员组成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工作组,开始探索在新模式下开展行政审批工作。一年时间里,工作组经受住筹备阶段、试运行阶段、正式运行阶段的考验,完善了“三级四同”数据库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清单,掌握了一窗受理系统的使用,明确了每一事项所需申办材料的审查要点,行政审批工作逐步进入正轨。文章还对办件流程和办件统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  关键词:文物;政务服务;行政审批;
期刊
摘 要:陆羽《茶经·四之器》中介绍了唐代茶具二十四器的制作与功能,其中一件茶器具—漉水囊,蕴含着佛门禅心,在《茶经》中并没有对其中的佛学思想展开介绍。文章结合陆羽的生平经历及与佛家渊源来说明隐含在陆羽成就中的“茶禅一味”思想。  关键词:陆羽《茶经》;漉水囊;佛學思想;护生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茶学著作,作者是唐代茶学家陆羽,成书于8世纪中期,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在《茶经》中,
期刊
摘 要: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深厚支撑。钱塘江是浙江和杭州的母亲河,是杭州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轴带。文章以建设钱塘江文化为切入点,浅谈推进杭州城市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钱塘江文化;文化;保护;杭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提出“发展社会
期刊
摘 要:福建龙眼木雕是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在该艺术领域中独领风骚。其最初由清代福州木雕三大流派之一的“大阪派”艺人陈天赐取材于当地的龙眼木,并不断创新实践,发扬光大,成为福州木雕的代名词。福建博物院馆藏清代福州工龙眼木雕人物故事造像“四快”,成组四件,题材相近却又不相同,既反映新颖超群的雕刻工艺,又表现百姓美好德行,亦表达匠师广博之心。文章主要探析其通过艺术特色所凸显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龙眼木雕
期刊
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北大红楼橱窗推出“红色记忆——红军标语图片展”。  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有着“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战斗的新型军队,无惧敌人重兵围剿,无惧万里长征中的无数艰难险阻,不屈不挠,虽九死而无悔。在浴血转战间隙,红军指战员留下了大量宣传马列主义和革命政权各项方针政策及进行战斗动员的标语口号。这种通俗易懂、生动直观的宣传形式
期刊
摘 要:在唐朝,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民族是草原丝绸之路开发、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草原丝绸之路先后交替被少数民族突厥、回纥、奚族、契丹、室韦等掌控,他们与唐朝时战时和,促进了大唐盛世的繁荣和草原丝路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北方;唐朝;少数民族;丝绸之路  唐朝经济、文化的极度繁荣,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许多国家都循着著名的“丝绸之路”来到当时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唐都长安城作为世界级的大都会,以博大恢宏、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