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生态关系的隐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维克多·彼得洛维奇·塔斯塔菲耶夫是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著名作家,他所创作的短篇小说集《鱼王》是最为体现其创作个性的一部作品。塔斯塔菲耶夫熟练运用抒情散文般的写作风格,呼吁重视人类生态意识,重塑道德人性准则。
  关键词:生态意识:鱼王: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53-01
  《鱼工》[1]发表于1976年,这部反映自然与人的作品在当时的苏联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两年后该作品荣获苏联国家文学奖。塔斯塔菲耶夫在这13篇创作中体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或是野蛮掠夺,或是冷眼旁观,或是百般呵护。《鱼王》集中体现了阿斯塔菲耶夫的和谐生态观。
  一、美好的生态
  西伯利亚拥有神秘诡异险取人性命的冻土带、大片风格迷人的原始森林、咆哮着奔腾的叶尼塞河的水,还居住着纯朴善良的居民、让人切齿的贪婪狡诈的盗捕者、使人心生恐惧的流放犯和苦役犯……阿斯塔菲耶夫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主人公的角度,对西伯利亚著称于世的“独特”和“奇异”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
  《一滴水珠》中,“一只鸟儿,大概在一俄里以外的地方,很不灵活地和笨重地落到树上;一些甲虫在树干上爬动,发出像嗑坚果的声音;几只秋沙鸭在窃窃私语,它们被黄昏中越燃越亮的篝火弄得惴惴不安;隔年的松球果落下来,干巴巴地敲打着树权;金花鼠吱吱吱短促地叫着;黑啄木鸟不知被什么吓着了,惊恐地冲着整个林子在哀啼;突然间这‘切都被牧人呜呜咽咽的桦树皮号角声打断了,这号角声几乎要和河水过浅滩发出的汩汩水声融而为一了,不过毕竟还是能把这种温柔的、充满热情的召唤同流水声分辨开来。”[2]斯塔菲耶夫使用朴素的语言就写出了花草昆虫共生的和谐画而,任何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力。
  二、受害的生态
  当人类肆无忌惮、不顾后果、想当然地疯狂掠夺大自然,残忍的大肆屠杀无辜的生灵时,人类所赖以生存的“伊甸园”也在开始逐渐地消失,所有的这一切都在塔斯塔菲耶夫笔下的《鱼王》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在《黑羽翻飞》中,“我”所到达的楚什镇,这里的人们贪得无厌,而这种可恶的习性居然还被认作是一种“奋发精神”。文章里“有个丧失人性的莫斯科浮浪子弟,从动物园偷走一只可可依人的天鹅,做了下酒的佳肴。”[3]做出如此残暴行径的青少年,未必会真的有人因此受到责难。“如今他们可不怎么惧怕广播和诸如此类的舆论批判,至多不过嘟嘟嚷嚷地说一声‘不,不啦’就完了。”[4]当“我”把莫斯科野公鸭被人类害死以及后来对凶犯进行审判的事情讲给当地人听时,他们持以不理解且嘲笑的态度。“我”很有耐心的解释:“现在不仅有动物园,而且专门划出地塘、禁猎区和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的飞禽走兽以及各种生物,都是供人观赏,让人增长见识,进行研究用的。如果听任他们这样的英雄胡作非为,就只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光秃秃的世界了。[5]塔斯塔菲耶夫希望借此惊醒人类,提醒人类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要忘了保护生态。
  三、暴怒的生态
  塔斯塔菲耶夫这部短篇小说集《鱼王》其实图图向人类阐明一个重要的却总被人忽视的道理:不论经济如何发展,凡是背离生态与人和谐相处的原則,那么这个世界就必定会遭到严厉的惩罚。同名短篇小说《鱼王》即反映了这一现实。
  《鱼王》主要描述了一个人与一条鱼之间的斗争。小说中的偷渔者名字叫做伊格纳齐依奇,在一次偷渔的过程中,他用排钩捕到一条大自然伟大生命的象征——硕大无比的鱼王,他奇千方百计想要把它成功捕获,但鱼王却毫不认输。它用自己的身体狠狠地向渔船撞去,故意把男主人公掀落入水,企图把他带入大海的深入溺死。伊格纳齐依奇濒临死亡时,开始回忆起年轻时曾蹂躏作践过的姑娘格拉哈,回忆起自己平时对大自然毫不吝惜地攫取生物的行为,也是对自然这个“女性”的粗鲁、暴虐的侵害。他百感交集,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深深的忏悔。
  在这场激烈的搏斗最后,“鱼儿翻了个身,腹部朝下,它用竖直的背鳍试探水流,用尾巴掀起浪头,迎者水冲撞,差一点把人从船舷上硬扯下来,差一点连指甲和皮全扯掉,好几个钩子一下子就折断了。鱼儿接二连三用尾巴打翻,终于挣脱了排钩,身上的肉被钩子一块块的撕下来,身体里还扎着几十个致命的钩子游走了。”[6]它挣脱了命运的钩子,拯救了自己的性命。而曾经对大自然大肆索取的主人公伊格纳齐依奇也对这条为生存不懈努力的鱼王满怀敬意,他对着游去的鱼王说道:“去吧,鱼儿,去吧!我不向任何人说起你的行踪,尽情地活下去吧!”[7]
  《鱼王》旨在揭露和批判人类企图征服大自然的狂妄自大,提醒美好生活的真谛是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也充分表达了塔斯塔菲耶夫对人与生态关系的反思。
  参考文献:
  [1]阿斯塔菲耶夫.《鱼王》
  [2]阿斯塔菲耶夫.《一滴水珠》 .夏仲翼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89,99.
