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提心吊胆的教育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u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关于“性侵”的新闻,有些家长跟我说,看了很气愤,也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于是想给孩子做一些“防性侵教育”。
  我认为,关于“防性侵”的教育可以做,但不能只讲侵害,还应该让孩子知道:
  第一,互相尊重相爱的人之间的性的美好。如果对孩子只讲性伤害,不讲性本身是美好的,便可能培养他们关于性的羞耻感、罪恶感,你想想禁果的可怕吧。要鲜明地告诉孩子:性侵只是与性有关的极小的一部分,绝对不是大部分,更不是全部;人们的性比如爸爸和妈妈的,是阳光的、美好的、愉悦的、幸福的;性是应该被我们热爱的。
  第二,全身都可能被性侵。通常的反性侵教育,会这样说:未经许可、不必要地触摸“背心裤衩遮住的部位”是性侵犯。其实,全身都可能成为性侵的目标。握着你的手摸呀摸让你不舒服,算不算性侵?所以应该告诉孩子: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触摸,无论摸哪儿,都可能是性侵犯!为什么强调“可能”二字?请看下面这条。
  第三,避免杯弓蛇影。给孩子做防性侵教育,要避免孩子陷入对于身体接触、人际交往的过分敏感、多疑、紧张与焦虑中。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贞洁烈妇(夫)。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对于不明确的疑似性侵,要先判断清楚。比如公交车上有人碰到你身体,也许只是人多拥挤意外碰到,所以先试着躲开,如果他靠过来再次有意地碰你,那才可能是性侵。


  第四,生命第一。防性侵,一定要有生命最宝贵的意识,任何情况下不能“以死抗争”。生命最重要!
  第五,同性也可能性侵。不要只倡导预防女孩受男性侵犯,把侵犯者都被假想为男性。其实,女性性侵女孩、男性性侵男孩、女性性侵男孩等情况,同样广泛存在。而且,还有针对跨性别者的性侵(传统上,性别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而事实上,生活中还有一小部分人没法这样划分,比如双性人、变性人等等。他们在传统之外,就更容易遭到歧视——小编多嘴)。这些受侵害者的身心创伤绝不亚于受男性侵犯的女性。只讲男人性侵女人,强化女性弱势地位,忽视性侵的多样性,会使孩子在面对不同性侵时无法辨别和应对。
  第六,受性侵等同于其它部位受侵犯。不要太强化性侵的伤害,性侵和对身体其它部位的伤害,侵犯的都是我们的身体自主权;二者性质一样。这不是为施暴者减责、开脱,而是避免受暴者陷入“我不纯洁了”“我的人生毁了”“我和别人不一样了”这样的毁灭感和自卑中,因为这种观念对他们的伤害远比性侵本身严重许多倍!我们要告诉孩子,即使受了性侵犯,你还是你!全部的错都是施暴者的错!是他们混蛋!是他们该受惩罚!
