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最大的训练空间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只要一谈到训练,想到的就是题海战术、机械操练,为的是考试得高分。岂不知有关能力方面的训练实属必不可少的,因为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能力得到培养,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也是多方面的。如,口头表达、习作、理解、积累、运用、思维、创新、自信心等。现就思维、积累、自信心三方面的训练与同仁商榷。
  
  一、思维训练
  
  “思维自问题始。”学生有问必提,这是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得到多种设想或结论,使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性,这是思维的深化、提高。训练学生的思维应在训练中求异,在求异中促发展,以利于学习、运用语言。如,学习《松鼠日记》(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文时,有个学生提出:为什么松鼠在秋天收藏的不少松果,记不得藏在哪儿呢?教师顺势而问:“是呀,为什么呢?”如下是课堂上学生的思考:
  生1: 因为松鼠的记性不好。
  生2: 因为松鼠太笨,不知道做记号,所以找不着松果。
  生3: 是不是别的动物挖走了呢?
  生4: 我认为是雪下得太大了,把松鼠做好的记号盖住了,所以很难找到。
  生5: 我觉得松果被大雪冻化了,不见了。
  面对这么多的答案,怎么办?教师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在求异中达到共识。原来是因为雪下得大、风刮得紧,大地白茫茫的。生4的答案较为合理。这样又使学生学会了联系课文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如,刚学习完《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学生提出:“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口袋’为题目,用‘爱昆虫的孩子’不是更好吗?因为他爱昆虫呀!”此时,教师并不急于作答,而是出示文中的最后一句话:“难怪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两个衣袋全部做得高高鼓起,好像塞满了沉甸甸的昆虫。”让学生思考,学生很快发现“好像”一词,于是教师随机引导:“高高鼓起的口袋”到底装着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活起来了。
  有的说:装满了昆虫。
  有的说:装满了对昆虫知识的了解。
  有的说:装满了对昆虫的迷恋和好奇心。
  有的说:它装满了十卷《昆虫记》。 (学生课前查阅的资料)
  多么聪明的孩子!可见思维在于教师的引导、扩散、训练。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发展,想象力才会丰富。
  
  二、积累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们的教材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大有益处,然而进行机械的抄写训练,其一,费时低效;其二,产生误导。不少学生以为只要拿本子多抄一些好词佳句,就说明自己积累得多,其实脑中一片空白。所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背诵积累
  背诵是积累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智慧发展的基础。古人云:“文选烂,秀才半。”只有平常烂熟于心,才能想用就用、随时会用,用得自然、用得恰当。那么如何有效背诵?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类式的背诵积累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有关“数字”方面的:
  (1)成语——千方百计、十全十美、百里挑一、一碧万顷、千丝万缕、一波三折、一张一弛等等。
  (2)古诗词——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杜甫《征夫》)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
  (3)谚语—— 货买三家不吃亏,路走三遭不陌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再如,将背诵的材料进行春夏秋冬归类,进行人物、动植物归类,进行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归类,便于学生背诵积累。长期下来,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将有独特的素质和修养,其能力将大大提高。就如人们所说: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多去诵读经典吧。
  “背诵接龙”是一种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的好方法。教师每周选出一篇短小精悍的名家名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背诵方式进行背诵,然后利用早会或课余时间让一名学生背诵,当背完几句话或一小段后迅速叫另一名学生接着往下背,这样有利于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因为学生不知道自己会接着背文章的哪一部分。除此之外,要求学生每天背诵课外四个词语(或成语)及一个优美句子。第二天随机抽查一个学生是否完成,并让该生把背诵的内容写于教室的专用黑板上,让全班学生当场背诵,把它当做一种快乐,以养成习惯。就像南怀瑾先生所言:背诵就像唱歌一样愉快。这样,日积月累,厚积而薄发。
  2.复述积累
  复述课文或复述平日读过的文章是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每学完一篇课文,都找点时间,找点空间,带着思考,常回头看看。课文精彩部分在哪里?语言表达有什么特色?之后,采用同桌或小组进行复述,以至背诵精华之处。这样既能积累语言,又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如,《秋天的雨》(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学生学习这一课,要体会秋天的美好,一定要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积累。课后,除了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对于其他段落也应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深化、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而对于课外阅读的文章,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抓重点、抓精彩处进行展示活动,起到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不断地积累,才能在说、写中灵活运用。
  
