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探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代表作之一。海明威通过赋予小说形象丰富的象征意义,为小说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本文通过分析老人与海的部分形象象征艺术和现实意义,揭示了人类的精神风貌及其生存态度、生存环境、生存心态。这部小说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对小说中的事物进行了描述。以简洁著称的写作风格是海明威作品的典型特点。
  【关键词】老人与海 象征艺术 现实意义
  一、前言
  《老人与海》故事简介。在世界文学史上有过很多宏篇巨著,很多作品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老人与海》正是此类作品的代表。阅读此类作品不但使人产生热血沸腾之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索。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老渔夫,他常常一个人在大海中穿梭,他敢于蔑视世俗的看法,而他的特立独行只是为了心中那份不灭的信念,为了对理想不断的追求。在信念的驱使下,他与大马林鱼展开了殊死较量,正当主人公要获取胜利的时候,不速之客——鲨鱼妄图夺取成果而加入到战斗中来,战争变得激烈而复杂,情节亦被推向高潮。老人与鲨鱼交锋,战斗激动人心,不老英雄再次展现自己的风采。作品通过简洁的文字,使我们看到震撼人心的场景,这是一场不屈不折的抗争。主人公仿佛一头雄狮般勇敢,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用词精炼,字里行间蕴含着浓郁的象征意义。在作品中出现的大马林鱼、鲨鱼、大海等形象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把人们内心深处的信念激发出来,生命的意义变得更加凝重深邃。
  二、主人公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
  《老人与海》以简洁的文字所展现出来的主人公的硬汉形象是全文的核心。在这部作品中以男性因素作为主导,字里行间充斥着暴力、死亡、勇气等元素,把人类生命的最终意义展现出来,这也是英雄所追求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只是一名老渔民,没有任何暴力倾向,也没有被偏激和虚无的情绪所控制,为什么他执着地要去捕捉马林鱼?其动机并非为了物质,而是为了追求公平。主人公所代表的形象是低调而谦和的,平凡中见伟大。即使猎杀了马林鱼,他也没有得意忘形,这体现了他对生命和对手的尊重。在他的心中并没有成功和失败的区别,他所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桑提亚哥虽然没有捕获到一条马林鱼,但他却是失而不败的英雄,他的雄心壮志饱受现实无情的打击,但是却没有因此而失去信心和勇气,为了实现理想,他可以放弃生命。
  主人公并非完美的英雄,而是有血有肉、固执坚定的老渔民,他经过殊死的搏斗后,表面看来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捕获马林鱼,他只带回一幅鱼骨架。但老人是名副其实的胜利者,在主人公身上,体现出了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以及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主人公的心中,生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而主人公在与死亡对峙时,内心是坦然的,而在面对大自然时,他的内心又充满了柔情。主人公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细腻的内心世界,对大海和生命他无比热爱,这种硬汉柔情更具感染力。其实主人公并非高不可攀的英雄,他只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老人,这是作者刻画人物的成功之处,虽然表面看来,老人与英雄并非对等关系,但是却触动了读者对人物做出评价,展现给读者的是高大的英雄形象。激发读者对力量与美产生共鸣,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索,对英雄这一定义形成新的认知。
  海明威一生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而桑提亚哥是最后一位也是最成功的悲剧英雄,对于主人公的身世背景并没有过多的交待,只知道他是一位孤单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这种处境并不在意,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孤独和凄凉围绕着他,他叹息着说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就好了。这是他孤独无助的表现,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主人公的一生是悲惨的,贫穷和饥饿一直伴随着他,正如作品所描述的:
  “他是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时间已过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有逮到。由于很长的时间里他一无所获,周围的人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
  一直以来,捕捉大马林鱼是他的梦想,面对困难与危机时,桑提亚哥也产生过动摇,是放弃还是拼搏?显然他最后选择了后者。尽管他的能力在大海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他是在用生命与鲨鱼搏斗。在面对马林鱼和群鲨时,他以顽强的斗志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展现出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与信念。面对命运的不公,他没有屈服,他最后回来了,他的大马林鱼只是一副鱼骨架,但是谁能否认他精神上的胜利?在作者笔下和读者心中,他是成功的,是硬汉的代表。
  主人公同时也是作者的缩影,海明威是一名真正的硬漢,在他的一生中经历并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参加了西班牙内战,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他是一名不屈不挠的勇士。这种对生命和理想的追求,在海明威的多部作品中有所展示。
  三、动物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
  1.大马林鱼的象征及其现实意义。作品中的大马林鱼,是桑提亚哥一生的追求,同时也是勇气的来源,在整个作品中,大马林鱼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大马林鱼承担着人类社会发展推动者的责任,象征着人类前进的力量。人们要有坚定的理想,并为之拚搏奋斗,实现人生的价值。主人公在海上飘流84天,虽然没有收获,但是对于目标的热情和信心却没有动摇,这是人类追求美好生命的体现。最后主人公赢了,大马林鱼是成功的象征,是主人公成就的体现,也是奋斗的目标。主人公追求荣誉,尽管战斗艰辛,危机四伏,但是对于大马林鱼,桑提亚哥予以足够的尊重,而最终战胜大马林鱼,则代表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也预示着只要人类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必然会战胜苦难而获取成功。
  2.狮子的象征及其现实意义。在作品中,作者不只一次引用了狮子这一形象,这是桑提亚哥勇气和信心的象征,把主人公的硬汉形象塑造得更加真实,并使之得到升华。主人公先后谈到狮子,也想到和梦到过狮子。最早狮子是在桑提亚哥的人生低谷中出现的,由于被周围的人看不起,主人公在与儿童交谈时,提到自己年轻时的水手经历,在非洲,他看到狮子在海滩上行走。而马诺林则回答说自己知道狮子,因为主人公在此之前和他说过。这为作品后期狮子的多次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种处理方法从侧面告诉读者,对于困难,他并不畏惧,激情和力量仍然存在。在这次谈话之后,老人睡着了,而狮子在他的梦中出现。这个梦境是在出海之前,狮子所代表的是力量和勇气。而在桑提亚哥与大马林鱼相遇时,狮子又出现了两次,大海一望无际,而大马林鱼比渔船还要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力量和勇气是主人公最需要的。
  3.鲨鱼的象征及其现实意义。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鲨鱼所代表的是对主人公的生命产生巨大威胁的邪恶力量。鲨鱼所代表的是破坏力,是坎坷与曲折。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破坏力使人们的理想和成果难以实现。而在作品中,桑提亚哥并没有屈服,他与鲨鱼搏斗,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他战胜了鲨鱼。由此可知人类在面对破坏力时,要有坚定的信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主人公的理想是大马林鱼,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追求,是最高荣誉,在遭受破坏时,主人公的勇气被激发出来,为了保护理想,他用生命去争斗,这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精神,在面对破坏力时,人要保持昂扬的斗志,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四、大海的象征及现实意义
