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见喜嘿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抬头见喜,过年大吉!低头,捡不到金子,只有不停地刷手机……举头望明月,低头玩手机;成功的人生,是1%的汗水,加99%的不玩手机;“问:感觉人生特没挑战,你有啥好建议?——答:有啊,试试一天别碰手机。”
  有人已经在网络上痛斥“手机是小三,破坏夫妻关系”,也有人为孩子代言,说“手机把我爸爸妈妈偷走了”。唯有老人家们不发声。不玩手机?也有玩的,本市市井新闻真的报道过,有七十几岁的老人因为网络出轨离婚的……但会玩的毕竟是少数,多数老人甚至因为看不清手机上芝麻一样的字,连来电都要语音大声播报,虽然那个女声有点生硬,有点恐怖,但终究是方便。
  商场促销海报已经改用微信圈发布了,老人说,我们不会玩微信……银行的大堂经理苦劝排队取钱存钱的老人:下载个APP想干嘛就干嘛。一位老人瞪起浑浊的眼珠问:啥,啥爱屁屁?
  去年还是前年,一老伯把年夜饭给掀桌了。因为一桌子儿子孙子,都低头玩手机呢。今年不知道会有几家欢乐几家掀。
  据说掀桌的老伯定了家规:只要是上桌吃饭,手机一律没收。我看这个办法不孬,可以推而广之。
  玩手机的家庭总是相似的。我有个女朋友也是刷手机上瘾,炒着菜呢都要刷刷朋友圈,结果每次炒菜都成了炖菜。她玩手机,“没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自然也就纵容孩子看动画片;晚上的故事时间也罢读了,握着个手机不放,自称感觉像回到清朝吸大烟的状态……为了挽救自己,她把淘宝卸载了,退出了微信圈,QQ也是一下班就下线,熬过了一个月,终于活了过来。
  还认识一个高三学生,号称是学5分钟玩10分钟,感觉马上就要废了。把iPhone手机锁柜子里,换了只能接打电话发短信的平板机,没有游戏,没有朋友圈,没有美剧……这些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读书、做题、锻炼,宛若新生。
  木心写过一首诗《从前慢》:记得早先年少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爱一个人……
  从前慢,现在快,喊破喉咙要回到从前,也是不太可能了,世界建立了新的生活形态。稍微老一点的人已经没有话语权,就像电影《锡尔斯玛利亚的云》里,曾经当红的朱丽叶·比诺什战战兢兢地给现在当红的小明星提点建议,也得赶忙强装笑颜自问自答:“哦,是的,我想我迷失在我的回忆中。”何况更老的?
  张爱玲说:你年轻吗?没关系,过几年就老了。过年了,孩子们大了一岁,我们自然是老了一岁。过年回家,跟老人拉拉呱,听他们絮叨絮叨,把手机放放吧!下班回家,周末出游抬头看看天,也把手机放放吧。
  抬头见喜嘿!
其他文献
昨天,我家小孩和我说:“妈妈,来聊五分钟。”顿时有种来聊五块钱的错觉。  我家聊天是限时制的,和我聊天超时是需要以其它“代价”来换的,比如我家小孩用“游戏时间”换“聊天时间”,用压岁钱“买”聊天时间,用做家务来兑换聊天时间。主要是因为我们一开聊,就超时。昨天聊五分钟的结果是半小时过去了。  其实孩子对于“聊天”的爱好,除了因为我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打开他的世界(我脑洞比较开),从一个很小的问题展开成
期刊
我女儿从小爱读书,家里犄角旮旯里都是书,但这也架不住电脑游戏的魔力。上五年级时,女儿丢下书,投入游戏的怀抱了。  那时候,她和同学玩的是“大话西游”。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玩得废寝忘食。这还不算,孩子们还学会了爆粗口,江湖气十足。这样下去可不中。  怎么办?讲道理估计没用,不管是讲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还是说为自我实现而努力,都跟隔着玻璃和孩子说话一个效果。拔网线,砸电脑更不行,那只能是把孩子生
期刊
在心理咨询师茉茉宫的微信群里,有位妈妈问:火和电器插座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很危险,是否应该全都提前收好呢?  乍一看,这个问题有点奇怪,当然要收好呀。心理师阿诺说:我女儿糯糯(不到两岁)去任何新的环境,我都要提前扫一下,尽量把剪刀、刀子这种可能伤害她的东西收起来。  茉茉宫老师说:关于孩子安全的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美国的数据是说,两岁以下的孩子,死于自家游泳池的人数最多。中国没有统计,但是,卫生
期刊
“最家长”读者问:  我曾经坚信“爱与自由”是育儿正解,在孩子小的时候,自认为给足了孩子“爱和自由”,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尤其是入学后,我发现孩子特别自我,不适应学校生活,严重怀疑自己以前做错了,可是“虎妈狼爸”那套东西就对吗?现在我迷茫又彷徨,选什么教育理念教养孩子才好呢?  作为父母,你根据什么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理念提出者的名气和威望?是理念中有击中你心中最敏感的地方?还是
期刊
孩子的感受取决于妈妈的态度  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孩子一定会知道,自己家跟其他家庭不一样。即使孩子可能还不了解到底不一样在哪里,但是他一定能够感觉到差异的存在。  秘密会让人有一种未知、不确定的感受,随之而来的焦虑感,不一定真的是爸爸的缺失带来的,反而可能是你回应孩子的方式和造成的这个氛围带来的。  所以我会更倾向于建议妈妈们,更真实地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但是可能需要考虑根据孩子年
期刊
除了看绘本与故事书,我和儿子特喜欢读《声律启蒙》。这本启蒙读物,每次与儿子一边读一边玩的时候,都不想中断。隐约有点强迫症了。  《声律启蒙》读起来朗朗上口,即便孩子不理解什么意思,都会觉得有趣。我们打着节拍,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开始,到“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一人一句,谁说错了,就得亲对方一下。  原本的半玩半学,某一日受到刺激,忽然心中有了要坚持下去,让儿子读完全本的念头。  受
期刊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①,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②。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③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我是注释————————  ①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
期刊
孙粲青 9岁《小狐狸看世界之观泉》  狐狸们在深山里修炼多年,开始成仙,有一天觉得闷了,决定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狐仙们带着年幼的小狐狸去的第一站,就是号称“泉城”的济南,趁着没人的时候,去观赏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见到趵突泉,狐仙们格外高兴,得意忘形的时候,狐狸尾巴都露出来啦!小狐狸看完趵突泉,还调皮地用尾巴去逗泉水里的小鱼玩。太好玩了!  王若语 8岁《有故事的树》  在太阳落山的西方,长着一棵美
期刊
一个温柔的拥抱能把爱传给任何一个孩子,相反地,打一下耳光会伤到所有孩子。聪明的父母都了解触摸孩子的重要性。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拥抱与抚摸,才会感受到“我爱你”的事实。许多研究表明:常被人握着、拥抱和亲吻的婴孩,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那么,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父母该与孩子进行哪些不同的身体接触呢?  婴儿与学走路的幼儿  小孩子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需要大
期刊
“最家长”读者问:我教初一。我班有一个男生喜欢一个女生。这个男生总是靠近她,想接触她,却被女生严厉拒绝。但是男生还是纠缠,女生对他很反感,很看不起他。结果现在这个男生总用特别难听的话骂这个女生,一看见她就找茬骂,还做伸中指这样的下流动作。我试图让他们合好,但总是不行,我该怎么办?  方刚回复:  如果不解决他们之间的根本问题,不让那个男生认识到自己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从而心悦诚服地向女生道歉,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