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笺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ling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一开清代书信册页的修复,使我们对古代书信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不仅了解到古人书信格式的特点,还见识到古代书信规制的严谨。在这开册页修复的过程中,作者被书信的精美笺纸所吸引,进而对笺纸的名称进行研究。为追求相近的材料,对该册页的信笺用纸及装裱用纸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测。
  关键词:信笺;册页;修复
  2019年笔者修复了一开私人收藏的清代书信册页,送修时该册页的装潢形式为单开的蝴蝶装册页。整开册页虫蛀十分严重,虫蛀的痕迹从正面一直蛀穿到背面。开身纸与墩子由于年久失浆,已经部分脱离和丢失。册页中镶饰的信笺为毛笔书写的家书,为更好地辨识和解读书信文字,故对古代书信的书写方式和规制进行学习和研究。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礼仪之邦著称。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信息传达,往往是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传达或表现的。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有飞鸽、烽火、快马、暗号、手语、书信、旗帜等。书信则是最主要的、最常用的方式,它不仅是人们抒发情怀的媒介,也是沟通思想情感的桥梁。古人的书信与今人的不同是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制,通过研究和分析古人书信的格式和规制,可为辨识缺失严重的书信提供依据。
  1 研究书信方式以辨认文字内容
  书信是一种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书信的格式一般要注意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抬头是指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对年长的收信人尊敬。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两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具体的书信格式如下:
  ①提称语,不同的身份称谓后面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对于父母,膝下、膝前一词用得最多,源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②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在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
  ③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字开始书写。
  ④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在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⑤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写信人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此致敬礼”“祝你进步”之类。其中,“即颂”“此致”“祝你”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敬礼”“进步”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的形式春安、冬安、日祺,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⑥署名,就是在正文结尾的右下方签署写信人的姓名。如果是写给熟识的亲属友人的,可只写名字,不必写姓。或在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弟、侄、晚等。
  ⑦附候或致意,如寫信人的家属、近处朋友也和收信人熟悉,署名后一行或加上这些人的附候,如“某人嘱笔问候”。如应向收信人的家属、近邻亲友问候的,可加上“请向某某致意”,倘若是长辈,可写“请在某某前叱名问安”之类。
  此次修复的信札虫蛀严重,病害较多,文字缺失较多(图1),所以,对信札的文字内容进行辨识时较为困难。通过残余的笔迹,参照清代书信的常用词语及格式,逐一推敲辨识每个文字。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辨识出此信札的文字内容如下(□为缺失的文字,其中部分为存疑不能确定的文字):
  为文廖敦彝□□之□,嘱其送□家中,由合弟转□祈照
  查收,赶紧配药调服(因星三一时不能出京,故托廖节相九月廿四日出京,冬月可到)
  唯望康强健饭,安享六年。俾侄长有所倚,特是所祈祷,年厂势既无可挽回,年岁又复荒旱,收成歉薄,不□可知□□
  但年既高,当欲其大体,向已一切琐屑小事付与子衡子诚两弟,□但□免□心,今两年族□尤□祖伯八五公望四伯均不□人唯祝寿
  □□鲁灵光殿,岿然□寻,为吾族中流砥柱也。如常供职,春日□□平安。今年泰儿□祝谒应试手植青得中,亦是为族间子□好□,堪效星三资□言措,看此光景,今年不能出京(合弟昨□)比多荒谬,尚望时加赘作为祷,手此敬请寿安。
  伯母大人坤安!侄□□□京,九月廿三日)子衡子诚弟均瑛□此
  通过残存的文字大致来看,该书信就是清代人的一封家书。信中提及身体欠安,又赶上天气干旱,庄稼收成又不好等日常家中琐事及一些寒暄之语。
  2 笺纸的出现与发展
  精美华丽的纸,较小尺幅者,叫“笺”。笺纸用作书札,称“信笺”;用以题咏写诗,名为“诗笺”。古代文人雅士往往自制笺纸,以显示其高雅,不入俗流。有的纸笺上饰有各种纹样,称为“花笺”。
