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与境会,古韵悠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l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语言精练、篇幅短小、语句优美,深受人们喜爱。对初中生进行古典诗词的教学须培养兴趣,在理解诗词的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积累,从而了解诗词常识性的知识,把握诗词中优美的意境、独特的神韵和深邃的思想。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培养兴趣 审美教学 注重积累
  古典诗词是我国的瑰宝,是浩瀚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学生在吟诵、涵泳那凝练清丽的文字之时,感知其间深邃的思想、悠远的意境;在欣赏“无声胜有声”的意象之时,感悟诗人的神韵、词者的品性;在聆听那洋溢着曼妙音韵美与节奏美的诗句之时,咀嚼涵泳古人深厚的文学底蕴,感喟其“根下营养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
  初中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但多半停留于默默写写,一知半解,教师也多是将一首诗肢解开来,逐字逐句地讲解含义,概括内容,忽略了诗人所阐发的思想内涵及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单凭对语言文字表面的分析与讲解很难感悟诗词作者在有意无意间所写的人情物性。诗是书写心灵的艺术,它包容了“言、情、志、气、韵、境、风、神、美、思”等美学底蕴。虽然对诗歌的鉴赏是高中学习的重点,但笔者认为初中阶段也应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的常识性知识,把握诗词中优美的意境、独特的神韵和深邃的思想。
  一、激趣介绍,培养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诗词虽是一种接触不深的文体,平时也只是注重背诵和默写,但对古典诗词还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的兴趣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学习热情必然高涨,学习效率也必然显著提高。因此教学伊始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诗词的相关知识,通过背诵一些名句认识、感受诗词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介绍诗词的相关知识
  中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词产生、发展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早在唐朝初期,李白就开始了词的创作。词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它与音乐密切相关,最初称为“曲子词”;它可以配乐歌唱,所以又称为乐府。有些词配上音乐,成为乐曲,深受大家欢迎。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等,并用录音机播放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词的句式长短参差,又被称为“长短句”。另外,还有“诗余”、“歌曲”、“乐章”等十多种称号。词还有词牌名,规定了写作的字数,音调的平仄,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介绍,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认识到了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从而热爱自己的语言和创造它的伟大人民,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诗词之美
  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之前,可先诵读一些语句优美、意境深远的诗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一起诵读,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出来。
  二、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诗词的语言风格类似,都具有较强的概括力,跳跃性强,不易理解。而创设情境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1.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杨竹教授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的,音乐的愉悦刺激使这些情感伴随学习认识过程不断反复,就促进了智力的飞速发展。
  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借助音乐、电视等中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吟诵,加强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乃千古绝唱。词人描绘了一个超尘脱俗、澄澈空灵的世界。顾月而舞,聊以自慰,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优美意境是难以言传的。正如晋陶渊明所讲:“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词是可以入韵的,在教学中,介绍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后,从网上下载课件,欣赏画面,聆听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激发了学生的情趣,那低回婉转的乐音在学生耳畔回荡,含蓄缠绵的曲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轻声吟唱,自然有了真实的体验。学习《诗经·蒹葭》可以播放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经琼瑶改编后别有风味,便于学生理解。
  利用多媒体手段所创设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其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品味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生意义与审美价值,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2.感知诗词的图画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出当时的画面,从而了解领会作者所创设的意境。
  如在教学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名作《清平乐·村居》时,我抓住农村学生熟悉农村环境的特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勾画词中表现的生活画面。“一条长满青草、开满各种花儿的小溪,在弯弯的流淌。一座矮小的茅房,住着一家几口……”在我充满激情的旁白下,同学们都沉醉在这个画面中。我趁机提问:“一个多美的环境啊!大家喜欢这个画面吗?你觉得这表现了农村怎样的生活?”稍加提示,同学们便悟出了:“清新秀丽的环境和充满田园情趣的生活画面,表现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苏轼曾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并非王维诗如此,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幅。尤其是其间的佳词丽句,更是诗词作者的匠心独运,颇见功夫。更能激发学生想象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想象、联想的创造之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十个字描绘了四种景物,传诵出了北方旷远荒凉、静寂苍茫的浩瀚图景。此乃千古佳句,“直”“圆”两字正好点染了这两种境界。在赏析时让学生注意推敲品味,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建构一幅意境很美的图画,这样学生更容易了解、领会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想象中眼界也就开阔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电脑、录像等,让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   孟浩然乃田园诗人,沈德潜称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省净文字平直叙述,似乎没有令人兴奋的词语,诗味何在?学习《过故人庄》一诗时,此时放一段农家生活小录像,景物由远及近,村边绿树环抱,郭外青山相依,溪水潺潺,菊花灿灿,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幽静闲适。小院内鸡在叫、鸟在鸣,轩窗小开,主客饮酒交谈,窗前的打谷场和菜圃黄绿相间,宽敞而舒展。临别在即,率真的主人再次相邀重阳赏菊,客人含笑点头应允。一个普通的人家,一餐鸡黍的款待,鸟鸣鸡叫的悦耳,泥土稻花的清香,农家田园的和谐景致,在平淡中蕴涵了深厚的情味。自然引起学生的诵读兴趣,“村边合”“郭外斜”的场景跃然而现,易于学生领会字里行间所描绘的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
