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鲁迅作品中的对比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但凡名家的大作,往往是在看似质朴平实的语言中却潜含着丰富的意蕴,犹如中药中的甘草,初嚼无味,细嚼才会品味到它绵绵的甘甜醇香。其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大都如此,尤其是其独特的对比艺术,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对比艺术这一写作手法来谈谈鲁迅先生的作品。
  关键词:语文教学;鲁迅作品;对比艺术
  初中课本中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作者为了表达其强烈的爱憎感情,以便使读者认清事物的本质面目和是非曲直,作者曾多次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及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此事的是非观点。
  一、 雷峰塔倒掉前后“我”的心情变化对比
  倒掉前,作者是如此沉痛地叙述,“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看见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塔倒掉。”倒掉后,其欣喜愉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这样说道:“则普天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此?”作者就是通过这种前后截然不同的爱憎对比,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雷峰塔的憎恶之情,并且表明自己的感情与广大人民是完全一致的。
  二、 将白蛇娘娘的结局与法海和尚的下场作对比
  文中这样写道:“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其实这里的两个动词“压”和“躲”饱含着强烈的爱憎之情,“压”是残酷的、无情的,渗入了作者对白蛇娘娘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无奈;“躲”看似是主动的,安全的,却又无情地勾勒出了法海和尚虚伪且又狡诈的嘴脸,愤懑之意已于其中。后来作者说:“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是的,现在雷峰塔已经倒掉了,白蛇娘娘的结局如何呢?作者没有细说,而是让读者依据自己的心境去想象,其欣喜之情自不待言。而对法海和尚的下场却做了辛辣的嘲讽,并用“活该!”二字收尾,酣畅淋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一切压迫和剥削人民的反动势力绝没有什么好下场。其手法之精妙,讽刺之到位,意蕴之深刻,实令人叹服。
  再如高中课本中的名篇《药》这篇小说,课文为了刻画华老栓买“药”时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复杂微妙的心里活动,以及康大叔的粗野、蛮横、贪婪的流氓本质,作者又抓住了二人的手进行了细腻而详尽的对比。
  1. 试看华老栓买“药”时的手
  华老栓临走前,亲手接过华大妈给他的一包洋钱,“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走到半路,又“按一按衣袋”,等到买时,“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不敢去接他的东西。”其中两次“抖抖的”把华老栓即将要把其含辛茹苦、来之不易的血汗钱花掉的局促不安和花去这笔钱后将会“收获所有幸福”的激动、兴奋、愚昧的复杂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几次“按”又刻画出其谨小慎微,生怕丢掉钱的贫苦农民的特有形象。“慌忙摸出”,“却又不敢接”,则又写出了其愚昧落后且又忠厚善良的性格特征。作者正是通过对其手的描写,华老栓的形象就充分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真乃看其神,见其人,呼乃出。
  2. 再看看康大叔卖“药”时的手
  随着一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吆喝声,康大叔的形象就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这一个鲜红的馒头。”这双手犹如影视剧中的特写镜头一般的鲜活突出,作者正是通过这个特写的镜头描写,将这双罪恶的黑手终于定格在了读者的意识屏幕之上,使得其粗野凶残、贪婪无耻的刽子手的形象一览无余地凸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其后,作者又不厌其烦地再次详尽地刻画了康大叔那双急不可待的手:“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作者通过对康大叔的手所做出的“抢、扯、裹、塞、抓、捏”等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写,不仅写出了其作为刽子手冷酷无情的专业特征,又刻画出了其作为刽子手粗暴贪婪的专业本质。
  可见,作者正是通過对其双方的手的对比描写,使我们对华老栓的谨慎小心,忠厚愚昧和康大叔的冷酷无情,凶残贪婪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其对比的艺术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同时,鲁迅先生为了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以及这个旧制度下芸芸众生的冷漠与残酷,还在《孔乙己》一文中,采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读书人的形象。一个是屡试不第,落魄潦倒,毫无悔悟,终于使肉体与精神都受到百般摧残而无声无息地死去,他就是孔乙己。一个是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同时还残酷迫害着自己昔日的同伍,并将其打折了腿,其手段之残忍,人情之冷酷令人发指,他就是丁举人。鲁迅先生也正是通过这种对比,将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残酷以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生动而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此外,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也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闰土20年来所遭受的痛苦折磨,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从而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广大农民的残酷压迫和无穷欺诈,强烈而无情地抨击了旧中国农民生活艰辛贫困的社会根源。
  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其实,教学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对作品的人物语言,肖像以及环境描写的比较,才能具体而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旨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达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作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子林,杜妍秋.试析《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心理描写和对比艺术[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其他文献
摘要:勾股定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被称为是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的研究中发现《周脾算经》中有关商高与周公的对话,涉及到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经过史学家的相关考证,认为商高的确是给出了勾股定理一个严谨的证明,并且比西方的毕达哥斯拉早了约六百年的时间。本文根据国际研究小组对于数学史的研究,从HPM(数学史)的视角审视商高定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实现对于商高定理的有效教学,促进我国数
摘要:本文系统地展示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以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过程。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设计理念:  从游戏入手,以读解文,以情促读,让学生在文本对话、
摘要:纵观人教版一至三年级数学新教材,我们发现教材如今是将“解决问题”“数学思考”与“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与态度”并列在一起,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不再独立设置“应用题”。  关键词:解决问题;体验;合作  小学解决问题教学被用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来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以用呈现联系实际生活和沟通互动以及学以致用的精神。我们可以利用实践活动来了解数学与生活中所存在的广泛联系,再通过
摘要:随着我国普通高中不断地扩大招生,中职学校也面临着招生困难的问题,在这个背景条件下优化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课教学能够帮助培养更多汽车专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改变服务专业性质人才紧缺的社会现状,提升中职学校就学人员的增加。本文分析了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重点探讨了如何创新改革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提升汽修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学;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技能服务型人才,但是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流失了一些需要传承和保留的中国文化。众所周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享受这种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果,完善和丰富日常文化生活。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被这些高科技产品包围着,他们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依赖于手机和电脑,而摒弃了原有的中华文化资源与精粹。  关键词:信息技术时代;中学写字教学困境;教学
目的:应用GRE-EPI序列对不同层厚及不同回波时间(TE)参数进行比较研究,以观察不同层厚及回波时间下额叶底部、颞叶海马等脑区的信噪比、磁敏感度伪影与图像质量的关系,从而拟
摘要: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与难点,而曲线过定点问题是一类重要的题型,我们来研究一个抛物线过定点问题。  关键词:圆锥曲线;抛物线;直线  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与难點,而曲线过定点问题是一类重要的题型,我们来研究一个抛物线过定点问题。  例1已知抛物线y2=2px(p>0),原点为O,且直线l与抛物线相交于A,B点,若OA⊥OB.求证:直线l过定点.  为证明上述结论,先给出一个结论: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