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教学中体能与技能融合教学的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x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能与运动技能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重在发展学生的体能以及对运动技能的初步掌握与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如何在体育课中把体能训练与运动技能学习进行有机融合,值得我们体育教师去探究和思索。
  关键词:体育教学 体能 技能
  运动技能教学是体育学科一个学科教学独有特征,是体育课教学中的重心工作,同时面对当前学生体质的下滑现实,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也是体育课中教学重点工作。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紧紧围绕这两大任务来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如今,如何使运动技能的学习与体能的发展在一堂课中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我们的研究课题。本文以《鱼跃前滚翻》教学为例,论述个人对体育教学中体能与技能进行融合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研讨课教学实况
  (一)课堂教学内容
  镜头一:鱼跃前滚翻接兔跳练习。
  镜头二:收腿抱膝跳(1~2次)接鱼跃前滚翻——等待同学练习鸭子步、弓箭步走、全蹲跳,4人一组轮流依次反复练习。
  镜头三:连续兔跳练习和俯卧撑“此起彼伏”。
  (二)课堂事实
  笔者主要对就座附近的两个练习小组进行了重点观察。观察到膝盖打脸的现象8人中出现了两人次,但学生没有因此而退缩,仍然认真地坚持着,不管是汗流浃背的还是膝盖打脸的,始终努力地表现着自己,学生的认真程度让人难以置信,中途没有一个人间歇,其中有两人在连续收腿跳两次这个练习时跳不起来了,身体失去了平衡,可还是自觉地坚持重跳后再接鱼跃前滚翻动作。在场观摩的教师由一开始的安静与赞赏变成了后来的一次次争议和揪心的表情。
  二、本课存在的问题
  教学主要环节中技能结合体能练习,密度、强度和难度偏大,由于强度和难度过大,导致体能下降,影响技能的发挥,甚至因体力不支而出现危险性的动作,镜头二的后阶段明显出现了这种现象。这种集技能与体能为一体的组合教学,它的优势在于能将某些单一枯燥的内容或组织教法通过特定的连接形成一种新的锻炼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常态课与理想课是有距离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不能脱离实际。
  三、看法与建议
  (一)在单元教学设计中,第二课次应以技术的改进为主,体能练习为辅
  单元教学中第二课次近似于新授课,动作的形成处于泛化阶段,镜头二一开始,学生掌握的技术动作大多都比较好,技术动作基本形成,只有后蹬举腿和先蹬后撑动作部分同学不是很明显。笔者认为,重点应以改进技术巩固动作为主,适当结合技术相关的体能练习为妥,镜头三的两个内容和镜头一足以本次技术课的练习强度,技术课不能为体能而体能,镜头二的组合练习必须在技术动作定型后才可以运用。在技能教学初步掌握阶段,当同伴练习时让同学们观察同伴的动作过程或进行保护与帮助,以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式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二)在技能与体能的组合教学中,把体能练习安排在技能动作之后比较妥当
  如镜头一,这样的设置不会影响技能的发挥,有的是增加了学练趣味,同时可以提高身体素质。镜头二中,连续做两次收腿跳接鱼跃前滚翻,这样的协调性要求比较高,健康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尝试,对部分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加上4人一组的组合练习的练习频率高,负荷大,因体力不支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好多同学和观摩的教师明显感觉到了动作的危险性,然而只要把收腿抱膝跳放在鱼跃前滚翻动作之后,或者改为难度小一点的练习内容,那就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要让组合成的新的运动形式符合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最大化地实现教学效果。
  (三)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教学中,把体能与技能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一般情况下,学生喜欢技能类教学课,相对不喜欢体能类练习,如果把体能练习隐藏于游戏比赛和技能教学之中,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能的掌握上和游戏的趣味中,从而忘却体能练习带来的乏味和疲劳。类似镜头三的练习安排得极好,利用连续兔跳进行先蹬后撑技术的学练,利用比赛的方法来练习俯卧撑增强手臂力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只要留心观察、用心设计,也有许多体能与技能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课例,如篮球的运球和运球折返技术教学中可以结合耐力素质的练习,即可以进行连续2~3分钟的折返跑动运球练习;行进间三大步上篮技术的学练中可以结合三步助跑摸高的体能练习;排球垫球教学中可以结合脚步的移动摸地一次垫球一次的方法来增加强度;利用圆圈追逐跑的游戏进行弯道跑技术的教学;在长跑练习过程中利用心脏血液流动的变化路线结合生理学知识进行教学;足球比赛可以锻炼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技巧等体能的提高,等等。
  (四)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尊重能力差异、体现分层教学
  本次课堂教学中,无论优等生还是弱势生练习的内容一模一样,运动强度也一样,在教学的后阶段,如果设计一个让学生自评后根据能力不同进行不同难度或不同运动量的组合练习,这样,可以让强者更强,优者更优,通过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练习方式进行竞争与合作,同时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需要关注的弱势学生,让每一个弱势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在能承受的运动负荷内有所提高,而不是受到伤害,做到培优与补差,尝试与合作。
