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失当与得当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比重最大,于是,散文教学教什么自然也成了语文课程教学专家首先专注的研究课题。经过多年的研究,有几点成果获得了大家的共识,散文教学的要领可以归结为:“1.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经验;2.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1]可以说,这也是在散文学习过程中需要确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习《端午的鸭蛋》一文,主要目标也是要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有关端午鸭蛋的各种情趣与经验;体味作者是如何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的。有了这样的指向后,我们再来思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确定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合适、阐述是否得当,便有据可依了。
  一、教学目标多或者门类大
  1.泛文化化,门类大
  【案例1】
  1.学生学会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端午节习俗,并能说出其他相关民间文化习俗。[2]
  本教学案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位于生字词的学习、端午节习俗和其他相关民间文化习俗的掌握,忽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就散文类文体篇章的学习而言,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不大适合的。学习《端午的鸭蛋》,就学习相关的端午习俗及其他民间文化习俗,显然是将本不该是语文学习目标的内容当成了语文学习的目标,使语文教学目标无原则、无限制地泛化,终究难以落实到自身语文能力的提升。
  2.泛知识化,内容多
  【案例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的能力,体会本文“小叙事”的特点;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品味本文“平淡而有味”等语言特色;以读为主线,梳理感悟中心主旨;用“一叶知秋”的方法对重点语句进行揣摩感悟;感受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人生情趣。[3]
  本教学案例中,教师注意到了文章“小叙事”的特点、“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感受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人生情趣”等,都是汪曾祺散文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基本上抓住了本篇课文独特的教学价值。然而,本案例犯了贪多求全、目标泛化的毛病。本案例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中,涉及了文章的方方面面,如文章内容、写作思路、小叙事的特点、语言特色、中心(主旨)、阅读方法、人生情趣等,全方位对《端午的鸭蛋》进行透视。本节课教师预设的教学时间是一课时,在一课时所允许的时间内,想要完成每个教学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目标导致的必然结果是一面不到。看似领着学生到处走了一遍,其实哪里也没有深入下去。这样贪多求全的教学目标常见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具体到一篇文章,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与意蕴,找准一节课能够解决的一两个问题,必要时可以专攻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知道这一堂课可以学会什么,做到一课一得,教师也能够有的放矢,避免目标泛化导致的教学随意。
  二、教学目标割裂三维目标
  【案例3】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精彩语句,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理清行文思路,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怀想和对故乡热爱的感情,珍惜热爱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4]
  【案例4】
  知识目标: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激起学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爱的情感。[5]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都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条目进行阐述,看似是对课程标准的遵循,实则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误解与扭曲。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这部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一体化”,就是要改变社会和人的单向度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多向度发展,即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然而,很多教师将“识字写字目标”当作知识与能力目标,把阅读理解目标当作过程与方法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分列开来,恰恰是对三维目标的不理解。比如,“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一定包含着过程与方法——如何了解端午文化;也必然包含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因此,这种割裂三维目标、为凸显某一方面将其单列的设计是不可取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阐述。
  三、教学目标缺乏本文的独特价值
  【案例5】
  1.感知文意,感受文章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咬文嚼字,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和情致。
  3.引文入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民俗的情感。[7]
  【案例6】
  1.了解端午习俗,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3.培养生活热情,关注细节习惯。[8]
  【案例7】
  1.积累词语,理清思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4.学会品味生活,享受乐趣。
  (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激发民族自豪感。)[9]
  上述三个案例中的教学目标类似,可以通用为所有散文类文本的教学目标,甚至可以通用为所有语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能够凸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哪方面的语文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哪方面的语文技能可以得到训练。目标模糊导致行动盲目,学生难有明显的收获。   实际上,“这一篇”与“那一篇”有着不一样的特质,因此有着不同的用途,能够明确指明“这一篇”独特的教学价值所在,才是教学目标设定的最终意义。就《端午的鸭蛋》而言,就是发现“这一篇”散文所具备的特质。
  这首先需要了解汪曾祺先生文章的特点,由此判断《端午的鸭蛋》的教学价值。
  汪曾祺先生自己曾经说过:“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端午的鸭蛋》也正体现了先生的写作主张。人教版教材的课后练习中,也设置了相应的题目: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可以看出,教材编写者对本文的教学价值是有特别设定的。因此,在本文的学习中,其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应该作为教学目标中的重要部分,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意韵,自然会在语言的品味中弥漫开来。因此,《端午的鸭蛋》的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
  1.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用方言表现地方特色、有淡淡幽默的语言特色;
  2.感受故乡的鸭蛋留给作者的童年情怀与故乡记忆。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又关注到了语言表达的特色,简洁而清晰,也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74.