  本文所介绍的信笺书写年代为清代,是松烟墨书写的家书。书体为行书,所用信纸为绿色,上有木版水印博古图案,纸面左下角上钤盖有“薛涛笺”红色印章。“薛涛笺”产生于唐代,是唐代有名的笺纸,又名“浣花笺”,亦名“松花笺”“减样笺”“红笺”。薛涛,唐朝女诗人,其父为宫廷乐官,安史之乱时入蜀逃避战祸,定居成都。明哲学诠《蜀中名胜记》及万历刻本《薛涛小传》记载薛涛早年居成都浣花溪,善制诗笺。薛涛一生酷爱红色,她常常穿着红色的衣裳在成都浣花溪边流连,随处可寻的红色芙蓉花常常映入她的眼帘,于是制作红色笺纸的创意进入她的脑海。相传“薛涛笺”就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而成。   这种红色小笺薛涛曾用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相唱和,因而名著文坛。“薛涛笺”虽只有深红一色,但颜色、花纹甚是精巧鲜丽。随着文人雅士审美的需要,又染出深红、粉红、明黄等十种颜色,这就是所谓的“十样变笺”,其笺染作十色,故诗家有十样变笺之语。《牧竖闲谈》载:“浇花人多造十色彩笺,于是薛涛另模新样,小幅松花纸,多用题诗。”“薛涛笺”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朝何宇度《益部谈资》说:“蜀笺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涛而后精。”宋代发展的胭脂版纸笺也称“薛涛笺”,用产于嘉州(今四川乐山市)的胭脂树花染色。宋人诗曰:“名得只从嘉郡树,样传仍自薛涛时。”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认为“其美在色”,该书信用“薛涛笺”来书写,可见写信人对用纸很讲究,同时也可看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重视程度。
  3 装潢形式
  此信札被后人装裱成为蝴蝶装册页,开身纸为白色纸。册页,是中国传统的装裱款式之一。书画册页的出现主要是受宋代书籍册页装的影响而产生的,对于尺幅不大的书画作品,如书画小品、扇面、名人信札以及古人的各类“贴”“柬”等墨迹和拓片,适合装裱成册页这种装潢形式,也便于保护、翻阅、携带,十分有利于书画的长期收藏。
  册页一般大致分為三种形式,即推篷装、蝴蝶装和经拆装。推篷装是横宽的画心,可上下翻阅,形如车篷,故得此名;蝴蝶装是将竖式画心装裱成左右翻看的形式,横长竖窄,如蝴蝶展开翅膀飞舞,故而得名;经折装是一种将较长画心裱成连成一体的折子,而裱成只有一开的,称为“单开”或“散装”。此信札就装裱为蝴蝶装册页的形式。
  信札虽然只有一开,但因该册页背后的“墩子”纸上写有“第五页”(图2),由此可见这是整本册页中的一开,而不是独立的单开页,原装裱为一本蝴蝶开册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纸张特点,同时也为寻找相近的修复材料,在修复此信札前对册页的材料进行检测,检测的对象主要包括画心、托心纸、开身纸、墩子,通过检测得到该册页所用的纸张以竹纸为主。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放大分析病害部位,观察此信札纸张的虫道形态,疑为蠹鱼所蛀。
  4 修复流程
  4.1 制定修复方案
  根据此文物的破损程度,分析造成文物损伤的原因,并对文物的材料和装潢材料进行研究,进而制定周密的修复计划。通过前期的观察和探究,为修复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基础资料和依据,做到因画制宜,根据文物本身的情况建立适当的修复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修复。
  4.1.1 除尘、清洗
  修复工序的第一步就是对书画文物除尘。首先使用软羊毛刷轻轻刷去画面上的灰尘。随后还需用水清洗文物,因为水不仅能软化糨糊,而且能去除滞留在书画上的尘埃及污迹。但在用水清洗前,一定要先看字迹颜色是否会晕染,要在边缘处选一块做实验,用湿润的棉签谨慎操作。
  4.1.2 拼接
  此信笺由于虫蛀严重,虫蛀的痕迹遍布整个册页。由于虫蛀造成信笺有许多缺失,并有碎片脱离下来,所以在揭裱前要先将碎片拼接起来,最大限度保护好所修复的文物。拼接时要用镊子,按文字的笔顺及虫道形状小心地拼对,并粘贴加固。
  4.1.3 揭取工作
  经过清洗和拼接后的册页,就可以进行揭取工作了。首先要拆分原有的装裱形式,包括开身纸和墩子。先去除信札外框装裱的白色开身纸,接下来就可以揭取信札背后的褙纸和托纸了。揭画心的工序非常关键,所以要倍加小心谨慎。揭褙不仅要去除画心后面原装裱的旧褙纸,还要揭去托心纸,托心纸关系到书画的寿命,所以,揭取托纸时要格外注意,避免损伤到画心。
  4.1.4 托心
  揭取后的画心待干后就可以托心了。托心前要先染好合适的纸。对于托纸的选择,原则是相似的纸张类型,且要选用厚薄一样,纹路一致的纸张,选择好相近的纸张后,就可以染制了。染色要根据画面的整体基色选择以最浅的地方的色调为标准,此信札为绿色的笺纸,因年久颜色有脱落现象且不均匀,于是选择此信札最浅的地方为色标。但染色时还应该注意,染出的颜色要比这标准颜色还得浅一色方可,因为浅尚可补色,如若深了就无法补救了。托心,就是在画面背后刷上浆糊,用棕刷将托纸刷在画面背后,排实,使画面与托纸牢牢地黏合在一起。
  4.1.5 隐补
  隐补就是托纸后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补纸。隐补是在托纸后粘贴,而不是直接补配于缺失部分,所以这种修补有“隐藏”于托纸后之意,故名“隐补”。隐补的目的是使缺失的部位与周围厚度一致。
  4.1.6 上胶矾
  刷胶矾是为后面全色工序打基础,只有刷好胶矾后才能进行全色工作。胶矾由明矾和骨胶加水勾兑而成,刷于画心纸的后面。胶矾水的比例至关重要,只有刷上合适比例的胶矾水,才能起到防止颜色晕染的作用。
  4.1.7 全色
  广义的“全色”既包括补全颜色,又包括接全笔处。全色对于书画修复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需要修复人员对颜色有一定的敏感度,这样在调色时就可轻松调配合适的颜色,使补全的颜色与周边画作浑然一体。
  4.2 装裱成册
  经过以上的基本修复工序后,就是最后的装潢了。该信札的原装裱形式为单开的蝴蝶装册页。应遵循尽量保持原装裱形式的原则,也即将信札装裱成原有的形式。
  该书信的修复按传统的书画修复技法进行,主要工序包括清洗、拼接、加固、揭取、托命纸、全色、覆背,最后装潢成原裱的蝴蝶装的册页形式(图3~图9)。值得指出的是,因前期对信笺进行了纤维结构的测试,故在修复的整个过程中都选用相近的纸张进行修复,最后的装裱品式也是按原装潢格式—蝴蝶装册页装裱完成(图10~图11)。
  5 结语
  我们在修复古字画等文物时,往往只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忽略了许多作品附加的一些信息,如对装潢形式、装潢材料等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这件信札修复完成后,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飘逸洒脱的书法,也能欣赏到清代“薛涛笺”的艳丽色彩及精美的木版水印纹饰,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古人书信的格式和用语习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检测信札的纸张材质,对当时人们使用的纸张成分进行细致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人们的用纸喜好和纸张的特点,不仅为后期的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同时期信札的断代积累了素材和数据。
其他文献
摘 要:古村落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古村落悠久的文化历史、独具特色的民俗风俗以及与众不同的村落布局突出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优秀文化内容。古村落作为人类发展史的见证,以独特的地域精神文明展现无穷的魅力,对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它的现实意义对人类发展影响深远。文章主要以海南省儋州市古村落文
