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贵在实践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怎样学以致用,如何高效学习,是当下学习者经常提及并研究的话题。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记忆深处一直闪现着一些画面,耳旁总萦绕着一些激动和兴奋的声音,以至于不得不说出来,不得不写出来。
   关键词:高效;学习;实践;游学;访学;活动
   那是2014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金色教苑”乡村教师研训基地学校管理者研修班培训。十天的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从培训的形式还是从培训的内容看,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经历。因此,我对这次活动始终怀着一种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直到现在谈起还是记忆犹新。
   一、山东青州游学活动
   山东是儒家圣贤孔子的故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名和文化内涵底蕴。
   我们经常谈社会实践活动,但对于社会实践課如何去上,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或达到高效,的确还没有去研究过。2014年11月24日的青州游学“老师去哪儿了”,让我对社会实践活动有了全新的认识。本次活动每小组有六人,当我们拿到活动题目时都傻眼了。但在组长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案头工作。有的老师上网查资料,有的组员认真读题审题眼,有的则查阅地图做记录,还有的在研究出行的交通工具……半个小时之后,我们骑着青州市政府早已安排好的免费自行车出发了。我们边走边问,很快就找到了第一个景点——青州最有故事的一棵老树,沿着青州古街我们很快找到了青州最美丽的两种石头,青州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州的大碗茶,青州的万年桥、沈星桥、大铁牛、阜财门等。在青州市区,我们一路询问,一路合影,一路狂奔,青州城的风吹乱了我们的头发,但我们六个人谁也不肯落在后面,都争先恐后,拼命蹬车,争取第一个找到题目中的问题,作为第一名出现在宾馆(主会场)。我们六人在青州城的大街小巷穿梭着,时间很快就到下午两点,我们一看题单,大题还在后面呢,于是我们草草吃了一顿午饭,在吃午饭的过程中,已改变了下面行程的交通工具——出租车。说走就走,我们一行六人乘坐了两辆出租车向驼山奔去,到了驼山,我们在雄伟的昊天宫前拍了照后,又匆匆与云蒙山的“寿”字合了影。就这样,又是一路飞奔,大约5:40分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探索之旅的最后一站——山东青州湿地公园。到了青州湿地公园,天色已黑下来,路灯也亮起来了,我们才感受到了青州城的静怡和安详。这时,大家已是饥肠辘辘了,于是,在一路的谈笑声中,我们乘着的士回到了宾馆。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按时完成了所有任务。我从这次活动中真正感受到了社会实践活动所体现出的意义和价值:团队精神与协作力量的重要性,同时,在短短的一天时间,我们就了解了青州城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记忆深刻。
   二、山东寿光游学活动
   这次我们组主要参观考察的是寿光圣城中学。到了圣城中学后,我们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圣城中学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进美丽的校园,你就会被灵动的墙壁所包围,如经典诗词长廊、励志名言长廊等等,还有人文化的草坪和绿化带设计,如“请脚下留青”等有灵性的提示语。走进教学楼大厅,楼道内是别具一格的书架,各类书籍整齐地摆在书架上,无不令人神往。看到这里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受到这里的老师和同学们每天都在这安静、美好的地方,吮吸着浓郁的书香,遨游在书籍的海洋,内心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和兴奋。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寿光第一中学、寿光实验小学……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从学校校长到学校的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着以学生发展为本,务实、高效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所听到的每一节课,所看到的每一本教案、每一篇作业、每一张活动表都体现着一种工作的细致、务实。的确是朴实的课堂,务实的管理。
   三、游学、访学启示——教育重在实践
   首先,本次访学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而且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教育,教育体现了教育者的不遗余力。同时让我也学会了: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如何去培训年轻教师,如何跳出教育看教育。的确让我视野开阔了,思想提高了,工作着力点明确了,理念提升了。感谢西部阳光教育基金会和甘肃省教育厅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感谢睿智的赵老师、细心的小张老师和憨憨的小杨老师的精心组织和认真安排。一路访学,一路感动,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回想访学中的精彩故事,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其次,教育的确要回归到它的本真——教学活动实践。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像本次山东游学、访学活动一样去做,我想,我们的学生肯定会从不学变为会学直至爱学,最终达到学得深刻、学得深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最后,作为一名校长或者学校管理者要有“坚守”的品质。一所学校的发展,难能可贵的是有自己的东西,但每一次改革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它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尤其是我们育人这一职业,更不可能立竿见影,它的周期性很长。但只要我们循着教育的规律做事,即使目前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只有不放弃,不抛弃,才可能会做出一番成绩。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路上且行且珍惜,教育路上高效重实践,才有可能为学校更好、更快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其他文献