  大海是博大的,是主人公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主人公的战场,大海所代表的是人类社会。大海为主人公提供生命的庇护,是主人公生存之地。主人公对大海的感情是深厚的,只有在大海中,主人公才有生存的勇气和信心。作者在描述大海时没有过多的笔墨,也没有过多的情愫体现,但是大海与人类社会又何其相似,一方面大海为人类提供生存的条件,把自己美丽和仁慈的一面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大海也是残酷的,威胁和野蛮暗藏其中。大海的游戏规则与人类相同,即适者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真实再现。一如当时的美国社会,有着大海一般无穷的财富,对人们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但同时危险无处不在,社会的不公正会把人类吞噬。
  五、结语
  总而言之,作者在《老人与海》中巧妙地运用象征艺术描写了几个重要的意象,其语言见解内涵深刻,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给予现代社会强烈的社会暗示,对于當今时代的人们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婷婷.试论《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和现实意义[J].文学评论,2016(02).
  [2]王梦.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艺术及其现实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23).
  [3]杨美俊.解读老人与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6.
  [4]崔道怡.“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 社,2015.
  作者简介:焦称称(1983-),女,汉族,河南洛阳人,任职于郑州财经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美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旅游时间成为一种国际化的产业,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也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在翻译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文化差异的因素,确保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能够更容易地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和旅游景点的详细信息。跨文化意识在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运用还能够帮助游客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和景点相关的事件和人物,传递本民族的文化。本文具体介绍了跨文化意识在景点翻译中的详细运用,希望能有所帮助。
【摘要】归化和异化突破了语言因素的局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领域。一般认为,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本文将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异化和归化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英语翻译 文化因素 异化 归化  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
【Abstract】A Letter to Lord Chesterfield, by Samuel Johnson, was written for an attack to Lord Chesterfield’s recommendation of Johnson’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Johnson wrote this famous
【摘要】广告语言独特的词汇特色和修辞特色体现了广告语言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底蕴。广告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沟通作用。  【关键词】广告语言 文化 修辞 翻译  语言是文化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作为“国际性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广告语言作为现代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文化交际中传播信息的工具,其作用在当今社会更不可低估。研究英语广告语言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对探讨语言的社会功能
【摘要】林语堂为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将翻译视作为一种对跨语言的和谐之美的追求,在其翻译作品中“神、气、形、意、韵”美时有浮现。本文将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作品《声声慢》进行赏析来浅谈其翻译美学观在其诗歌翻译中的应用,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并学习林语堂的翻译理念。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 美学观 《声声慢》  一、前言  《论翻译》是林语堂最系统,最全面的论述翻译理论的著作,
【摘要】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意义的一种语言形式,不同语言所包含的习语,则体现出其特有的语言文化特色。习语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给习语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本文中作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结合一定的实例,来讨论英汉习语的一些翻译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准确地翻译英汉习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西语言文化交流。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习语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pointing out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interpreters in the interpretation process. During the interpreting process, the role of the interpreters is very important. The i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与各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间的交流不断深入发展,每年不仅有大量的英文文章或著作被翻译成中文进入国内,而且也有不少中文作品经英语翻译到国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原文的文本功能,确定其文本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本论文旨在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怎样确定翻译文本的文本类型?(2)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如何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3)翻译时是否应当考虑目标读者?本文以凯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公示语英译现状的实地调查,与国家标准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了公示语英译的错误类型,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Abstract】The Joy Luck Club was created by a female Chinese-American writer Amy Tan. It brought her great success. The novel vividly depicted the stories of the four Chinese mothers and their four 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