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以艺术和自然的名义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huan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塞恩,映在水里
  
  卢塞恩在欧洲最重要的南北通道上,中世纪时这里就是有灯塔的渔村,忠实地为罗依斯河和卢塞恩湖上的船只导航,“卢塞恩”在拉丁语里的意思是“光明”,夜幕深沉时,来自灯塔的光明对于船上的人们意义非凡。
  同样意义非凡的还有传说中瑞士的国父威廉·遐尔就出生在这里,他那意志坚定地带领瑞士人奋起反抗侵略和推翻暴君的故事被超级浓缩成那个射苹果的英雄行为。德国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剧作也以此为名,而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了歌剧更让他名留青史。事实上,瑞士最初的3个州乌里州、施维茨州、翁特瓦尔登州就在这个湖区,1291年三个州联合起来脱离了巴奔堡家族的统治,宣布独立。1332年,卢塞恩作为第一个城市州,加入了联盟,这使得这个年轻的联盟有了强大的后盾,因此,卢塞恩湖区是瑞士联邦的发源地。为了纪念瑞士建国700周年,在卢塞恩湖畔设立了徒步路线,被称为“瑞士之路”,更多的人走在这条湖光山色的路上为的是养眼养心,偶尔缅怀一下历史。
  出了声塞恩火车站一眼就可以看到宽阔的湖桥,紧挨着湖桥的西面,就是卢塞恩的标志——横卧在罗伊斯河上的卡贝尔廊桥。就在卢塞恩加入“永久同盟”的第二年,被视为卢塞恩象征的卡贝尔桥建成了,这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木质桥梁,造型优美。1993年,木质廊桥发生火灾,北侧的桥身幸免遇难,今天我们看到的廊桥是1994年重建完工的。桥中段那座八角形的水道塔,据说还曾关押过犯人呢。
  倚着廊柱,远处的群山亘古未变,岸边那些古老的建筑窗口,怒放着艳丽的鲜花,墙壁上还留着中古世纪的壁画,或是标志着某个家族荣耀的族徽,湖边泊着小艇,白天鹅和水鸭兀自游弋着。微风拂来的水气中夹杂着几缕食物的香气,古建筑壁画下的石头拱门廊外,沿着湖边摆开一长溜餐桌,绿荫下,人们不紧不慢地喝咖啡或叫一客瑞士风味的蔬菜炖肉汤,再不然就端一杯当地自酿的啤酒搭配德国风味香肠……
  卢塞恩生活通常从清晨的市集开始。周二、周六的清晨,差不多6点多钟,古老的卡贝尔廊桥两端热闹起来,一座座小棚子开始出现,搭成连绵的摊位,两岸加起来足有100多家的市集摊位。颜色艳丽的各色鲜花挤挤挨挨,簇拥着琳琅满目的水果,还有蔬菜、鲜鱼、肉、蛋、面包、乳酪之类,大多是附近农家自制的,每样东西都是最新鲜的。水灵灵的黑樱桃每公斤5.8瑞郎,5瑞郎就可以捧走半纸袋,一口咬下去,脆甜,汁水淋漓,鲜甜的滋味叫人欲罢不能。在市集可以看到蓝莓、红莓、黄桃等各色水果。本地居民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新鲜的面包、牛奶,奶酪,火腿和香肠,连同一盆盆的鲜花一股脑捧回去美食美酒美心情一番。
  卢塞恩艺术与会议中心,分成三部分,左边是1998年已经落成使用的音乐厅,中间是卢塞恩厅,右边是会议大厅。艺术与会议中心总体投资2亿瑞士法郎,其中1/4为私人捐赠,据说如果没有这些私人捐赠,计划肯定不能在市民投票时通过,即使这样,有些市民仍然喜欢木桥,而将这个中心巨大的屋顶讥讽为网球场,因为瑞士人骨子里太爱传统。
  艺术与会议中心没什么不好,设计师是位法国人,印象派的大手笔,音乐厅大堂里,他用了很是浪漫的葡萄酒的红色和天空的蓝色,然后把水池和地板都设计成湖水一样的绿色,天衣无缝地连接在一起,浪漫的绿色在启用当天就使三位音乐家和他们的乐器一块掉到水池里,这件不怎么浪漫的事很让挑剔的瑞士人嘲笑了一番,有关当局不得不违背设计师的意愿给水池加上一圈围栏。不过卢塞恩人对中心的顶层阳台深表满意,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阳台”,这里,卢塞恩全景如画卷般展现眼前,这时,古老的城市才和前卫的建筑互相接受,融为一体。
  卢塞恩是瑞士最可爱及最有灵气的城市之一。这座瑞士中部的都市比其他相同大小的欧洲城市拥有更多的内涵。作为文化和会议中心,这里是音乐界的焦点、漫画先锋艺术和服装设计的福地。音乐节、艺术节、电影展常年不断。
