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你真的了解吗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8月23—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此次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全国低碳日活动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一系列宣传活动有助于普及低碳知识、增强节能意识,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什么是低碳?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做到绿色低碳发展?下面小编就来为你一一解答。

低碳领域的常用名词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此外,温室气体还包括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等。
  低碳
  低碳即较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由低碳延展出的相关词汇有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等。
  碳排放
  碳排放分为可再生碳排放和不可再生碳排放。可再生碳排放指在地球表面的各种动植物正常的碳循环,包括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不可再生碳排放指开发和消耗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减少碳排放量对缓解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能起到重要作用。
  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碳达峰与碳中和紧密相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实现的难度;而后者是对前者的紧约束,要求达峰行动方案必须要在实现碳中和的引领下制定。

低碳发展的实现路径


  低碳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构建低碳化发展新体系,着重在七个方面实现低碳发展。
  能源低碳化
  能源低碳化就是要发展对环境、气候影响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低碳能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清洁能源,如核电、天然气等;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化石能源,甚至可以实现零排放,特别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完全没有碳排放。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低碳化。
  农业低碳化
  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实施农业低碳化中主要强调植树造林、节水农业、有机农业等方面。
  植树造林是农业低碳化最简易、最有效的途径。据科学测定,1亩(约667平方米)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千克,放出氧气49千克,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

  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也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通过水资源时空调节、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
  有机农业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如今,有机农业已成为新型农业的发展方向。
  工业低碳化
  工业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业低碳化主要是发展节能工业,重视绿色制造,鼓励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交通低碳化
  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和环境,交通运输领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交通低碳化是必然趋势。在中国实行交通低碳化的过程中,发展新能源汽车和电气轨道交通已成为新的亮点。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乙醇燃料汽车、生物柴油汽车、天然气汽车、二甲醚汽车等类型。
  努力发展电气轨道交通是交通低碳化的又一重要途径。电气轨道交通是以电气为动力,以轨道为走行线路的客运交通工具,已成为理想的低碳运输方式。
  建筑低碳化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40%。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建设大国,十分重视推广太阳能建筑和节能建筑,积极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
  太阳能建筑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代替常规能源,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阳光屋顶等途径,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等一系列功能。太阳能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利用太阳能实现“零能耗”,建筑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应均来自太阳能,常规能源消耗为零。

