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教师应如何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来源 :中国当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学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服务。教学情景是教学的突破口,情景创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渗透与融合,而且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照,而且能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有助于点燃学生头脑中的思维之火。那么,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创设一个可以使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情景呢?
  1教学情景要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学生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经验。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接触过什么事物等等。一个真实的、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景,往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古人说“切己体察”,意思就是说要以己身经历去体悟引证书中的道理,才能获得真知。教学也是如此,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文字、数学求知等相联系,让知识在类似的情境中彰显出来。如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解决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与父母一起去超市了解商品的种类、价格,并体验购买东西如何算账。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小超市的情境,让学生自己选购、自己算账。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不仅学会了混合运算,也调动了解决问题欲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情境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景因素
  良好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投身到学生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意因素。学生的参与性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情境必须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构建性学习活动中来。如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学习。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时代性
  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智力发展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创设的情境也应该赋予一种时代气息。我们知道教材总是滞后于时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自己得思考,对于教材,应抱着尊重、理解、充分应用、改造创新的态度去对待,而不能让教材束缚自己的教学与思考。努力创设富有的时代性、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如教师在世界杯比赛前上《比的意义》一课,不妨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谈一谈:今年7月份全世界将有几十亿双眼睛关注韩国,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读一读:对于5月11日世界杯热身赛中“中国队以3∶1胜泰国队”、“泰国队以3∶1不敌中国队”、“中国龙3∶1降服泰国象”这三句话有什么想法?
  猜一猜:中国队能不能进入世界杯16强?
  画一画:画一个长方形,要求长与宽的比是3∶2。
  教师抓住了足球比赛的比分,也既是差比来引出倍比。这不仅与生活原型相吻合,而且世界杯也是高年级学生谈论的热点问题,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4教学情境要具有趣味性、开放性、思考性
  营造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开始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小组竞赛等形式,把抽象的知识与生动有趣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复习《加和减》单元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图画出示买的苹果和梨一共15个,在桌上有1个包,包外面有3个苹果、2个梨,问梨可能有多少个?由于不知道包里装了多少个苹果或梨,因而它的答案是开放的,这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空间。通过交流就可以发现,同学们想出了许多以众不同的答案,并讲述了自己的理由,思维异常活跃。
  总之,新课程下教师只有创设贴近孩子生活的教学情境,才能打动孩子的心,让他们情不自禁的投身于学习活动之中。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价值的体现,是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那应该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呢?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双丰收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造思维;教学理念;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
期刊
有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一种难熬的感觉,40分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显得特别漫长、痛苦,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他们似乎是一个旁观者,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一方面,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课堂问题即使懂得了也不举手,不发言,就像上课时没有这些人一样;另一方面,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需要,似乎老师不关心,老师提问从来不请他们回答,他们成了课堂中“多余的人”。这表明了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了一
期刊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环节,对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基本生存技能以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当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着手,认为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贯穿一些智慧的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服务意识的教育以及感恩的教育,从而希望能使当今的语文教育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更能有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贯穿;新内容  语文不仅仅是交流工具
期刊
【摘要】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尤其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能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也是对学生对老师的一次重大挑战。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信息技术;整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期刊
大家都知道:中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如何,将会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中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期刊
近年来,农村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把农村教育摆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或许,只有教育改革的主体——农村一线教师才最了解改革进程中的实际状况。  1农村教育环境及教育现状分析  1.1农村学校教育目标错位。在农村,升学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升学是农村基础教育追求的唯一目标,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学生厌学、辍学;教师职业倦怠;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无效性、低效性而言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本文分析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和谐课堂氛围;教学情境;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生机与活力作为教师就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精神实质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期刊
在近几年的英语一线教学中,我深深感到英语教学的艰辛。要想提高英语教学成绩,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尤其是英语教学,脱离课堂学生就失去了语言环境,也就失去了有效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就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就必修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老师、家长、还有学生共
期刊
1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 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够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教育教学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
期刊
教学中常提及“伏笔”、“铺垫”、“悬念”三个概念并简析们它在文中的作用,指导学生做了大量的题,听了多位老师的课,总觉得学生的回答是凭猜。老师的讲授也不够清楚具体,所以是越教越懵,学生如坠云雾之中,现就写作技法上的这三朵花,从概念上表达作用上作一个简单的辨析,目的便于今后的教学。  “伏笔”、“铺垫”、“悬念”均属于写作技法的范畴,属于写作中有意而为的方法技巧,但三者间是有明显区别的。  1伏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