  第七,应该追求人格全面成长,有能力说“不”。没有自信、没有全面成长的孩子,在面对性侵的时候,根本没有力量说“不”,没有能力拒绝。所以,好的性教育、对孩子终生有益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人格全面成长的,应该是让孩子快乐自信的,而不是让孩子和家长都提心吊胆,成天活在恐怖中。
其他文献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①,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③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我是注释————————  ①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
期刊
孙粲青 9岁《小狐狸看世界之观泉》  狐狸们在深山里修炼多年,开始成仙,有一天觉得闷了,决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狐仙们带着年幼的小狐狸去的第一站,就是号称“泉城”的济南,趁着没人的时候,去观赏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见到趵突泉,狐仙们格外高兴,得意忘形的时候,狐狸尾巴都露出来啦!小狐狸看完趵突泉,还调皮地用尾巴去逗泉水里的小鱼玩。太好玩了!  王若语 8岁《有故事的树》  在太阳落山的西方,长着一棵美
期刊
一个温柔的拥抱能把爱传给任何一个孩子,相反地,打一下耳光会伤到所有孩子。聪明的父母都了解触摸孩子的重要性。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拥抱与抚摸,才会感受到“我爱你”的事实。许多研究表明:常被人握着、拥抱和亲吻的婴孩,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那么,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父母该与孩子进行哪些不同的身体接触呢?  婴儿与学走路的幼儿  小孩子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需要大
期刊
“最家长”读者问:我教初一。我班有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这个男生总是靠近她,想接触她,却被女生严厉拒绝。但是男生还是纠缠,女生对他很反感,很看不起他。结果现在这个男生总用特别难听的话骂这个女生,一看见她就找茬骂,还做伸中指这样的下流动作。我试图让他们合好,但总是不行,我该怎么办?  方刚回复:  如果不解决他们之间的根本问题,不让那个男生认识到自己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从而心悦诚服地向女生道歉,他们
期刊
抬头见喜,过年大吉!低头,捡不到金子,只有不停地刷手机……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成功的人生,是1%的汗水,加99%的不玩手机;“问:感觉人生特没挑战,你有啥好建议?——答:有啊,试试一天别碰手机。”  有人已经在网络上痛斥“手机是小三,破坏夫妻关系”,也有人为孩子代言,说“手机把我爸爸妈妈偷走了”。唯有老人家们不发声。不玩手机?也有玩的,本市市井新闻真的报道过,有七十几岁的老人因为网络出轨离婚的
期刊
说起早些年的经历,刘薇就一个字:忙。刘薇是个特认真的人,工作只要到她手上,做不好不甘心,自称“工作狂”。可她还跟女儿梦琪一起减肥,煲电话粥,娘俩打得火热。工作孩子两不误,她是怎么练就“分身术”的?  刘薇倒挺坦然,说:工作哪有不忙的?想办法找平衡呗!  女儿管她叫 “阿姨”,她没硬掰  刘薇不是一开始就会“分身术”的。  老公是飞行员,家对他来说就是旅馆。自己工作忙起来也是够呛,老人又帮不上忙,没
期刊
“最家长”读者问: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我发现好多男孩子对女厕所特别好奇,总想进去看看,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有的甚至还跑进去,然后就是一伙人哄笑。我该怎么办?  方刚回复:  小男孩对女厕所好奇,非常常见,也非常正常。小女孩同样可能对男厕所好奇,只不过她们没有说出来。异性厕所是禁止进入的地方,自然会引发好奇心,想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不瞒你们说,我小的时候也很好奇,也想过进去看看。  我个人建议,老师
期刊
读者吐槽:  我带着3岁的女儿去逛商场,女儿突然哭着说要尿尿。  本来想进男厕,但看见有两名男士进去我犹豫了。女儿的隐私和他们的隐私都不能侵犯。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做了个艰难的决定:带女儿“勇闯”女厕。  我俩在女厕外等了30秒,看到没有女同胞出入,加上女儿不停地说 “我忍不住了”,我探头进去看女厕没人,就把女儿抱进去,让她快点尿。可就在给女儿提裤子时,一名女士进来了。她愣了一下,还没等我
期刊
当爹的和当妈的角色怎么分工?常有人说,得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搭配着来。而很多家庭教育指导者却都说,不行,绝对不行,必须保持一致。到底哪个对呢?咱们来瞧瞧。  “教育孩子要一致”,这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也是一条“教育原则”。“原则”当然是不能动摇的。教育孩子,不能只指望某一个家长发挥作用,必须发挥“家长集体”的作用。父母教育理念一致、对孩子的要求一致、培养目标一致,才会形成
期刊
对于好多家长来说,一提传统文化,脑子里先闪过《弟子规》。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小学把《弟子规》列入儿童国学启蒙必读书目时,《〈弟子规〉的传播是场骗局?》的发表,引起轩然大波(作者是黄晓丹,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专门研究清代文献)。  黄教授说《弟子规》非古代贤人君子的启蒙读物。好吧,家长们不关心这些。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还能不能读《弟子规》了?  来听听更多的声音吧。  兼听则明  “最家长”火速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