  三、自信心训练
  
  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善于表现,只要有问题,总是把手高高举起,但也有学生,甚至是不少学生畏畏缩缩,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是没有自信,怕说错;二是害羞,不敢当众展示,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有不少孩子胆战心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会感到自己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易于迸出创新的火花。”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给学生以尊重和鼓励,相信每个人都是成功者。
  记得一堂语文课,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荷叶圆圆》(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第四自然段,刚读完,其他学生挑刺的不少。有的说:“青”字读成了前鼻音。有的说:声音太小,青蛙不像在唱歌。有的说:没有读出高兴的语气。短短的两句话共26个字,却有这么多不足!这时老师说:“我再请一个同学读。”老师说的话是那么轻松、随意,可刚才读书的孩子却低下了头。这时,其他学生没几个举手了。孩子们也许在想,以后我再也不读了,一我读不好,也会有很多人挑我的刺,多没面子。学生的自信就在“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中丧失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我们的教学不要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教师要善于欣赏每一个孩子,引导学生善于挖掘别人的可贵之处。如,教师可以说:他读的声音小,是怕吵醒正在午睡的小鱼儿,多懂事的小青蛙呀。一会儿小鱼醒了,他会大声歌唱的。以此,让孩子们从我们的教学细节中获得爱、信任、鼓励和尊重。因为这样,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灵,可以培养孩子的一生。学生出了错是正常的,因为学生还不成熟,不出错是不正常的,出了错才会有点拨、引导,才会有对学生巨大的宽容,才会有对学生自信的爱护和保护。应让我们的孩子在出错中自醒,在出错中长进,在出错中自信。让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涌起自信的潜流,让每一个孩子昂首挺胸,相信自己是成功者。
  总之,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人,它有别于工匠、石匠的技能训练;有别于士兵的操练。不应让题海战、让分数成了我们教育的灵魂,而应以为了学生的多元发展为目标,进行我们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最大的训练空间。
其他文献
在闪存MP3随身听中,韩国iriver公司的产品绝对称得上呼风唤雨。不过在硬盘式MP3随身听领域里,面对iPod这样强大的对手,虽然iriver也推出了不少非常强悍的产品,但都是叫好不叫座。
Photokina PMA…这些名字相信一定被许多数码相机发烧友所熟悉。而在国内.也有一个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的年度盛会——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简称Chin
[教学重、难点]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心情的描写。
在今年4月号《数码》杂志中,笔者写了一篇前瞻性的文章——《宽屏革命》,没想到仅仅几个月时间。已经有厂商走在前面了,其中的代表就是Panasonic。由于出身于家电厂商,而且其在多
当乔布斯在4年前创造出一个小小的白色音乐盒子.并将它推向市场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家伙居然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成为了整个随身听领域的领导者,无论是设计理念
初冬时节,泡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坐在温暖而又舒适的家中,听着一首首旋律优美的音乐是多么的惬意。一款小小的MP3或是最新潮的MP4都可以帮你完成这个心愿。圣诞节快要到了.选一个吧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普及,一个人拥有几款数码产品已经不足为奇了,手机、DV,DC,MP3这些东西已经成为时尚一族的必备“武器”。
一、当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分析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的确,课外阅读是传承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
以前,我们总说MiniDV市场上的产品由于CCD受到某领先厂商控制,所以发布的产品最多也只有200万像素的,很少能见到300万像素的产品,但这种现象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7月末,Canon宣布
就在整个时装界被复古浪潮席卷之下,运动鞋也在2004年冬季开始呈现出一种“古老”的味道。过去消费者选购运动鞋与配件时更加重视品牌和设计.而今天。他们的口味焦点又回到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