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本,参悟感恩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f542268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熏陶感染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重视人文教育。初中语文体现了人文之美,内涵丰富,其中感恩教育的内容就是其中的底蕴之一,课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除了加强语文的工具性外,还要加强人文性教育,作为语文老师要深挖语文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
  一、解读生本,抓住教育的契机
  初中学生的成长过程的特点,决定了初中时期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最适当和最关键的时期。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的个性非常不稳定,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丑的识别能力不是很高。认识并不十分坚定,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和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不成熟,对老师来说正是一个绝好的引导机会,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机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通过积极的活动和温暖的关怀,教育和引导学生对知恩、感恩、报恩的认识,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把他们心中可能的“丑恶”窒息在摇篮中。
  二、解读文本,参悟感恩教育
  文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接受感恩等思想教育的载体,找准学生与文本的对接点,做到无缝接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初中语文的文本内容有选择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接受教育及启示。
  (一)感恩他人
  如:在探究《我的母亲》(胡适作品)时,可以扣住文中“我在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这一句话,让学生联系自己说说:“你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与同学交流后讨论:为了报答妈妈,你做了什么?以后怎么办?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孩子的爱吧!然后写一个片段。
  在《藤野先生》教学中,结合学校组织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活动,让学生给老师一份特别的礼物,如一朵花,一张贺卡,一句祝祝福,一个进步,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在学习《羚羊木雕》时,解读文本中作者和万芳这一少年世界的人际交往,感受年轻朋友纯洁的,真诚的,无私的情感。然后让学生写或说一片断,写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激发学生珍惜朋友,感恩朋友的感情。不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甚至吵架。
  (二)感恩自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人还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自然。在教学中《看云识天气》,让学生观察,在观察中推知天气的变化。轮流看谁发布的天气预报准确,然后写观察记录,编辑天气报,写出云给人带来的便利,可以联想到古人看云彩断吉凶的故事,写出云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写出对云的依恋与感激。如学习《沁园春·雪》这篇课文,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上,二次探讨后,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在心中建立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
  (三)感恩社会
  如课文《信客》等这类题材,承载了对各类社会关系的表达;文言文《捕蛇者说》表达了当时社会的苛捐杂税对人民生活的残害,揭示了当时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使学生联想到现在和谐的社会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恩。
  三、立足实践:渗透于圆融
  (一)渗透在课堂中
  由于新课程教材涵盖各种主题感恩文章,因此,教师应把握教材的内容,感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感到感恩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大意,抓住机会教,渗透相应层面的感恩教育。我教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作者在家庭意外的情况下,朱自清的父亲告别儿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更让学生圈出写父亲买橙子的动词。让学生思考的几个问题:父亲为“我”买橘子容易吗?你认为哪些动词最能体现父亲艰难吗?为什么我的父亲买橘子会如此困难?既然这么难,为什么他不让“我”自己去呢?同学探讨交流总结:父亲为我买橘子,是不容易的。文中“探”、“穿”、“爬”、“攀”、“缩”等动词都体现了买橘的艰难,因为父亲很胖,这就是父爱的体现。让学生想象父亲买橘子的场景,从父亲的一举一动了解父亲的爱和辛苦。通过这一个教育细节让学生领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无私的,伟大的。父母照顾他们的孩子,孩子们尊重他们的父母,是值得提倡的道德,人类的进步是文明的体现,《背影》中正是描述的这种品德之美。接着让学生再读这篇文章,讨论:你联想到父母平日对自己的种种钟爱了吗?你该如何去感激父母对自己的爱?经过一层层的引导,让学生达到心灵上的升华。
  (二)渗透在作文中
  作文是学生在发泄感情的最好的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的积累。因此,学生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些感恩方面的文章,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加强品德修养。当然,书面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限于一个命题,教师可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组织学生观看爱家、爱国,爱自然的影视作品,然后让学生看后的感受。例如,打开网络视频,让他们看中国名家的演讲,学生收益最丰的是邹越的演讲——《让世界充满爱》,邹越老师的演讲多少次让学生感动得泪水涟涟,学生从邹老师的演讲中感受到了真情,学会了感恩,同时也学习到了不少演讲的技巧。
  (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课堂教育,课后也不应忽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要给合文本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让学生帮助父母按摩消除爸妈一天的疲劳;母亲节和父亲节时间,亲自为家长买贴心礼物,表达孩子的感谢。当然,还可以组织“亲子活动”,由教师请家长和孩子面对面沟通彼此,对话,加深相互了解,消除误解,让家长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需要爱,也让孩子们真正体会父母的心,感恩父母的爱。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考虑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有效引导,扩大感恩教育的影响力度。
  
其他文献
摘要:認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  关键字:新视角新课程
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实践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阵地。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日益深入,在促进学校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同时,加快校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更为迫切。我县刚兴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则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政府建立的校外教育阵地,它与学校教育各有特点、各有优势、相互补充。学校教育是义务教育,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是校外教育;学校教育是基础学
摘要:《高中美术新课程》总目標第一句就提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在美术鉴赏模块课程标准中第一条就是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把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主体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标准结合起来,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主体教育的基本精神。
凡是优秀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非常入神;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总想说话,课堂上乱哄哄的。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气质性格、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共同融铸成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受到学生欢迎、容纳、爱戴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
作爲被乾隆打入“貳臣”另册的清初重要人物,曹溶在政治上以身歷三姓、出仕二朝著稱,在文學上則以詞著名,詞風清麗雅正,被視作浙西詞派之先聲,同時亦是一位著名的藏書家、文
摘要: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是教育战线上存在着的明显的和潜在的“危机”,其存在的原因和防止的方法都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治本”的角度提出要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并从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四个维度进行了的阐述。  关键词:爱岗敬业;精神;教师;职业       教育是一种事业,教师是一种被人崇尚的职业。在教育界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精神,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许多教师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精神,兢兢业业地战斗在教育
目的:以离体海马脑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初步观察丙泊酚对维生素A缺乏大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电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正常和维生素A缺乏SD大鼠,处死后制备海马脑片,在混合气体饱和人工脑脊液中孵育2小时,选取较好的脑片进入实验,脑片分组和处理因素如下:N1组:正常对照组,无维生素A缺乏,不给予丙泊酚处理;N2组:无维生素A缺乏,脑片灌流液中加入丙泊酚至终浓度为50μmol/L;VAD1组:
新课程的改革,为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引领着教学走得更高,更好,也为改变传统校本教研的不足和提高学校校本教研的质量发挥着巨大作用。走进新课程,学习新课程,让教师们欢喜,雀跃,也让校本教研成就着教师们的发展,成长之梦。下面,我就新课程校本教研下教师的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方式更优化  清晰的教学思路,优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条理,清晰,简洁,流畅的教学思路,会给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如是说.可见阅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大、中、小学甚
摘要:后进生是名不经传的弱势群体,后进生在农村教育这样大环境下居高不下,普遍人都以为后进生是低能儿,后进生是语文教学的“包袱”.要大面積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提高后进生语文水平是首当其冲,如果我们及时对后进生进行智力扶贫和非智力扶贫的话,使后进生赶上一般同学的水平,让后进生有可能成为杰出人物的特殊群体。因而,转化语文后进生的对策必须剖析语文后进生种种的不良心态,找出其病因病症,转化语文后进生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