  服务低碳化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着力发展绿色服务、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的大户。低碳物流要实现物流业与低碳经济的互动支持,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等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智能信息化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服务低碳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服务智能信息化,可以降低服务过程中對有形资源的依赖,将部分有形服务产品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转变为软件等形式,进一步减少服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消费低碳化
  低碳化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消费方式。消费低碳化要从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回收再利用三个方面着手。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要通过绿色消费引导,使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此外,消费环节还应崇尚绿色包装、注重回收利用。绿色包装要求包装材料和包装产品在整个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对人类和环境不产生危害;在消费过程中应当选用可回收、可再利用、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包括可降解塑料、再生纸以及采用循环使用零部件的机器等。
其他文献
忧劳可以兴邦,逸豫可以亡身——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对帝王统治经验与教训的政治格言。科学家发现,如果把这句话改成“忧劳可以强身,逸豫可以亡身”,就成了很精彩的养生格言。  这个观点来自于一项长期的跟踪调查。从1993年开始,德国科学家请4万名志愿者预测他们未来5年的生活与健康满意度情况,并给予1到5分的预测打分。5年后,这些志愿者们接受了生活和健康状况调查,并被要求继续对未来5年的满意度情况再次预
期刊
对于地球人来说,握手几乎成了通用的交际礼节。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对握手谈过这样的体会: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那么握手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性的礼节了呢?它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很温暖呢?  古人类文化学者认为,握手礼节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项成果,它像其他许多礼节一样,来自于古希腊。那时,如果两位武士不期而遇,发现对方是敌人自然会拔刀相向。但如果认为双方不怀敌意,双方就会摊开双手,
期刊
科学家认为,如果来自于父母的基因是人生的金种子,那么从胎儿到人7岁前,就是这颗金种子的黄金萌芽期。而萌芽期具有很大的魔力,它的情况,往往决定了人此后一生的发展。因此“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很有科学道理。  事实真是这样吗?  7岁前,我们拥有了什么?  研究证实,儿童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2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30%则在7~17岁间获得。不仅智力如此,身体的发育
期刊
我们的世界是由什么基本物质组成的?为什么各种物质具有质量?  质量产生之谜  这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大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曾经提出过类似的问题,来追问世界的本质。对于第一个问题,现代物理学家用各种粒子来做回答,宇宙存在着一些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正是这些基本粒子构成了宇宙万物。物理学家甚至还建立了一个“标准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一共有62种基本粒子。它们彼此之间可以通过三种基本的作用力,也就是强力
期刊
我们正处在一个包装的时代。人们吃的零食基本上都是从商店里买来的,而不是自己加工制作的,商店里的零食都装在大大小小的包装袋里。你也许没有太在意包装的学问,但食品商可是对此大有研究,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嘴巴在吃零食的时候欲罢不能。  为什么爆米花桶那么大?  电影院里的大号爆米花桶看起来体积非常大,在电影放映前,许多人面对一大桶爆米花,会觉得自己一天都吃不完。然而电影才放了一半,桶里的爆米花居
期刊
有些漩涡星系的中心往往有根棒子,这棒子有长有短,整个星系看上去就像是做化学实验时,独立的搅棒在搅拌液体,随着它的旋转,水流正在“哗哗”旋转着。整个星系被那根中心的棒子搅得不得安宁。  对于星系中心的这根棒子,科学家可是知之甚少,可以说这还是个没有解开的谜团。整个天空,漩涡星系并不少,但并不是每个漩涡中心都有个“搅棒”,很多漩涡中心是扁球形的。  为什么有的漩涡有棒子,有的却没有?这是一个未解的问题
期刊
当你正和别人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对方突然低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这种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了,随着移动设备比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手提电脑、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人们习惯于时不时地查看一下有什么新信息,于是面对面交谈时目光的交流就会经常被打断。  沟通分析专家告诉我们,在一般交谈中,成年人的眼神交流时间占到交谈时间的50%至60%。而且只有人们的眼神接触占讲话时间的60%至70%,彼此才
期刊
在我们印象中,化学研究总是跟瓶瓶罐罐打交道;此外,最多再来点小球、小棍之类所谓的模型。的确,仪器和实物模型历来是化学家施展身手必不可少的“道具”。不过,得益于电脑,化学家手上又多了一种“道具”,那就是计算模型。如今的化学家,一手拿试管、烧杯,另一手玩电脑(你可别以为他们像你一样,一边做实验,一边玩游戏或者上微博),化学研究已步入“电脑时代”。而促成这一切的是今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马丁·卡
期刊
地球在45亿年前诞生之初并没有生命。大约5亿年后,地球上才出现了一些种类不同的细菌和其它有机物,这些简单的生物统治地球长达近20亿年。后来——也就是在22亿年前,一种新的生命类型——我们今天知道的多细胞生物——地球动植物的老祖先诞生了!  为什么说动植物的老祖先诞生在22亿年前而不是以往人们所说的约5亿年前呢?老祖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它们最初什么模样?其生命密码很复杂吗?  这些看似简单的谜题其
期刊
章鱼实在太聪明了  提起章鱼,人们马上会想到大名鼎鼎的“预言帝”——章鱼保罗!因为章鱼保罗不愧为章鱼的杰出代表,它用自己出色的预测行为,证明章鱼类动物的聪明确实应该让人类刮目相看。如它先后成功预测了有德国队参加的2008年欧洲杯和2010年世界杯的全部比赛,其中欧洲杯预测6场对5场,世界杯预测8场全对。  除了章鱼保罗,从章鱼的总体表现来看,章鱼也称得上是最聪明的无脊椎动物。如它们有三个心脏,有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