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结合,提高习作能力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007ji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说明,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以提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着重读、说的训练。
  一、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朗读的优劣是体现学生说、写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需要眼、口、耳、脑等感官的并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作者经过推敲、锤炼而成的,其逻辑性较强,是学生学习的范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多让学生朗读:可全班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并用,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作者的心声。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教学时我以朗读为主,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边划,理解文章内容。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看挂图,用“I”把写景和写人的内容分开来。2.边读边看挂图。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解。3.闭上眼睛边听范读,边想象文中所写景色和烟台的人的活动,体会课文用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来衬托烟台海的壮观。4.指名看图复述。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多朗读,使学生平时较粗糙的、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得到修养、锤炼,从而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写起文章来口头语言、方言语言较少或根本没出现。曾经班上有一位后进生,在班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同学们都推举他讲故事,并且他讲得特别棒:语调抑扬顿挫,声声入耳,句句动人。这便引起我们的思考:他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么高,而写作能力为何这样差呢?我便对他说:“要提高你的语文水平,必须先过朗读关,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该同学在我的指引、鼓励、帮助下,狠下功夫朗读课文、课外书报。不到一学期,他的作文能力已跻身于班级前十名。事实证明,让学生多朗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学生写起作文来病句就会逐渐减少,且口头语言会转化为书面语言。如果长期坚持,特别是从低年级开始,其表现更为突出。
  二、加强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笔者认为:作文实质是在说话,是用书面语言说话。故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但要加强读的训练,更要注重说的训练。那些平时说话语无伦次的人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从一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口头造句、朗读、说话,且贯穿到课堂教学,正所谓的读、说、写三结合。而这种要求的提出,正好是学生迈进写好作文的体现。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思维能动性,让全体学生参与回答问题,培养其口述能力。学生的口述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就得到相应的提高。去年,我任教六年级语文科,刚接手,我就让学生写《升上六年级后》,要求先把习作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说出来,有许多学生低着头,愁眉苦脸,无可奈何;有的断断续续说了几句;有的病句连篇;有的不会用书面语表达。正所谓冰心在给小朋友的信中提到的“无话可说,有话说不出。”
  后来我就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训练,鼓励学生说话,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
  1.说好一句话。首先要说得完整,引导学生抓住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清楚。然后要说得生动,可以通过扩句的练习来加以指导。例如:“她笑了。”可指导学生扩充为“她含着泪笑了,像一朵带露的玫瑰,像钻出云雾的月牙。”
  2.说好一段话。说好一段话的关键是要明确要求,弄清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把句子连起来。例如在初读《夜晚的实验》时,我有针对性地提出下列问题:是谁做的实验?做了什么实验?为何在夜间实验?结果怎样?分别得出了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初读文章时按所设定的问题加以整理复述,口语表达能力能得到锻炼。
  3.说好一个篇章。在教学中我用复述、讲故事、演讲、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训练,特别是复述,要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一件事时。由于分步进行,故分解了难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说话也不感到吃力。
  这样,学生从句到段,从段到篇,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从方言到普通话,每周一节课的讲故事、演讲训练……这样,学生说话的机会增多了,口述能力迅速提高,写作如虎添翼。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对于提高其写作水平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口述能力提高了,就会“伶牙利齿,出口成章。”
  终上所述,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先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说话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说话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写出较为理想的文章。
其他文献
记叙文是一种将记叙作为核心表达方式的文体,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乃至未来的工作当中都非常实用。记叙文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课程下推动作文改革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其文学知识素养已然成为初中语文老师最棘手的工作。初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优化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这片天地里游刃有余。  一、素材之化平凡
作文教学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系统的功能是在一定的教学结构中形成的,而教学结构是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三者联系的过程。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其要素和结构共同决定的。因此,要实现小学作文优化的教学过程,就要抓好作文训练的三个重要环节:诱趣、指导、评议。  一、诱趣——写好作文的前提  (一)选择有趣的素材,设计有趣的情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很强大的力量,能激发学生强烈
【摘 要】  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份文件要求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学习,对学习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资料搜集能力和学科知识分析能力。在此前提下,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合作和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程改革 “少教多学”教育理念  19世纪德国教育
传统直接承重式结构的皮带秤,不适合在小流量工况下的计量使用。模块化计量托辊中称重传感器直接支撑了计量托辊,“承载器”重量大大减轻。嵌入式计量托辊模块,可直接安装于
【摘 要】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学生语文作文稳健发展与提高的关键因素。初中语文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当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阐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作文 策略  0.引言  语文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
【摘 要】  初中美术是一门轻松的学科,学生可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学生也不用面对升学的压力,因此教学氛围可以更加轻松活跃。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提出更高的重视,在美术课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以及审美观。  【关键词】  流行元素 传统元素 初中美术  0.引言
本文介绍了皮带秤在港口、码头、火电厂商贸计量,水泥行业中配料控制,冶金系统中计量与配料控制,以及矿山产品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分析。皮带秤在不同的行业中使用的目的不同,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汽车衡在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分别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