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细胞“镖师”的神秘武功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有特殊使命的细胞“镖师”
  《龙门镖局》是近期一部有名的古装喜剧片,里面有许多正义而又武功高强的镖师形象,通过这个电视连续剧,人们对镖师这个行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镖师其实就是古代押运货物,保护货物不被打劫的武装人员。奇妙的是,细胞这个构筑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内部除了细胞核、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等成员以外,竟然也有一批“镖师”!
  细胞里面的这批“镖师”,其实就是囊泡,它们押运的货物就是一些蛋白和生长激素。
  细胞要发挥自身作用和与其他细胞的协调作用,必须能够让内部物质进行自由活动和交流,但细胞内有一些蛋白和生长激素是不溶于水的,它们自身无法自由活动和交流。“镖师”就负责把这些蛋白、激素包裹起来,然后按照细胞的指令,穿梭于细胞器间,最终安全地把押运的物质按时送达指定的地方。
  在细胞内部,“镖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它们押运细胞物质,细胞许多重要的功能都无法正常发挥,如果“镖师”无力打包细胞物质,或不接受押运指令,或不能按时押运物质到指定地点,就可能引发疾病,比如说糖尿病。当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升高时,就需要“镖师”将蛋白运送到肌肉或者肝脏储存起来,并进行分解糖的代谢,调节体内血糖水平趋于正常。可是如果“镖师”不能完成任务,那人体内的糖蛋白就会减少,血糖水平居高不下,于是就会导致糖尿病。
  再比如,黑色素也需要“镖师”的定时押运,黑色素在色素细胞合成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即让“镖师”拿不到合格的押运物质,那么黑色素体就无法成熟,就会导致白化病。
  如果控制“镖师”的基因突变,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还可以导致一些遗传性疾病,如罕见的颅面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症。新的研究证实,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细胞中,“镖师”的表现也很异常,而这很可能是造成这种疾病的主要内因。
  解密细胞“镖师”的神秘武功
  一直以来,科学家对细胞“镖师”的武功都非常着迷,经过许多科学家的深入研究,“镖师”的秘密逐渐被揭开了。
  对于是谁控制着“镖师”武功这个谜题,美国科学家兰迪·谢克曼就发现了谜底。这位科学家利用酵母作为模式生物,通过基因筛选,发现有3个基因控制着“镖师”。如果这些基因中有一个出现变异,那么“镖师”的武功不是被废掉,就是表现不到位,影响正常武功发挥,例如会出现众多“镖师”扎堆聚集和集体不“上岗”的现象等等。
  对于“镖师”何时“卸货”的问题,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也进行了破解。他发现,在给神经细胞押运货物的过程中,“镖师”是通过自身与神经细胞外膜融合后,才将神经递质——这一货物送达给神经细胞。但在这个送达动作完成之前,“镖师”要先释放一种接头信号,对方接受这种信号后,卸货才会执行。通过对神经细胞中的钙离子敏感蛋白的研究,他终于搞清楚了“镖师”发出接头信号的时间控制方法,以及释放方法的有关秘密。
  至于“镖师”最终是如何把货物交给“收货方”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利用哺乳动物细胞研究“镖师”的交货具体方法,结果发现,一个蛋白复合物能使“镖师”与它的“收货方”进行对接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镖师”携带的蛋白复合物会与对方的蛋白以类似拉链的方式进行结合,这样才能非常完美地完成“交货”任务。科学家证实,无论是在细胞内部还是外部,“镖师”所采用的“交货”方法都是相同的。
  正因为这三名科学家分别破解了“镖师”武功的重要秘密,所以他们共同获得了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镖师”武功,她用多多
  除了这三位获奖者,还有许多科学家对“镖师”的武功也有很多破解。这一系列成果,对人们认清包括糖尿病在内的一系列疾病的成因大有帮助,也为彻底治愈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推动了病毒学、内分泌学等基础医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借鉴“镖师”的武功秘籍,科学家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分子靶向医疗科学,并发明了许多靶向药物。分子靶向治疗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克隆出给发病细胞提供“货物”的细胞“镖师”,然后通过“镖师”,把治疗发病细胞的药物打包押运过去,这样重新回到人体内的“镖师”就会准确地把“药物”交给有病细胞,有病细胞立刻中招,轻松被搞定。这种特殊的药物就是靶向药物。
  目前,分子靶向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如我国科学家利用这种技术治疗难治的淋巴瘤就获重大突破。通过对20多位患者进行靶向药物治疗的结果显示,缓解率超过70%,而传统治疗手段缓解率不足40%。又如意大利和德国的医疗机构合作,以150多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半的病人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另一半的病人接受传统的化疗。经过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靶向药物治疗可避免化疗的副作用,如感染、恶心、呕吐和脱发等,而且接受靶向治疗的病人住院时间比化疗病人短,明显比化疗效果好。
  在科学家的力邀之下,细胞“镖师”正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里大显身手,造福人类。
其他文献