  这里是奥黛莉·赫本隐居的城市,走着去赫本曾经举办过婚礼的教堂,黄昏,随便走进一家小酒店,挑一张靠窗的位子坐下,视线越过窗外柔嫩的草坪,越过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泊,越过湖中的山,水中的乌,什么也不去想,沉醉在这份静谧的幸福中,一如晚年隐居在此的赫本,想着《罗马假日》里的绝代佳人是不是也会为自己在这里曾经的湖畔爱情直至湖畔婚姻感喟唏嘘不已,与赫本一起感受1954年那个有落叶的秋天,感觉自己是属于这里的了。
  把卢塞恩分为新老两区的罗伊斯河上,共有七座桥。河岸两旁有成片的露天咖啡座。两座廊桥当中的罗伊斯河这段就是旧市区的范围了。紧挨着卡贝尔廊桥的市政厅桥是后来新造的,桥上经常有艺术家表演,有时候是乐器演奏,有时是人体雕塑。桥北岸有幢意大利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物,这幢花费了5年时间,于1606年建成的房子是卢塞恩的旧市政厅。屋顶特别采角伯恩农家风格设计,一层面对着罗伊斯河的窗户呈拱形,一扇挨着一扇,现在是专门展示当地艺术家作品的画廊,通常每两周变更一次艺术品的主题,演奏会、美术展轮番上演。
  到了夏天,四州湖上游船如梭,心里有英雄情结的人更喜欢坐船到威廉·退尔的家乡看看,更有瓦格纳迷们不辞辛苦渡水到特里伯森,参观德国著名作曲家居住过的地方。瓦格纳曾两次侨居瑞士,他在三面环水、风景迷人的特里伯森度过了6年最美好的时光。此前,他曾在德国邂逅音乐家李斯特的女儿、指挥家汉斯·冯·比洛的妻子科西玛,两人发生了恋情,弄得慕尼黑满城风雨,瓦格纳不得不离开德国。最终科西玛在四州湖畔找到了瓦格纳,二人从此过着安谧幸福的田园生活。1870年他们儿子西格弗里德出世,瓦格纳为此兴奋不已,写下了名曲《西格弗里德》抒发内心的幸福和喜悦。同年12月25日,为庆祝科西玛的生日,这个曲子首次公演。1933年夏,瓦格纳的女婿纪尔贝·格拉维纳曾到此地来,亲自指挥演奏瓦格纳在卢塞恩地区的作品音乐会。瓦格纳的儿子西格弗里德也来过这里指挥音乐会,以示对父亲的纪念。
  所以,每到8月,一年一度的国际音乐节让平日低调内敛的小城平添了更多古典舒缓的气质。从书店到杂货店,橱窗里的摆设都以音乐为主题。人们可以看到贝多芬、莫扎特、肖邦、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的肖像放置在鲜花或各式商品中;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笛子甚至乐谱都成了畅销品。在持续几个星期的音乐节里,大大小小的音乐厅举行各种形式的演奏,每每座无虚席。即使没机会去音乐厅,人们也不难目睹音乐家们的风采:从车站到旅馆,从河堤到湖畔,常常会遇见一些熟悉的面孔,那多是些音乐明星。这种邂逅也是一种欢愉和熏陶。音乐节的洗礼使卢塞恩人对音乐情有独钟,人们或多或少都成了这门艺术的知音。
  
  采尔马特,推开窗户看雪山
  
  瑞士是世界银行评出的全球最富裕的国家,据称其全国人均月收入可达5000瑞士法郎(约合30000元人民币),但在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政策之下,自购 住房的家庭不如想象中多。
  瑞士没有一寸海岸线,阿尔卑斯山占了瑞士全境的60%,1/3国土属于资源贫乏的高山,像中国的一些石灰岩地区一样,风光奇特却不适于耕作也没有矿产可供开采,发展基础处于“贫困山区”水平,瑞士人在这种一无所有的地方弄出了一个国际首富,不必说肯定有血有汗。
  采尔马特就是阿尔卑斯山区的一个村落,它从1 00多年前开始发展旅游业,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旅舍,街道、火车站、登山缆车、登山齿轨铁路以及声名远播的高山滑雪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特别是滑雪爱好者,他们在这里近距离一睹瑞士的象征一一马特洪峰的真容,或者从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上飘然滑下,甚至滑向山的另一边一一意大利或者法国。
  采尔马特小镇不足4000人,海拔1 640米,是闻名世界的高山疗养地。特别是冬季的滑雪季,潺潺水流的马特菲斯普河将马特宏峰山谷一分为二,左边为白峰,右边为红峰。采尔马特本地居民都住在白峰这边,生活区和行政区也在白峰。小镇全长1 500米,宽400米,如果要慢跑20分钟便打个来回。采尔马特不仅拥有马特宏峰,还有横亘瑞士阿尔卑斯山4000米以上的38座山峰中的29座。
