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课外必背古诗词”教学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中,规定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推荐篇目50首。新教材每册后面都编排了“课外古诗词背诵”,收录了十首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每首只配有简单的几行导读提示和一些注解,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留下了很大的自主空间。
  如何让学生将我国优秀的诗文化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一代代传诵下去,首先要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语文教师应努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古诗词、背古诗词的兴趣。从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古诗词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价值起步,引发学生学习、积累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多种学习、背诵古诗词的方法,并采用多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的意识,实现自主快乐地积累。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在七年级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通过比较和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摸索出了一种模式和方法:那就是把“课外古诗词背诵”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在一起,“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课程标准》)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和学生共同设计策划了主题为“在古诗中旅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案,用一周的时间来实施,即把一周五天划分为五个板块,按学习内容给每个板块取一个名字,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一些名胜古迹,既明确了主题又具有文采,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色,每天就分别围绕一个子课题开展学习,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周一:竞登“论讲坛”。
  这一个板块是综合性学习的开始部分,由学生先自主预习,在预习时学生可以查阅工具书疏通字词,通过翻阅有关唐诗宋词的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背景资料,以帮助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为诵读和鉴赏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学生们自告奋勇登上“论讲坛”,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介绍给其他同学,或介绍诗人,或解说作品,方式既有在黑板上直接板书讲解的,也有利用投影或幻灯将资料展示出来的。登上“论讲坛”的学生俨然一个个小老师,不仅锻炼了口才,也增强了自信。而同学之间也可以提问质疑,还可以相互补充,以此创造了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
  周二:兴尽“吟咏阁”。
  语文教学一直强调“厚积而薄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朗诵竞赛活动,可以在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从而大量积累古诗词。在诗词朗诵活动之前,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朗诵作精心的指导,使学生摸索出并掌握古诗朗读的技巧。
  首先要引导学生体会出诗歌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就是说作者有了情思再发为文辞,读者先看了文辞再体味到情思,情感是作品的灵魂。而诗歌是“缘情”而作的,训练学生的朗诵,要把朗读技巧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准确充沛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其次要引导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音韵之美。“诗为乐心”,古有诗词掷地作金石声之说。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唱起来和谐悦耳,像音乐一样有节奏美,使学生体会到了朗诵的乐趣。要训练学生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形式,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五言句为三个音节“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或“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七言句为四个音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或“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对古诗吟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朗诵比赛的积极性很高,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配乐朗诵,有的舞蹈伴诵,有的两人唱和对诵,有的集体朗诵等等,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尽显风采。
  当然,古诗词的诵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日久天长的积累,“一曝十寒”是学不好的,只有通过“一天一诵”,常记常诵,长期浸染在古诗词之中,受到熏陶,受到启迪,才有所收获。这个方面可以由语文骨干或语文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还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由家长协助督促检查。
  周三:畅谈“品赏馆”。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有音乐美、人情美,更有语言美、意境美,因此古诗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朗朗成诵,还应学会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那么,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渔场”,如何去“渔”呢?我的方法是,先为学生提供经典范例,由学生自主合作,深入地研读范例,从中探究出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我再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然后学生自选篇目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并通过交流评改、反复练习,逐渐熟练掌握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我给学生提供的范例是两篇同题文章《〈咏柳〉赏析》,作者分别是袁行霈教授和马茂元先生,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这两篇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学生探究出了鉴赏古典诗词的一些方法,如:
  1、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要从诗中的形象出发,抓住形象在声音、色彩、线条、情态等方面的特点,并透过形象,体味出诗人注入其中的感情,体会诗人借景抒情、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如张志和的《渔歌子》。
  2、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阅读这些诗,应当驰骋自己的联想,展开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头脑里产生丰富的画面,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才能真正欣赏它的意趣。如曹操的《观沧海》。
