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巧联系,能力自然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的新课标文综卷地理部分共12个选择题,2个必做题,3个选做题,题目有限,但考查的知识点包括了必修Ⅰ、Ⅱ、Ⅲ的自然、人文地理;选修Ⅳ、Ⅴ、Ⅵ和世界、中国的区域地理部分。涉及知识面广,联系广泛。文章陈述了新课标中关于“联系”的要求;罗列出在2011年各地高考卷中知识联系比较的题目;总结呈现了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联系”的专题;提出了在应试中知识与能力“联系”的训练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地理复习 联系复习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54-01
  
  一、新课标中关于“联系”的要求
  在地理学科新课标中多次提到“联系”,如:“联系本地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联系实际案例,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联系与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探究本地人口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产业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以上要求都给我们提供了复习备考与命题设计的很多启示。
  二、高考试题中的“联系”体验
  在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卷中,多次出现了知识联系比较的题目。例如:全国卷3-5题关于巴西、美国、中国大豆生产的比较;山东卷5-6题关于光照图与洋流、气候的联系;浙江卷37题关于我国黄河中游自然环境特征与农业类型、沙地治理措施之间的关联性;天津卷地理部分13题关于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均适宜棉花生长的共同原因;四川卷第4题关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同纬度东西两岸的比较,36题关于新疆北部与云贵高原南部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从这些高考题中不难看出,有些地理知识联系是显性的,有些知识联系是隐形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复习时多注意不同区域、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性。
  三、教学中主干知识的“联系”呈现
  (一)大气运动专题: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日常实例→风形成的受力分析→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分布→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受海陆分布影响被分割成不同的气压中心→季风的形成原因及分布。
  (二)气候专题:九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自然带→全球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三)天气专题: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特点→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如:台风的形成与气旋有关;干旱和洪涝与副高的进退有关;寒潮与锋面有关。
  (四)水循环专题:结合水循环的四个环节,1.蒸发→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2.水汽输送→全球的风带分布→气候类型;3.降水→全球的降水类型;4.径流→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的补给类型、水能开发、跨流域调水。
  (五)运动专题:大气运动→水运动(水循环和洋流)→岩石运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塑造)→土壤、自然带分异规律。
  (六)农业专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世界主要国家的农业分布及特点→中国农业的类型、农作物的分布。
  (七)工业专题: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世界主要国家的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中心)→中国三大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中心)→世界和中国工业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条件、影响)。
  (八)交通专题: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世界主要铁路、海峡、港口、运河的分布、位置→中国铁路网。
  (九)世界区域地理专题:1.中国江南、日本、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巴西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2.田纳西河流域与莱茵河流域的工业、环境问题的比较;3.北海沿岸与南海沿岸气候、资源等特征的共同点和差异性;4.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的农业、工业条件的比较;5.印度德干高原与巴西高原气候、农业、矿产的比较。
  (十)主干知识与热点知识的联系:地理高考时刻关注社会的时事热点,以热点为载体,考查课本的主干知识。所以教师在复习地理主干知识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关注热点、渗透热点、联系热点。例如:“天宫一号”的发射与宇宙环境知识的联系;高铁建设与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的联系等。
  四、应试中知识与能力“联系”的训练
  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各种图表呈现的,在平时复习时,也要加强重点图表与主干知识的联系训练。例如:1.通过各种等值线图考查地形的判定、工程建设、农业区位、工业选址、天气状况、气候特征等知识;2.通过统计坐标图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人口类型、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大气污染等知识;3.通过景观图考查旅游、气象灾害等知识。
  高考题的命题者在命题时都是通过冥思苦想、不拘一格,试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们要把这种思路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而是这种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知地析因究理”,在融会贯通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其他文献
[摘要]为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性,本文介绍了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改革: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怎样巧妙利用英语、引入趣味实例、编译工其的选择、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趣味游戏 实例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3-0144-02    引 言    语言是用
摘 要:初中数学中的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几何图形,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圆这一部分知识又是初中各类考试中的难点,得分率比较低,学生难以掌握。另外,圆是中考中的常见综合压轴题,但常常因为圆形的隐蔽性、综合性、复杂性。让学生很难想到破解思路,现归纳三种常见的类型,供广大师生朋友参考。  关键词:中考;压轴题;圆;方法  方法一:“找定点、寻定长、现圆形”。  【例1】
摘 要: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固有局限,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当下教育的发展。活动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获得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就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活动式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学生主体  活动式教学,就是运用一些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理念就是用活动展现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认知。随着“创新”
[摘要]职业技术学院的语文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职院的语文教学应该采用与中学语文教学不同的方法,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可以通过介绍作者引发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兴趣。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必要的、有效的提示,从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兴趣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
[摘要]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软实力造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伊拉克战争既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国际亲和力,又削弱了其对国际规则和文化发展战略国际机制的控制力;虐囚事件、黑水保安事件重创美国“人权卫士”形象,令美国人向来引以为傲的人权价值观软实力受到强烈的冲击;事与愿违,伊拉克没有成为美国大中东计划的关键第一步,却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美国式的民主在伊拉克不仅没有吸引力,反而激起了更多的恐怖主义。  [关键词]
[摘要]本文以龚建平“黑哨”案件为引子,从心理、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分析“黑哨”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层层剖析,并提出人格塑造、社会政策、群众参与三个预防对策,进而得出面对社会现象法科学生所应秉持的正义感与专业职责。  [关键词]黑哨 犯罪原因 预防对策 法科 贡献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77-02    2003年1月29日下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逐渐进入高速通道,各学科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都臻于完美。但是我们在努力提高必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绝不能忽略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结合时政、现实情况来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以德育人,依法立本,道德与法治,小学生教育,教学方
[摘要]重大事件作为一种特殊节事活动,由于规模大、影响广的特点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对南京旅游业的影响,提出了就如何抓住世博会给予的机遇发展南京旅游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重大事件 旅游业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
[摘要]英美文学是语言习得和提高语用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跨文化理论的提出,文化意识对英美文学研究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人们更注重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英语文化,只有了解这种文化,才能更透彻地研究文学作品。目前我国课堂上对英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师和生的文化意识还不够。本文针对这一现状,阐述了文化意识基础上英美文学学习的必要性。  [关键词]英美文学 跨文化 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I3
[摘要]本文以机床造型设计为主要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如何应用造型设计原则和法则,研究机床造型的形态设计、色彩设计以及人机工程学分析所传达的设计文化内涵,注重将艺术、人文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机床造型设计当中,以简洁的形态、醒目的色彩和良好的宜人性表现高技术机床产品,使其达到实用与美观、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和统一。  [关键词]机床 造型设计 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