  小镇没有任何油燃料车,镇子里的交通完全依靠电动车和马车。我沿着中心街道向东走去,其热闹繁华不输于一般小城市的闹市。街上行人倒有一半是穿着各式滑雪服,背着各种滑雪板的滑雪爱好者,厚重的滑雪套靴使他们不得不以独特方式迈着大步,显得略微有些滑稽。左顾右盼两侧的商店,卖旅游纪念品的不少,同样多的是卖各种体育用品的商店,也有不少面包房和咖啡馆。抬头环视,则是33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围绕着采尔马特。
  采尔马特的马特宏峰海拔4478米,是阿尔卑斯山的象征。1865年7月14日,它第一次被人类攀顶征服,它可能是世界上被摄影师拍摄最多的山峰。要抵达马特宏峰,最好的选择就是乘坐“冰川快车”——乘坐齿轨火车,一路咯咯吱制地向上攀登,上升至海拔3090米的高乃格拉特(Cornergrat)的观景台。面前是欧洲最大的冰川,从来未曾受过人为的破坏,就在与采尔马特山水相连的瓦莱区,少女峰·阿莱契·比耶契霍仑冰川地区已经被联合国授予世界遗产的称号。
  14世纪以前,如果有人出于好奇而冒险进入阿尔卑斯山而惊醒了山里的恶魔,这个人会被不由分说地投进监牢。直到1730年,欧洲人才对这座山产生了一丝感觉,最重要的是受过教育的阶层和贵族们开始对这座山发起烧来,认为有必要恢复高山唯美而又质朴的氛围。艺术家们也都来赶这个时髦,顺潮而动,下笔疯狂地描摹起这座山的美仑美焕来。从诗人画家到文坛和乐坛巨匠,无不把这座山弄成了梦想之地,弄成了不可不去之地。那个曾经的瑞士山村从此步入黄金时代,懂得点英语的向导大受欢迎。山村开始兴建舒适的酒店,工程师们热衷于谈论火车及火车会在将来的哪一天到达山顶。
  150年前,曾有旅游指南强烈建议女读者不要在伯尔尼高地法鲁峰上的旅店过夜,原因是虽然那里每天为所有的客人提供两顿和图恩和因特拉肯的高档酒店不相上下的丰盛菜品,但旅游指南挑剔的是那里过夜的住宿条件狭小的房间和过于简单的家具,并且说,房间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分割,隔壁房间里的呼噜和其他噪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那时,法鲁峰还是伯尔尼最出名的高山,但早在1857年之前,那里的住宿条件并不怎么好。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在刺激了瑞士人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改善雪山酒店的热情,随着雪山美景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高热度传播,登临阿尔卑斯雪山成了又时尚又有品味的运动和休闲内容,专业的,非专业的登山者的频频登顶,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雪山热,游客渴望见到冰雪天堂,争先恐后与冰川雪山做近距离直至零距离的接触,是游客催生了瑞士的滑雪度假,20世纪初的很多明信片上都可以看到游客的身影。
  150年后,今非昔比,雪山脚下的酒店个个出彩。我住的酒店叫style hotel,直接译过来就是有风格的酒店,倒也名副其实,酒店有四层高,门口高悬的招牌虽然有些夸张地用银色的金属弄了四颗星,但依旧不影响家一样的氛围,几步就可以迈上去的台阶,小黑板上写着当天的特色菜,窗台下种着最家常的花花草草,有一小片不能称为大堂的地方摆着这间酒店的招牌装饰,几只银色的大球,映着出入小酒店的形色男女。后来,我在住的房间里也见到了一样的东西,这就是这里设计和细节大放光彩让人入眼入心的地方。
  其实,在这个4000人养着8000间客房的小镇上,一点不缺有风格的酒店,因为大多数的酒店都不大,都是镇上的人按照自己的喜好一手一脚侍弄成的,但采尔马特人深知特色与规矩并不矛盾,处处让特色中见规矩,规矩丝毫不令特色减色。我有一个瑞士朋友曾跟我说起他那有点“点背”的兄弟,这人要在自家后墙上开一扇窗采光换气,要说这再自然不过了,但就这点儿开窗换气的事儿批了两三年都批不下来,原因是那面墙事关风景,当地人认为开窗会破坏小镇的风貌,所以到今天那墙还是堵得密不透风。听着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或许正是这份规矩令采尔马特乃至整个瑞士都保护和利用得很出位,风景如画,百年不动摇。