  3、可通过“换字”比较的方式推敲、揣摩关键字词,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特别要抓准“诗眼”。如赵师秀《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的“闲”字。
  4、加强拓展比较阅读,进行多向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记忆和运用,可使原有教材内容的容量更加丰富,也可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如:古诗中送别题材的诗歌,李白的《赠汪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写法各不相同,你喜欢哪一首或者诗中的哪一句,说说为什么。这样的方式可以以点带面,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积累,加大教学密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附一:学生赏析王维的《竹里馆》两例——
  其一:我认为这首诗的构思十分特别。第一句“独坐幽篁里”是写“景”,而“弹琴复长啸”则是写“人”,即诗人自己的活动,“弹琴”、“长啸”必会发出声音,传达出了“声”。最后一句“明月来相照”,明月既来相照,必有光,就写出了“色”。有“景”有“人”,有“声”有“色”,可见作者描写的对象是十分丰富的,景色是十分美丽的、怡人的,并不会让人感到孤独。而较之,从第一句和第二句的“独坐”和“人不知”中又可见作者是独自一人的。作者正是想通过这种比较来表达自己愿意寄情自然,摆脱尘世喧嚣的愿望和宁静、淡泊的心情。
  其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第一句中“幽篁”告诉我们环境,“幽”字又表现出了环境的特点。“独坐”与第二句的“弹琴”、“长啸”,是对诗人的活动描写。琴声与长啸声衬托出竹林的幽静。这不由使人想到王维另一首诗《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以“人语”声衬托出山林之静。两首诗都以声衬托出景之静,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长啸,让人感到诗人的宁静、淡泊的心情。
  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学会用拓展比较的方法,通过品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把握诗的整体构思、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感受诗的优美意境等方面来鉴赏诗的艺术特色。
  周四:挥墨“创作轩”。
  何景明说:“诗文有不可易之法者,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与李空同论诗书》)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是像中国传统国画一样,讲究“留白”,留下的空白越大,供读者联想、补充、进行再创造的余地也就越大。古诗词以其丰富而瑰丽的想象和新奇而巧妙的构思,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意识。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热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迸发旺盛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才能。
  当学生学会了鉴赏古诗,感受到古诗的艺术魅力,提升了审美情趣之后,就会萌发新的艺术创作愿望。如部分学生尝试给古诗配画,有的用蜡笔画,有的用水粉画,有的用电脑画,各有风格。还有部分学生尝试古诗改写,有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的,有把古诗改写成现代诗的,还有把古诗改写成DV镜头脚本的,各显其能。我也因势利导,从网上下载了湖南作家曾冬的名作《唐诗素描》里的部分作品,提供给学生欣赏,然后指导学生将古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
  附二:曾冬《唐诗素描》中白居易的《暮江吟》——
  傍晚,太阳轻松地展开圆圆的身子,跃入了水中,濯洗一天的疲惫。这个不识水性的顽童,把最后几缕光芒洒满水面,就慢慢地沉下去了。
  四周很安静,没有谁注意一场悲剧的上演。江被凉凉的风吹拂着,一半是碧绿,如一块漾着波浪的珠玉;一半却红彤彤的,像一朵云彩浸在了水中。
  黑暗终于挤满了天空。远处,淡淡的桂香似一些若有若无的声音,漂浮在听觉之外。秋天,这个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晚呵,在一盏渔灯的照耀下,变得温馨和美好。
  月亮拿着一把细长的弯弓,悄悄从山坳里爬了出来。露水闪着珍珠般的莹光,垂挂在岸边的叶尖上,它是月亮从天上射落的星星吗?
  一阵微风掠过,坠落的,是满树的平平仄仄。
  周五:演练“阅兵台”。
  在整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注意给自己的教师角色准确定位,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欣赏每位学生的“悟得”,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要勇于想象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全班抽评,阶段评价等多种方式开展评价与总结,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发展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例如开设“状元擂台”,评出每一个板块学习中表现最佳的学生,授予各单项学习内容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的荣誉称号。在综合性学习的尾声,为落实古诗背诵的效果,进行一些背诵默写、文学常识的测试,以检查学生的积累情况。
其他文献
有清一代的皇帝无不嗜好鼻烟,而对鼻烟壶的爱好更甚于鼻烟,鼻烟壶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几个重要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特色。虽然每个皇帝对鼻烟壶的材质各有所好,
沐浴着深化国企改革的春风,“湖南有色航母”顺利启航。2004年9月3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关心下,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揭开了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崭
圣经寺是清代东部蒙古地区一座寻常的喇嘛教寺院。本文对寺庙名称、住僧与伽蓝等情况作较为详细的考证。 Bible Temple is an unusual Lamaism monastery in the eastern pa
《中国企业家》2010年第12期《营销“世界波”》面对北京奥运会上90%的赞助商在品牌营销上铩羽而归的事实,各方对体育营销手段能否收到理想效果说法不一。 In the face of t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学好语文既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生活化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当前,我们的改革处在攻坚时期,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处在特别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
2009年4月10日上午,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陕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渭南分会承办,《今日浙江》杂志社协办的首届“浙商华山论坛”暨陕西省浙 On the
2010年1月23日,广西民营企业家协会在南宁正式挂牌成立。广西民营企业家协会由广西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经营者、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发起成立,
1971年发掘的唐乾陵章怀太子墓,墓内绘制有精美的壁画~([1])。在墓道东壁有一幅长达8.9米的《狩猎出行图》,图中前方三位开路卫士,有两位分别手持一圆首棍状器具,最后面亦有
很多企业在这一轮承包中搞了内部承包,企业跟车间,车间跟班组,直至班组跟职工。这对企业完成承包经营目标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几年的实践表明,层层承包容易产生种种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