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现实的精神现象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hame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现实的精神现象是传统、“前现代”、“后现代”并存。这三种现象基本上在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存在 :老年人“倾向”传统 ,中年人“面对”现实 ,青年人“向往”未来 ,其内容是交融在一起共时性的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之中。传统张扬的是礼仪 ,以道德为基础的礼仪至上是传统的核心 ;现实追求的是经济 ,以法理为保障的经济至上是现代精神的基础 ;未来向往的是自由 ,以人的价值为根据的自由至上是精神永恒的需要 ,从而构成了中华民族现实的精神现象。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正处在一个建构过程 ,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图 The real spiritual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radition, with the coexistence of “pre-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These three phenomena basically exist in three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 old age “tendency” tradition, the middle age “face” the reality, and the young people “yearn for the future”, whose content is synchronic Exist in people’s minds. The tradition advocates the etiquette. The ethics-based ceremonial supremacy is the core of the tradition. The reality pursues the economy. The economic supremacy protected by the law is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spirit. The future is longing for freedom, based on the value of man Freedom supreme is the eternal need of the spirit, which constitutes the spiritual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piritual phenomen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in a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howing a colorful drawing
其他文献
本文就复合命题中是否存在着命题联结词、“孙勇是江西人是可能的”等命题属于何种命题、相容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选言支是否可以同假,以及其选言支之间具有何种关系、联言推理
早期正一道主要的斋醮仪式是上章。作者通过对早期正一道上章与三官手书的探讨,认为五斗米道的三官手书就是上章的文书。并从道教斋醮科仪思想的角度,对正一章文的济度思想进行
20世纪方法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到"大胆假设,小心反驳";其次,库恩否定科学发展不同阶段之间进行比较评价的共同标准,法伊阿本德主张"什么都行",新实
西晋僧人竺法护一生译著了大量的佛经,关于他译经的数量与时间,各家所述不尽相同,对研究竺法护译经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布哈林把平衡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 ,用平衡论全面分析了各种社会现象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以及它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表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他特别强调了
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力图对全真道“三州五会”之建立、构成、影响等诸方面作一番考察。全文共分七个部分:一、筹会;二、立会;三、会名;四、会疏;五、会众;六、会首;七、子会。作者结合
在真理问题上 ,卡尔·波普有着独特见解。他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 ,但却不能完全把握 ,任何科学理论只逼近真理的环节。科学理论之间存在“逼真度”的高低关系 ,它的发展是通
Using both visual-visual and auditory-visual priming lexical decision task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in reading logographic Chinese. Com
苏菲并非言辞所能谈及,它必须建立在一种功修中。它的真谛是建立在教乘、功乘、知乘和真乘等基础之上的不断完善的道德修养,这也是个性修养的最高形式的一种体现。道德修养的完
本文在对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政治背景的分析后,论证佛教借助儒家的忠孝仁义等思想,改变了佛教超脱政治的倾向,为现实的王道政治服务,才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佛教的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