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品读词句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伴奏。
2.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策略
一、切入举隅,启动情感
1.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轻轻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看到仍在辛勤工作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株紫丁香。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诗歌《一株紫丁香》。
[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心里就荡漾起甜蜜的情感。]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本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合作完成口头填空:“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色的枝叶;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您;让满树盛开的笑脸感谢您,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让梦。”
[引导学生大致读通课文,了解文本,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识字检查,促进朗读
1.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2.出示一段词串,检查识记效果。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
栽下丁香,夜夜作伴。
沙沙歌声,消除疲倦。
盛开笑脸,感谢挂牵。
飘进梦里,又香又甜。
[由词到词串,改变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的同时也大致概括了诗意。]
四、诗文鉴赏,读中悟情
问题导读:你觉得一株紫丁香代表着孩子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板书:爱)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孩子对老师的爱?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
1.字含情——捕捉一个“踮”。
演一演:“踮起脚尖儿怎么走路”。
访一访:扮演小记者采访老师。
读一读:指名读,引导应该轻轻地读,然后全班齐读。
2.词含意——理解一个“作伴”。
想一想:白天老师陪伴着我们学习、游戏。到了夜晚,老师还在辛勤工作。看到这一幕,孩子们想做点什么?
诵一诵:谁能用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关心?
[诗歌的第二小节关键词为“作伴”,白天老师为学生传授知识;夜晚,孩子们让紫丁香代替自己给老师作伴,夜夜陪伴老师工作。师生之间犹如朋友、伙伴。在学生品读的同时,指导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沐浴其间,在情感的空间发现自己。]
花儿是怎样给老师作伴的?引出下面三节诗歌。
3.听、看、闻——愿望多美妙
丁香花可以帮孩子们实现三个愿望,是哪三个愿望呢?
听——歌声消除疲倦。
第一个愿望是用沙沙的歌声,帮老师消除疲倦。假如你是一片绿叶,你会为老师唱什么歌来帮老师消除疲倦?
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代替歌儿,为老师消除疲倦吧。
看——笑脸感谢挂牵。
第二个愿望是用盛开的笑脸感谢老师的挂牵。
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和学生举例相结合。
你会说些什么来感谢老师的挂牵?
同学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敏锐地体会到老师浓浓的爱,你能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吗?
闻——梦儿又香又甜。
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可我们的老师还在工作,你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
让老师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谁能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充满深情、如诗般的导语,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进一步为学生鉴赏文本服务。引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实现读中赏文,赏文怡情的整合。]
五、配乐朗诵,体验升华
同学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敏锐地体会到老师浓浓的爱。你能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吗?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配上动作朗读全诗。
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指名上讲台朗读全诗。
[此环节是为检测学生对诗歌的品味理解。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倾诉的对象,用语言和动作抒发对老师的爱戴和赞美之情。读后评价,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自主作业,拓展延伸
选做一项
1.读有关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诗歌。
2.写一段赞美老师、感谢老师的话。
(责编钟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品读词句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伴奏。
2.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策略
一、切入举隅,启动情感
1.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轻轻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看到仍在辛勤工作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株紫丁香。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诗歌《一株紫丁香》。
[利用课件的直观作用,将花与老师联系起来,创设了特定的氛围,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心里就荡漾起甜蜜的情感。]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本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合作完成口头填空:“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色的枝叶;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您;让满树盛开的笑脸感谢您,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让梦。”
[引导学生大致读通课文,了解文本,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识字检查,促进朗读
1.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
2.出示一段词串,检查识记效果。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
栽下丁香,夜夜作伴。
沙沙歌声,消除疲倦。
盛开笑脸,感谢挂牵。
飘进梦里,又香又甜。
[由词到词串,改变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的同时也大致概括了诗意。]
四、诗文鉴赏,读中悟情
问题导读:你觉得一株紫丁香代表着孩子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板书:爱)
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孩子对老师的爱?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
1.字含情——捕捉一个“踮”。
演一演:“踮起脚尖儿怎么走路”。
访一访:扮演小记者采访老师。
读一读:指名读,引导应该轻轻地读,然后全班齐读。
2.词含意——理解一个“作伴”。
想一想:白天老师陪伴着我们学习、游戏。到了夜晚,老师还在辛勤工作。看到这一幕,孩子们想做点什么?
诵一诵:谁能用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关心?
[诗歌的第二小节关键词为“作伴”,白天老师为学生传授知识;夜晚,孩子们让紫丁香代替自己给老师作伴,夜夜陪伴老师工作。师生之间犹如朋友、伙伴。在学生品读的同时,指导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让学生沐浴其间,在情感的空间发现自己。]
花儿是怎样给老师作伴的?引出下面三节诗歌。
3.听、看、闻——愿望多美妙
丁香花可以帮孩子们实现三个愿望,是哪三个愿望呢?
听——歌声消除疲倦。
第一个愿望是用沙沙的歌声,帮老师消除疲倦。假如你是一片绿叶,你会为老师唱什么歌来帮老师消除疲倦?
现在就让我们用朗读代替歌儿,为老师消除疲倦吧。
看——笑脸感谢挂牵。
第二个愿望是用盛开的笑脸感谢老师的挂牵。
什么是“挂牵”呢?老师举例和学生举例相结合。
你会说些什么来感谢老师的挂牵?
同学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敏锐地体会到老师浓浓的爱,你能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吗?
闻——梦儿又香又甜。
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可我们的老师还在工作,你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
让老师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谁能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充满深情、如诗般的导语,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进一步为学生鉴赏文本服务。引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实现读中赏文,赏文怡情的整合。]
五、配乐朗诵,体验升华
同学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能够敏锐地体会到老师浓浓的爱。你能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吗?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配上动作朗读全诗。
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指名上讲台朗读全诗。
[此环节是为检测学生对诗歌的品味理解。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倾诉的对象,用语言和动作抒发对老师的爱戴和赞美之情。读后评价,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感。]
六、自主作业,拓展延伸
选做一项
1.读有关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诗歌。
2.写一段赞美老师、感谢老师的话。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