期刊
摘 要:傅山的“四宁四毋”论被现代书法中的“丑书”拿来使用,成为一些人书写创作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章对该理论进行解读,还原傅山书论的真实所指,理解“丑书”的艺术审美价值,并借以窥探现代书法中的丑书现象。  关键词:丑书;“四宁四毋”论;艺术审美  1 傅山的“四宁四毋”论  “丑书”的理论支撑,一是傅山的“四宁四毋”论,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二是清代刘熙载的“以丑为美
期刊
摘 要:花草的自然属性常被中国历代文人赋予人格、品性,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花鸟画是中国文人移情遣意的重要手段,充分体现了它特有的自然秉性和人文意义相辅相成的关系。当艺术与文人画家的创作紧密联系之后,绘画已不是简单对自然的描摹,而是要传达一种境界、一种诗意,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成为画家心灵的依托。  关键词:借物言志;审美移情;理想追求  其实,艺术创作始终围绕一个“美”字进行,在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蜡染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贵州省的民族三宝之一,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文章以丹寨苗族蜡染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详细地阐述了丹寨蜡染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蜡染  1 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期刊
摘 要:金山一直是沪上著名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对金山文物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通过加强特色宣传,通过流动展览、借助新媒体、提升专业素养等措施把博物馆文化带到农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农民  1 上海市金山区与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简介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郊,南濒杭州湾,史有“控扼大海,襟带两
期刊
摘 要:当前周口市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比较匮乏,作为公众了解历史、走近当地始源文化的窗口和平台,无法发挥其良好的教育作用。以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利用项目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服务”的核心内涵,全面提升博物馆公众服务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设计;分析  周口市博物馆数字化利用项目是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智慧博物馆的大背景下,通过充分运用物联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物质追求和娱乐追求,对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参观博物馆成了当下民众比较喜爱的文化活动方式。文章将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例,重点分析如何提升博物馆讲解服务质量,让民众能更好地享受博物馆的讲解服务,也为博物馆宣教事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红色文化;讲解员;讲解工作;博物馆教育  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期刊
摘 要: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系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物馆的产生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高校博物馆还存在着自我封闭意识浓厚、服务意识淡薄、功能不能很好发挥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兰州大学博物馆入手,以期能对我国目前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有一个了解,并对兰州大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其能转变治馆理念,优化展览形式、内容,积极主动对外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高校
期刊
摘 要:鼠类题材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殊为少见,却常见于齐白石笔端。他的鼠画也影响了后世画家对鼠类题材的态度与创作技法。文章以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老鼠蔬果册页》为研究对象,对此套作品进行图像分析和艺术鉴赏,并对作品的创作年代、技法、册页的完整与否、作品背后隐含的齐氏与徐悲鸿等人相关交游活动进行了初步考证。  关键词:湖南省博物馆;齐白石;《老鼠蔬果册页》  鼠,在中国绘画史上着墨颇少的生灵,却成了齐白
期刊
摘 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现代社会艺术文化领域的重点课题。随着时间的迁移和时代的进步,人类已经跨越到数字化新时代。为了尽可能真实原貌地对珍贵文物资源进行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使受众亲身体验北大荒文化,黑龙江省博物馆启动了北大荒版画数字化保护项目。文章从北大荒版画的传承、数字化保护的发展、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北大荒版画开发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北大荒版画;数字化保护;数字化开发  中国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