  总之,不能把课堂理想化,作为研讨课,我们必须创新实践,而对于常态课来说,小班化的教学不成问题,可对目前大多数学校来说,能力低下、体质较弱、自觉性还有待提高的学生较多,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加上班额大,这种组合教学是否能发挥最大效能,还有待体育教师更进一步的探讨与尝试。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英语听说课主要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创设真实语境,通过恰当合理的听说活动链实践,让学生感知、体验、参与、探究和互动合作,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所教学的一节公开英语听说课为案例,分析听说课课堂活动链的设计特点,探讨提高听说课课堂活动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听说课程 教学实践 关注学生 活动链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听说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听说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和
摘要:从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推进、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与实践三级课程管理的办法,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部门职责不明、教学目标盲目、课程资源匮乏、推进策略缺失等问题,推动课程发展。  关键词:课程管理 课程评价 策略  一、课程管理  (一)三方联动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是仅靠教师就能达成的,需要从上至下统筹协调,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职责分明,各司其职。以下是各
【摘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强劲的挑战和冲击。在充分掌握了“95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特点后,进行了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下的思想引领对策研究。  【关键词】“95后”大学生 手机使用习惯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设备涌入了大学校园,并且凭借其便携性、即时性优势一举超越了iP
[摘要]: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于新知识教学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与作业布置等阶段进行研究与讨论,从而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教学,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课程。 小学 英语教学 新知  一、课前准备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础的环节。一个良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能否成功展开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设计好
摘要:家委会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机构之一,是连接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重要桥梁,其设立的目的在于推动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实现家校共赢。一个健全、和谐的家委会应该具有最大代表性、非营利性、不完全独立性等特点。  关键词:家委会 家庭 学校 共赢  学校家委会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每一个学生背后必然有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帮助,那么家委会就是将学校与家长连接起来的桥梁与纽带,
曾想起大学毕业离校时“愿为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业奋斗终生”的豪言壮语依然记忆犹新。参加工作4年来,随着时间的逝去,雄心壮志渐渐消磨的同时留下的却是更多理性的思考。记得张文质先生有一句话,“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哪怕是相貌平凡,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精神气”。“好教师肯定是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这句话说的真是“与我心有戚戚焉”。前些天,
有这样一段话:“音乐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其自信心、合作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美的教育。”培养这些音乐素质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对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  音乐综合能力幼儿在指南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启发。”那么在幼儿园音乐艺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创设
摘要: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应是用教师的教来决定学生的学,而应是用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所以,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准确探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决定如何組织和实施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材 合适的 情境创设 认知需要  去年,我上关于《11-20各数的认识》的公开课时,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所以我没多去了解教材,分
【摘要】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教师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让我们我一些关爱,多一分温情,让我们用爱心浇灌师德之花,为祖国浇灌出满园的春色!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师德之花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也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可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现在大部分的家长更多的注重于孩子智商的培养、特长的培养,而对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容易忽视,甚至生活中所有的动手工作都是家长代劳,在学校里有的老师为了孩子的安全也会有一定的限制,这会导致部分学生使用各种常用小工具的能力较差,甚至有的高年级学生都不会正确的使用剪刀等简单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