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

来源 :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so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对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有关“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实施建议.一是理解这一规定的意义,认为这是中国外语教学优秀传统和特色的回归,是对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认识的深化,是对新时代外语教学新要求的回应.二是阐述“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内容,通过对“语言文化”关系的剖析,导出“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语言达到文化,并讨论“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的内涵,认为前者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后者以汉语书面语的读写为重点.三是讨论如何落实“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提出从“教材”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着重于“语言、文学、文化”综合的编写内容,突出“文选阅读、中文知识、语言实践”三结合的编写原则.
其他文献
布拉格学派主将穆卡若夫斯基是最早将结构主义引入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文学结构主义为后世的结构主义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树立了新的典范.穆氏文学结构主义研究最大的特点是继承和超越了以往的形式主义研究,成功地将结构与价值联结起来,进而融会贯通形式研究与社会—历史研究.穆氏的结构是与功能紧密相联的,突破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人为划分,关注系统本身的历史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作为西方文学符号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之一,穆氏将文学视为符号事实,文学结构与美学价值密切关联,二者共同存在于文学符号之中.穆氏还从功能性的
本文以快手亚文化为考察中心聚焦底层青年群体在快手场域的亚文化实践.底层青年以“帅酷”“酷样”构建亚文化资本作为获取话语权的路径借以实现底层的自我言说,但是快手亚文化却被主流文化污名化,被贴上“低俗”的标签.本文以阶层为视角,把底层的文化实践和阶层突围相勾连,考察网络空间条块分隔背后的文化意义,为当下的文化研究和阶层话语提供一个微观的文化切片.
恰如剩余价值是资本生产的真正目的,剩余快感的生产,也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生产的真正目的.当代文艺——尤其是大众文艺正从象征型时段走向寓言型时段.诸多作品都隐藏了本身没有陈述的信息;各种压抑性的意义像幽灵一样在银幕与文字中游荡;快感正成为生活财产和生命印记.剩余快感驱动下的文艺作品,其内容有时候会显示出极端荒唐诡异的情形.但是,恰如拉康所言,疯狂本身蕴含着严格的逻辑,妄想遵循可以推理的逻辑演绎.对于这类文本而言,传统的文艺批评所强调的“文本反映现实”已经失效,需要借助于寓言论批评,将文本外部意义“引入”文本之中
《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是今存“唐人选唐诗”选录李白诗的选本,对李白诗在唐代的存录传播、接受认同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本”视角下,李白诗在唐代的接受认同是幽曲漫长的:盛中唐之交,流传广泛;中唐时期,颇受“冷遇”;晚唐五代时期,其经典地位基本奠定.此外,常为世人所忽视的《又玄集》在李白诗接受史上具有“转折点”意义:其一,继中唐“崇王抑李”选诗风气下,重新选录李白诗;其二,将杜、李并提,且置于集首,将李白诗提升至空前地位;其三,发掘和展示了李白诗“清丽”的一面,推动了李白诗在唐末五代的传播和经典化.
“儒侠”作为一类社会人物,既与儒家固有的思想文化基因相关,也受到历史背景变化的影响.而投射到清代小说中,就形成了一系列相近的人物形象.其共同点是,有担当、有勇略的文武双全的读书人.这一文学现象对现代新武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迪克·赫伯迪格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是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中接受度最广的一本专著,但相较于CCCS明显的现代主义立场,赫伯迪格对风格的解读方式具有强烈的后现代色彩,这与马格拉顿21年后出版的后亚文化理论研究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赫伯迪格认为朋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赋意义的存在,它拒绝带有连贯意义的风格所指,并通过能指拼贴的空洞叙事实现风格的颠覆.这种颠覆不仅源于对阶级的反映,而且同样受到了来自艺术、媒体、消费实践本身的刺激.马格拉顿及其他后亚文化学者去阶级化的风格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青年实践的政治性,赫
《裕憽霆藏书目录》不是目录学著作,而是书坊库存之清单.裕憽霆有实物可证的藏书,多未见《裕憽霆藏书目录》著录.《裕憽霆藏书目录》有1934年版《新红楼梦》等,可证“己未年(1919)”朱印当为后来补盖.其待填补的年月日,则是通同作弊的证据.利益的驱动,是作伪的最大动力.借裕瑞之名头与《枣窗闲笔》之白纸黑字,以确立曹雪芹“身胖头广”的形象,为的是证明曹雪芹小像之真;借《裕憽霆藏书目录》之著录,则是为了确认《枣窗闲笔》之真,环环相扣,可谓自出机杼.用一个谎言来掩盖另一个谎言,露出的破绽就更多了.
《此情无法投递》将历史事件嵌入家庭命运史,通过伦理冲突、家庭裂变赋予反思公共事件的历史视域和个体维度.作为家庭描写小说,其主要特征包括:解剖家庭,揭示其与历史同具悲剧内涵;将历史事件置于日常情境的家庭化呈现;个体/弱者本位的书写立场.
殷璠《河岳英灵集》版本,今存者可概括为宋本系统与明本系统.宋本,主要整理本有傅璇琮、李珍华《河岳英灵集研究》以及中华书局本《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之《河岳英灵集》;明本,主要整理本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之《河岳英灵集》以及王克让《河岳英灵集注》等.比较宋本与明本,其重要区别之一即孟浩然品藻及诗什.前者评孟浩然诗,较后者多“《建德江宿》”以下二十五字.前者录存孟浩然诗,较后者多三首.同时,以宋本、明本收录孟浩然诗所见异文观之,宋本与孟浩然别集的近似程度高于明本.另,明本失载孟浩然《永嘉上
“确实、大概”之类的汉语词语出现在句首或主谓之间,表示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主观评价.本文论证它们不修饰或限制谓语,所以不是状语;语义接近形容词,但没有形容词做谓语的句法特点.通过句法-语义和句法-语篇的界面关系考察它们的特性后,本文将它们分析为评价短语的中心语,评价短语是左缘结构理论中分层CP里的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