  通过画面赏析可以将无形的词句变成有形的图像,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撩拨叩击学生心扉,诱发其深厚的审美体验,有助于其对文章情感内容的把握。
  布鲁纳认为:“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这样,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描述心中所想象的画面,通过对诗词中所展现的意境意象的描述,获得新知。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描绘西子湖畔“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的盎然生机,描摹早莺争暖树的繁忙,春燕衔泥筑窝的温馨,对“迷”“没”“争”“衔”等字的品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的真味。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重点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致,为学生开启通向创造美的通道,使学生亲历由艺术直觉到艺术体验的过程,将艺术美转化成自然美,再加工转化成新的艺术形式。而这时学生眼中、手中的图画已不是平面的画图了,这里融入了他们自己对诗词意境意象的想象,个体的感情与意绪使美的感知内容得到补充,实现再创造的飞跃,更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记忆。
  事实证明,采用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词所表现的意旨。
  3.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1)诗与诗之间的迁移赏析。
  《登飞来峰》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学生从中悟出了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上高高的千寻塔就不用担心浮云遮住远望视线。悟出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教师此时还可以结合本诗迁移训练,杜甫的《望岳》也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悟出了站得高就可以望得远的道理。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学生通过两首诗的比较赏析可以更好地感悟诗中的意境美,只有领悟到此才能真正明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词句中所包含的哲理。
  (2)诗与词间的比较赏析。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都是写月寄情的,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把明月拟人化,让明月传达他对朋友的担心和关怀。苏轼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豁达胸襟可见,问天问月问人生终于探询到人生的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亲人的祝福与希望。将两首诗词相比较更易于把握诗词作者的内心世界。
  (3)诗与文的赏析迁移。
  讲解《钱塘湖春行》时,紧扣“春”字,抓住春天景物特点:“水面初平”、“莺争暖树”、“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诗人所创造出的美好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朱自清的《春》,对春天的描写:“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由诗向文的迁移,将古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古人“结晶的情感展示”,拓展了更高层次的情境美。
  三、培养语感,注重积累
  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而朗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印证了这一点。朗读有助于感受文章的音律和谐的语言美。反复地、认真地朗读,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思路、语言,同时,也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应重视朗读训练,重视朗读指导,并通过背诵加以积累。朗读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学生认真听读
  听读是一个关键环节,学生因此获得初步印象。听读安排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有不同的目的、要求。而这一点须明确地告诉学生,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听”的效率。如教学伊始,重点是听清字词的读音并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听明白词句的停连、节奏等。优秀的朗读不仅可以培养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听出朗读的门道,提高朗读能力。
  2.重视课堂上的朗读指导
  洪镇涛先生曾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的要领。”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更应该如此,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初中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应定位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再借助视听等媒体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艺术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也就自然感悟了诗词所蕴涵的感情基调。教师应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变换到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庄谐等多方面进行指导。
  (1)诵读准确,添、漏、颠、串不可,即添字、漏读、颠倒位置、串行等误读应避免。
  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吐字发音、朗读基调、表达技巧等的指导。吐字发音要求正确、规范、清晰,克服误读或漏读。如“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是通假字,读作“wú”。初接触的学生总习惯读作“wáng”,殊不知一音之差,意义相去甚远。又如“路转溪头忽见”中的“见”字是通假字,读作“xiàn”,即“呈现”“展现”之意。若读作“jiàn”,那么与上文之意就接不通了。至于表达技巧,一般包括重音、停连、语气等。朗读时有意识地运用朗读技巧,避免随意性,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诵读流畅,轻重缓慢适当,即应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语态的把握。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应按音节划分节奏: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韵脚应读得慢些,延长字的时值,读出延长音,“辅”“望”应重读,整首诗有抑扬顿挫的情味。诗词吟诵自有曲调,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思,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模仿中,掌握了朗读的要领,了解了蕴涵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之内涵。
  (3)读出感情,声乃心出,情为意随,声情并茂。
  理解内容对朗读有很大影响,只有理解了文章内容,才能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语气。如亡国之君李煜的《相见欢》的悲哀深沉;表现闲适风雅的闺阁生活的《如梦令》(李清照)的活泼轻快;《山坡羊·潼关怀古》对天下兴亡的慨叹和对劳苦百姓的同情等。
  3.朗读与背诵相结合
  背诵并积累诗词是诗词教学的另一目标。《语文标准》特意提出:“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诵读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诵读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因此,在词的教学中,应加强朗读和背诵。能背诵的诗词,还要朗读。由于词体篇幅较短,因此教学时灵活性较强,有相当的时间可用于朗读。朗读的形式多样灵活。既可全班朗读,又可小组朗读或个人朗读。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培养语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共赏,意趣自深