  下午有点疲倦。独自坐到晚饭餐厅Stadtkeller附设的小酒吧里。店堂很小,进门就是吧台,转角小沙发的墙上挂满了照片,都像是歌手的签名照,还有一张小桌子紧挨着吧台,一张高脚桌就摆在门口右边,还有架投币唱机靠着墙,1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写照。下午4点不到,吧台旁已围了几个客人在喝啤酒,不算年轻的老板娘打扮得非常漂亮,大声地招呼,店里的客人都是互相熟识的,微笑着看看异乡的游客,转头继续聊。点了杯红茶坐在沙发旁小桌前,两步之外就是门口,太阳依旧耀眼,门外的碎石板路上,三五成群的人们欢笑着走过,那是游客,悠闲地牵着狗的,是本地居民,一拐,就进了门,拿了杯啤酒,加入了热情地聊天里,体形巨大的狗,非常亲热地蹭着吧台旁的客人们,瞥了一眼我,就此转身趴在主人脚下的红砖地上,舒服地打起盹来。
  朋友刚刚在Bucherer买的劳力士对表,看着也不是特别华丽,却是几万元一只的身价,就摆在身边的椅子上,有些许不太真实的感觉。伴着店里老派的爵士乐,时间的流逝也模糊了,竞有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意味。
  在那条有名的木屋粮仓巷东入口处不远的地方住着以90岁高龄登顶4478米马特宏峰而出名的ULRICH INDERBI MEM,他生于1900年。在1990年,他与儿子共同登顶马特宏峰,成为世上佳话,并且创造了无氧登顶的奇迹。为此,采尔马特人为他在祖宗的发祥地小木屋粮仓巷矗立了有他浮雕头像的石碑,并引来了泉水,以供世人不忘,与镇上的人一道,在采尔马特的小木屋里安享着夕阳。
  当我抱着一大摞旅游资料,从采尔马特火车站旁的旅游问讯处出来时,天色已经黯淡了。夜晚的镇子更加 安静,天空布满了云,看不到月光和星光,但走在街上,还是会碰到肩扛手提、乐不思蜀的滑雪人,偶尔也能看见一队精神抖擞的、显然是这里的居民,高举着瑞士国旗,从面前走过,那样子真生动,昂扬极了。
  
  巴塞尔的艺术派对
  
  我在一个初夏的夜晚到达这个位于法德瑞三国交界的小城。还不到10点,可是周围的一切却都宁静得仿佛静止。街道上,行人和车辆非常少,也不见霓虹灯招牌。
  早晨的阳光从斜顶的天窗射进来。原来昨晚和清晨下过雨了,推开窗,远处是山,乌云却还未散开,阳光从乌云的间隙里面探出头,空气是洁净的味道。
  欧陆早餐的特色是各色的cheese和火腿及肉类。酒店的餐厅看上去古老而沉静,用餐的人不是很多,但奇怪的事,除了我,都是老人,年轻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巴塞尔还是一个烟囱指天、吊车鹤立的工业城市,但又不失妩媚,这是个不吝啬颜色的城市,桥下的莱茵河是清清浅浅的绿,有轨电车是邮差绿,街边的房子是金黄,美术馆是小麦黄,远处的大教堂是深赭红,更不用说桥上桥下,墙里墙外信手而至的涂鸦,关于颜色的形容词,在个这城市会显得匮乏。
  这一日是公众假日,几乎所有的商店,银行,大部分的餐馆,全都关门。城市宁静得令人难以置信,仿佛有种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无常感觉,就像人生,有时实在无法知道会在下一个车站遇到谁,谁又会在下一个车站毫无征兆地突然下车。这时候,阳光倏的躲了起来,我一个人独自漫步,好像误入了幽灵城,雨落下来,无声无息,远处悠悠传来教堂的钟声。
  在博物馆逗留很久,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在莱茵河畔找了个长椅随便坐下,天气渐渐好起来。午后的阳光懒懒地斜照着,渐渐看见一些年轻人和旅行者,城市在这个时候才仿佛渐渐苏醒。河水很清,静静地流淌,也不知道这样安详流淌了多少年,也不知带走过多少故事。人生那么无常,曾经的付出和收获,犯过的错,受过的伤,爱过的和离开的人,是不是都随着河水,渐渐流去。而莱茵河,目睹过多少故事,却仍这样从容,一切,就在这静静流动的河水中被见证,却又没有痕迹。或许是习惯了大城市的嘈杂和喧闹,而这个宁静安详的小城,能抚平躁动,让人审视自己,更加淡定从容。
  莱恩河边向上爬,就到了教堂广场。大教堂正门是哥特式风格,上面有精致的雕刻。绕到一侧,有一个罗马式带顶的入口,建筑颇为精美。教堂的入口为什么到了耳堂的一面,至今仍是个谜。教堂后面有个平台,站在这里可以俯视脚下莱茵河的激流,观看对岸小巴塞尔的市容,眺望德国境内黑森林地带的群山。初夏的风还有些凉意,目光可以放得很远,清楚地看到这个城市是怎样被莱茵河弧型地分割成左右,呈现着截然不同的景致,左岸是大巴塞尔,面目表情高昂,工业、经济、现代感右岸的小巴塞尔低调内敛而有情致,遍布着花店,画室、工艺坊、咖啡室。
  巴塞尔火车站是个有意思的地方,向左走,是法国,向右走,是瑞士——巴塞尔。
  这样一个处在三国边境的小镇,不会没有故事。