  [2]阿咪.《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J].云南教育,2010(10).
  [3]高玉霞.《端午的鸭蛋》导学设计[J].黑龙江教育,2010(2).
  [4]李洪印.《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J].新课堂,2014(24).
  [5]张颖.《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2011(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李如燕.《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2(11).
  [8]陈丽萍.品小小鸭蛋悟浓浓深情[J].现代语文,2014(9).
  [9]李丽娟.《端午的鸭蛋》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13(7/8B).
其他文献
【关键词】逻辑谬误,正确推理,有效论证,学习任务设计,思辨  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中,将学习内容分成逻辑、推理、论证三部分。这三个并列短语中的“逻辑”是狭义的逻辑概念,指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以及简单的逻辑方法,而推理和论证正是逻辑的运用与体现,所以“逻辑、推理、论证”合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较大的“逻辑”概念。  逻辑是思维的重要准则,发展逻辑思维,有助于思考缜密、表达准确、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与四季有关的古诗。  2.让学生感受四季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以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古诗,让学生在诗韵的熏陶中慢慢长大,把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精华的内容烂熟于心中,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生根。  2.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为“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其设定的单元目标为“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1]。这是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和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落实。  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相继兴起,将人类带入了多种传播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人们借助各种传播媒介来了解社会,与他人沟通,与群体产生联系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现被选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  全文共七十个字,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虽然这篇课文存在的语文教材版本不多,曾出现在2001年初审的人教版和鄂教版教材中,但是它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命题,在《礼记》
怎样教,更有效?为了让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更利于孩子们接受,课堂上少不了直观、生动的教具,少不了活泼、有趣的游戏,少不了新颖、巧妙的手段,然而仅此是不够的,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在不断的反思和尝试中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一、不宜各自为营,应“瞻前顾后”    教学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照教材给我们分好的课时内容,依次往后教。而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早知道后面会出现这些问题,前面就不
谢飞妤    有幸欣赏窦桂梅老师的《游园不值》,获得的是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洗礼。至今,我仍无法走出那份精彩。  设计之巧妙。窦老师的整个课堂设计,由两大部分组成:读出韵味,读出思考;围绕主题“不遇中有遇”,让学生感受园中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推敲哪些词语赋予了“苍苔”、“柴扉”、“红杏”感情。教学中,又引入了陆游、贾岛等诗人的作品。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简洁,深刻,广博。  朗读之精妙。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最早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后编入《呐喊》。《孔乙己》自发表以来,因为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促人自省,成为文学研究界、语文研究界的研究热点。自1922年入选民智书局出版的《初级中学国语文读本》以来,《孔乙己》一直是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一、教学价值导向分析  笔者研究了人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沪教版五个版本教材
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也就越明晰。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可测,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至关重要。下面,试就《盘古开天地》一课,谈谈我是如何确定目标的。    一、关注文本特点  文本有什么特点?这是备课时首先要关注的。备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细读文本,因为只有把文本研究透了,我们才能深刻把握文本的规律,制定出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从文体上说,这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
从传统的“教案导学”,发展到“学案导学”,再发展到“问题导学”,最后实现“自我导学”,这些年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体现了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为实现从“预设—讲述”到“预设—生成”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在四种导学模式中,“问题导学”模式是关键,本文结合《方山子传》的教学来谈一谈这种课堂模式的基本构成和操作流程。  首先是问题的提出。谁来提出问题?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二者结合。比较三者的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指向语用的学科规律。关于这一理念,于永正老师用五十年的教学积淀和思考,提炼成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于老师巧妙开发课文语用资源,用课文教语文,教儿童的语文,用先学后教、平等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实现“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的语用目标,真可谓指引当下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