  [3][4][5]阿斯塔菲耶夫.《黑羽翻飞》.夏仲翼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302,302,304.
  [6][7]阿斯塔菲耶夫.《鱼王》夏仲翼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288.
其他文献
摘 要:蒯通是生活在战国末年至汉初的纵横家,曾先后拜于项羽、韩信帐下。《史记》、《汉书》对蒯通皆有记载,《汉书》虽大致承袭了《史记》的内容,但在体例上,《史记》把蒯通的事迹散于其他人的传记,《汉书》则将蒯通与伍被、江充、息夫躬并列,单独立传。在具体的记述中,《汉书》删去了蒯通讲若韩信背汉,则刘邦不一定能成为天下之主的言论。前人对班固的这些改易多有批评,认为班固处置失当,使蒯通蒙冤。但通过考察《汉书
摘 要:随着“文艺青年”等词汇的流行和普及,文艺已经不单单的局限于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而是逐渐的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文艺青年”这个群体,则主要以“才华斐然”、“行事低调”、“为理想而活”等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西游记》中的妖精各具特色,其中对妖精的一般划分主要从妖精来源和结局两大类来划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如文艺青年一般的妖精,比如: 黑熊怪、黄狮精、赛太岁和黄袍怪等。作者对这类妖精独特性格的
摘要:文学作品是对作者文化背景的综合反映,其中对于文化意向的分析是对于文学作品理解的有效路径。与之相同,在文学作品中引入文化意向的应用也可以增加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及内涵深度。本文以《老人与海》为例探究文化意向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相关作品,也希望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意向;英美;文学作品;《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221060)“齐齐哈尔戏剧影视文学资源的调查研究与整合利用”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连心地》是一部典型的反映黑土地新农村建设题材的电影剧本。剧本的大团圆结构暗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然性;以合作社为代表的一系列农村问题的呈现,正是当代中国农村现实的真实写照;而主人公李大峰正是这一时代环境下所涌现出来的农村带头人的典
摘 要:首次读李白的《将进酒》是在高中语文课文里,這首诗并不长,所触及的领域并未十分宽广,但是其中的情感却非常强烈,就一种汹涌而来的感觉,让人觉得势不可挡,并且跌宕起伏又酣畅淋漓。很多人都说这首诗有明显的消极情绪,有愁苦和悲愤,但同时也狂放不羁,还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豪气,情感非常的丰富有层次,同时又一气呵成,很容易就会受到感染。在有关于酒的诗歌中,《将进酒》可谓是千古之绝唱了,千年以来从不褪色,在当
摘 要:《香港三部曲》记录了香港自开埠以来的百年殖民史,而其中,主人公黄得云与各个男性角色也在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中不断转换位置。而在这些众多的男性角色中,“姜侠魂”作为一个只出现了两个章节的神秘角色却内涵丰富,游离于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流浪者”,他既有着强烈的反抗殖民的意识,同时也有着被殖民者根植的怯懦与莽撞。  关键词:香港;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  作者简介:宗艺(1994-),女,汉族,江苏徐
摘 要:陌生化语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学创作技巧,尤其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更是常见。在日常的阅读与翻译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地掌握陌生化语言技巧,则很难对作品的原意及内涵进行有效的把控。本文从虚幻等视角分析陌生化语言的基本特征,并以《尤利西斯》为例探究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特点  作者简介:洪芳(1984.10-),女,汉族,江西人,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
摘 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位女子在弥留之际,写下了一封凄婉的长信,向R先生诉说了她潜隐了一生的激情爱恋和情感痛苦。“白玫瑰”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一个意象,在花语中,“白玫瑰”象征天真、纯洁、尊敬、谦卑等三层含义,与小说角色塑造、主题意蕴相契合。笔者将探析白玫瑰意象,以发掘小说深层意蕴。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白玫瑰;纯洁
请允许我书封长信,逆时光捧至您手;请允许我低声细语,向您求教处世之道;请允许我俯身倾耳,聆您揭示生命哲学。  早有闻,您临川而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也都有“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怆然泣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扪心自问。这使我不禁回望自己已流逝的年月,它们是否尽其價值?又究竟要以怎样的方式去迎接将来的一分一秒,以求这并不绵长的生命充分延展?  
摘 要:福克纳和陈忠实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女性悲剧形象。本文将福克纳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的女主人公凯蒂与陈忠实代表作《白鹿原》中的女主人公田小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者所建构的女性悲剧形象的异同,并追溯造成这种异同的根源。  关键词:女性悲剧;《喧哗与骚动》;凯蒂;《白鹿原》;田小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