  如果不计入艺术,巴塞尔是个半天就能走完的小城市。不大的巴塞尔有着30多间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号称“culture unlimited”一点不为过。10瑞士法郎的门票相当于70人民币,收藏着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很多著名作品,也有不少现代作品,门票超值,吕瓦尔特、埃尔·格列柯、伦勃朗、凡高、莫奈、塞尚,高更、毕加索、夏加尔,康丹斯基、克勒,以前只在画册上才能看到的,这里都有。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个叫作“艺术博览会”的事情在这个小城市持续一周。在那一周,巴塞尔上空飘扬着艺术大旗,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艺术大派对。巴塞尔艺博会在当今的国际艺术市场上相当有地位,因为它有惊人的成交量。全世界经营现代艺术的画廊,无不以入选巴塞尔为荣。后来看报纸,看到数字:5万名艺术家,收藏家、画廊老板、美术馆馆长以及艺术爱好者聚集在莱茵河畔,当地生活的朋友眉眼生动地跟我说,那一周是巴塞尔真正的狂欢和派对,能看到身边闪过形形色色的人,有推着婴儿车的母亲,有打扮得齐整的孕妇。其中可能有欧洲最有钱的人。艺术是真正的奢侈品,谁都可以看,拥有却是另外一回事情。
  1661年,一个名为阿莫巴齐的印刷商及学者家族购买了艺术收藏品及一个图书馆,从而建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馆。之后他又逐步建立起各个巴塞尔的国家博物馆:昆斯特博物馆、杰根沃兹昆斯特博物馆、巴塞尔历史博物馆、库尔腾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及安蒂肯博物馆。昆斯特博物馆里有两幅有名的油画,是毕加索的“Arlequinassls”和“LesdeuxFreres”。1967年,巴塞尔举行了一次公民投票,从而批准以六百万瑞士法郎购买这两幅油画。听到这个消息,毕加索非常感动,并捐赠给巴塞尔市另外四幅作品。当年投票同意购买画作的巴塞尔市民并没有想把毕加索的画挂在自己的家里,只要能够在周末走路去博物馆看得到,对他们就已是满足。
  现在新博物馆和扩建的博物馆,几乎不花政府的钱。政府只需负责该博物馆的年度运营费用。巴塞尔市每年用于文化生活的资金大约有一亿瑞士法郎,其中有三千万用于国家博物馆的运作。如果说一周的博览会呈现的“艺术巴塞尔”是瑞士的一手招人眼球的艺术牌,这个城市气质上不求回报,摆脱功利的对艺术的热情才是她最迷人的地方。
其他文献
查干湖畔的村庄    我知道对我和同伴而言,走遍查干湖不是企望而是奢望,它纵长37千米,湖岸线蜿蜒128千米,水域面积420平方    千米,形成的湿地506平方千米,太大了。  静静地坐在湖畔的一条堤坝上,背对着渔村,面朝着湖坝内的土丘和小港湾,看着妇女和孩子在土坡下的杨树林里放鸭子,几条渔船在港湾里缄默已经很是满足。天太热,阳光太燥,到处一片白晃晃的,享受着杨树冠布下的荫凉,享受着宁静,心是甜
双人合作的通关游戏听上去对“孤狼”玩家不太友好,但游戏本身的强社交属性让它长盛不衰。4月第二周,名称就透着合作属性的《双人成行》登顶游戏平台Steam销售榜第一。  在这款由瑞典独立游戏工作室Hazelight开发的游戏中,玩家要扮演闹离婚的科迪和小梅夫妇,两人在女儿的许愿下变成了小玩偶,开启一段包含解谜、动作、音游等多种形式的通关体验。生活细节也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因为是在家中变小,玩家还能站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持续快速发展的大国,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和平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未来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奉行什么样的国防政策?这是当前一些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  传统战略文化主张“和合”  历史上溯到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有一首很著名的诗,其中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 