我们正处在一个包装的时代。人们吃的零食基本上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加工制作的,商店里的零食都装在大大小小的包装袋里。你也许没有太在意包装的学问,但食品商可是对此大有研究,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嘴巴在吃零食的时候欲罢不能。  为什么爆米花桶那么大?  电影院里的大号爆米花桶看起来体积非常大,在电影放映前,许多人面对一大桶爆米花,会觉得自己一天都吃不完。然而电影才放了一半,桶里的爆米花居
期刊
有些漩涡星系的中心往往有根棒子,这棒子有长有短,整个星系看上去就像是做化学实验时,独立的搅棒在搅拌液体,随着它的旋转,水流正在“哗哗”旋转着。整个星系被那根中心的棒子搅得不得安宁。  对于星系中心的这根棒子,科学家可是知之甚少,可以说这还是个没有解开的谜团。整个天空,漩涡星系并不少,但并不是每个漩涡中心都有个“搅棒”,很多漩涡中心是扁球形的。  为什么有的漩涡有棒子,有的却没有?这是一个未解的问题
期刊
当你正和别人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对方突然低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这种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了,随着移动设备比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人们习惯于时不时地查看一下有什么新信息,于是面对面交谈时目光的交流就会经常被打断。  沟通分析专家告诉我们,在一般交谈中,成年人的眼神交流时间占到交谈时间的50%至60%。而且只有人们的眼神接触占讲话时间的60%至70%,彼此才
期刊
在我们印象中,化学研究总是跟瓶瓶罐罐打交道;此外,最多再来点小球、小棍之类所谓的模型。的确,仪器和实物模型历来是化学家施展身手必不可少的“道具”。不过,得益于电脑,化学家手上又多了一种“道具”,那就是计算模型。如今的化学家,一手拿试管、烧杯,另一手玩电脑(你可别以为他们像你一样,一边做实验,一边玩游戏或者上微博),化学研究已步入“电脑时代”。而促成这一切的是今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马丁·卡
期刊
地球在45亿年前诞生之初并没有生命。大约5亿年后,地球上才出现了一些种类不同的细菌和其它有机物,这些简单的生物统治地球长达近20亿年。后来——也就是在22亿年前,一种新的生命类型——我们今天知道的多细胞生物——地球动植物的老祖先诞生了!  为什么说动植物的老祖先诞生在22亿年前而不是以往人们所说的约5亿年前呢?老祖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它们最初什么模样?其生命密码很复杂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谜题其
期刊
章鱼实在太聪明了  提起章鱼,人们马上会想到大名鼎鼎的“预言帝”——章鱼保罗!因为章鱼保罗不愧为章鱼的杰出代表,它用自己出色的预测行为,证明章鱼类动物的聪明确实应该让人类刮目相看。如它先后成功预测了有德国队参加的2008年欧洲杯和2010年世界杯的全部比赛,其中欧洲杯预测6场对5场,世界杯预测8场全对。  除了章鱼保罗,从章鱼的总体表现来看,章鱼也称得上是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如它们有三个心脏,有两
期刊
2021年8月23—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此次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一系列宣传活动有助于普及低碳知识、增强节能意识,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做到绿色低碳发展?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一一解答。低碳领域的常用名词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
期刊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顺利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圓满成功。这是神舟载人飞船执行的第七次载人飞行,历经制动飞行和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着陆三个阶段,从距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太空凯旋而归。高光谱观测卫星成功发射  2021年9月7日,我国在
期刊
人总是喜欢把己意强加给自然。比如当很多花开时,我们就说“百花争妍”,倒好像花们在举行“选美比赛”似的。殊不知,植物没有高级意识,哪知道自己美不美呢。要说它们之间存在竞争,那也是为了争夺昆虫,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昆虫来给自己授粉。  为了吸引昆虫,花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最熟悉的是花色和花香。最近科学家发现,还有一种长久不为人知的手段,那就是静电。  几乎所有昆虫在飞行时,都会获得正电荷。这是因为它
期刊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4.9 ℃,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高出大约1.2 ℃。全球变暖加剧了地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常见,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超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则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  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发展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碳排放,实现低碳化,已经刻不容缓。本期专题,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