一、导语   学习中国历史就是要知道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中历史教学要适应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差异水平,具體在三维目标构建上是这样体现的: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初步培养学生基本的唯物史观和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上,理解中国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这一历史时期变革与发展的动因,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历
问:小笛姐姐,我很胖,脸上有很多黑头怎么办?(欣唐)  答:看了你的问题,我去网上搜索了“去黑头”词条,哈哈,办法不要太多啊!  什么鸡蛋清敷面、牛奶盐按摩等不一而足,不过,这些都需要长期抗战,不能一劳永逸,咱学生哪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呢!你不妨试试小笛姐姐的去黑头妙方:黑头大多数人都会有,只要你不把它当回事,先去除心中的“黑头”,脸上的就不会再困扰你啦。    问:我喜欢上一个女孩,不知道她是不是喜
邓贝西,上海中学高二学生,上海“金爱心学生十佳标兵”之一,热心公益事业,关心艾滋病人,几次到河南艾滋病村考察后在学校创办“同一社”,旨在帮助艾滋病人。邓贝西多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出现在全国和上海市区的“防艾”定会队伍中,用他的声音和行动影响了周围许多人。    缘起一双“大眼睛”    “这件事对我的震撼太大了!”2003年6月,《机关报民周刊》封面上刊登了河南商丘一个患了艾滋病的4岁儿童的照片,由于
摘 要:幼儿园的教育作为学习道路阶段的开始,是奠定个人良好成长的开端。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将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贯彻到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丰富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启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根基。   关键词:自然;生命;幼儿;生态;启蒙教育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使一个人的心情变得舒畅,提高人们的生活热情
摘 要: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而且是一种情感表现的艺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挖掘教学难点为切入点,对小学歌唱教学中三年级学生的课堂音乐情感体验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难点;情感体验;实践   一、一个失败课例引出的思考   曾听过一位音乐教师执教的三年级歌唱教学课《顽皮的杜鹃》,笔者以其中一
摘 要:新时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这一方面来讲,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互为表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教育,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要创新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体育教学以提升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更加需要的是懂技术、拥有强健体魄和心理的综合型人才,为此,在初中阶段
小溪从密林里流到空地上,水面在艳阳朗照下开阔了起来。这儿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还有像蜂房似的一片青蛙卵,已经相当成熟了,从一颗颗透明体里可以看到黑黑的蝌蚪。也在这儿的水上,有许多几乎同跳蚤那样小的浅蓝色的苍蝇,贴着水面飞一会就落在水中;它们不知从哪儿飞出来,落在这儿的水中,它们的短促的生命,就好像这样一飞一落。有一只水生小甲虫,像铜一样亮闪闪,在平静的水上打转。一只姬蜂往四面八方乱窜,水面却纹丝
人生最宝贵的是体验。体验是人生中最真实的记忆,它在岁月的流逝过程中,慢慢地积累成了经验,成了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人生工具。体验是人在痛苦中的精神食粮,从过去的经历中,归纳自己的得失,在黑暗中,用自己饱经风霜的眼睛去寻找光明。   在体验中感受,在体验中成长!  ——本期特约主持:刘高伟
句子的分类  1. 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①陈述句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  ②反意疑问句是前一部分陈述事实,后一部分对陈述提出相反的疑问的一种问句形式。如果前面是肯定,后面则用否定结构;如果前面是否定,后面则用肯定结构。  ③祈使句以动词原形开头。否定的祈使句用Don’t开头。  ④感叹句的结构:What 名词词组 主 谓!Ho
花丛中,有人正在捕蝶,不!是在扑蝶!他东奔西撞,气喘嘘嘘,累得一头汗。但蝴蝶并不搭理他,每当他扑来,蝴蝶就转身飞去,依然在花丛中跳着舞。  另一个人却静静的,极安然地在花丛中画着花,并把那花画得亮丽无比,果然,蝴蝶飞来了,落在他的画上,亲吻画上的春光了。  他于是极欣然,也笑成了一朵花。    同在花丛中,他们俩究竟谁聪明?  显然,是第二个。  不是吗?  第一个浮躁,急吼吼的几近“张牙舞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