电影《末代皇帝》的摄影师Vittorio Storaro说:“色彩就是光线,光线即色彩”。对于这位视觉大师的理论,我颇为折服。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一生都在色彩中搜寻自己,也许我浪迹天涯的原因就在于那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下眩目的色彩让我上瘾。  从危地马拉的新首都危地马拉城(Guatemala Ciudad)的机场出发,走过蜿蜒曲折的道路,来到老城安提瓜(Antigua)。沿途之中,我们遇到了身着多样
由北京市旅游局主办的“2009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于6月18-20日在北京展览馆圆满举办。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市委常委、秘书长李士祥,副市长丁向阳,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市政府秘书长黎晓宏,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副局长顾晓园、安金明,20多个国内省市旅游局领导、57个国家的24位驻华大使、33位旅游文化参赞出席了博览会相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展会期间有4万人次的普通买家,8万
凯丽家是北京西四一条胡同里的家庭式四合院客栈,开业才一年多就已经登上了英国某著名客栈预订网在中国的排名第一。当初主人买下这个院子是打算自己住,把原来的房子推翻了重建,想好好奢侈一把,过过自己的四合院瘾,结果做了这家客栈,居然很快就名声在外,比预想的还要受欢迎。  可能是因为主人家全都是正宗的老北京,做起四合院来有种别人学不来的味道。凯丽家的网站上这样描述着:您可以在小院里品茶,享受闹市中的静谧,您
其实,美味的体验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热爱正是支撑生命的不竭动力之一。    京城里的南北大菜    烤炉里烈火熊熊,烧的通红的枣木柴把整个灶膛映衬得明晃晃,火苗上方不远处悬挂着一拉溜儿二十来只泛着枣红色的鸭子正在燎烤,各个肥硕饱满。烈火把鸭子的皮下脂肪彻底熔化后滴滴答答地流个不停。但见那掌炉的师傅步态洒脱稳健,用手中两米来长的挑杆儿不断调换鸭子的位置,像是在表演一门绝世武功。出炉的瞬间,掌炉的
奥斯陆,从深夜到黎明    挪威当地时间晚上9点,我们顺利抵达奥斯陆。梅的父母特意到机场来接大女儿。梅家的两个女儿都在遥远的国度,老大在中国、老二在美国,万里迢迢回来一次实属不易。为了欢迎我们一行的到来,二位老人还特意带来了亲手制作的蛋糕,令初次到访的我们有回家的感觉。地接社的Rolf先生有一个听起来有点古怪,但十分贴切的中文名字“中乡”,据说他曾100多次到中国,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是一个
南宁人喜欢带客人夜晚来中山路,因为这是南宁最有特色的地方,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还有南宁人的生活和传统。    在南宁,年轻人喜欢夜晚的时候逛中山路,主要是因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热闹的人群。南宁人招待外地来的客人也喜欢带客人夜晚来中山路,因为这是南宁最有特色的地方,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还有南宁人的生活和传统。的确,我也喜欢这条街道,到南宁我也非常喜欢来这里,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还有老房子、
2017年11月17日,央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意见》),标志着对横跨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的大资管业务,正式吹响统一监管的集结号。  这份俗称“大资管新规”的文件,对各金融子行业的资管进行了统一规范,并对资管产品的投资、销售等方面作出诸多规定。值得注意的是,与年初流传的版本不同,《意见》在一些方面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