  体会诗词的意境,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对初步理解词作的学生,教学时可侧重在对句式、篇章表达的欣赏上,体会词的精妙。如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既有词的音调谐丽、怅惘哀愁,又有诗的词句工整;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胆地以不断的江流喻无尽的愁思,寄托对国破家亡的悲愁,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前面九种事物看似堆叠、毫无联系,却为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喷发而作铺垫;辛弃疾《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表达了报国的豪情。这样的欣赏性阅读教学,学生既进一步掌握了词的思想内容,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和创作欲望,提高了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诗词乃文学之宗。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让学生的情感与诗词中的情境交融,引起共鸣,才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引导学生咀嚼涵泳诗词的音乐美、图画美、情境美和艺术美,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学习诗词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功力,更好地培养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验优势,挖掘实验资源,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动手实验 演示实验 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方法。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
摘 要: 地理新课程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高中地理教师 教学反思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使学生获得真正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实践,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有全新的地理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这给地理教师带
摘 要: 通过分析四年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发现地理综合题以题干 区域图(经纬网地图 等值线、地理表格或统计图) 文字材料为主,考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等特征,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及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了解与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掌握地理综合题答题的技巧,已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建议学生在区域综合题解析中,对题目
我于1996年7月毕业于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与微机应用专业,同年9月在惠州市仲恺区惠环中学任教至今,不知不觉间已在中学的三尺讲台耕耘了十七个年头,担任班主任也已经十多年了。从踏上三尺讲台,看到台下无邪的目光崇敬地望着自己的那一刻开始,我便下了决心:用心教好书,用爱做好学生工作,为仲恺区惠环中学培养人才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曾说:“谁爱孩子
初中到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喜欢和大人唱反调。这种叛逆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大多数学生能够平稳度过叛逆期。但是,在从教的十余年间,我也见过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异常叛逆,行为失常。这种由于叛逆期所产生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就会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困扰甚至痛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所以,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平稳度过叛逆
摘 要: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急需一批懂英语、懂旅游的专业技能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我院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旅游英语》这门课程,作为一门核心技能课程,如何使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和职业的对接尤为重要。作者结合本院英语专业旅游英语教学实际,阐述了情景教学法在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一堂课为例,最终强调情景教学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及语言掌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旅游英语》 情景教
在高中数学中,平面解析几何是初中内容的延伸,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块内容,所以在研究《高中数学自主创新性学习》这一课题时,我选择《圆与方程》这一章进行实验。我先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问题和导引,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讲解新题和习题,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热情和动机。  在《圆与方程》这一章中,有《直线与圆》一节内容。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教学思路和
近几年来升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对考生答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形式之灵活、构思之巧妙总让那些平时死记硬背考点的考生感到束手无策。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而且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即要重视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那么从哪些方面加强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在讲授新课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过去我们认为,讲授新课的任务只不过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让学生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分为三个层次: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整合、以学习资源为中心的整合和以课程为中心的整合。本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层次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失衡现象,并提出运用信息技术重构和谐、动态、兼容的外语教学生态环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外语教学 生态学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 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要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找准“教”与“学”的切合点,才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对现阶段的教师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定位,以期为今后更好的教学实践提供可供检验的依据,并指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农村英语教学 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