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ro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均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此阶段小学生而言,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深刻理解,深化知识记忆,借助对知识的学习、掌握,推动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本文首先针对生活化教学法应用意义加以阐述,其次针对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为切实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2-0032-02
  Application of Life-based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
  (Longjin Primary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WU Mengjie
  【Abstract】The teaching content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aily life of students. Therefore,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t this stage, teachers apply the teaching method of life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life-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fe-based teaching in the classroom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Life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新课程理念中指出,生活为知识的重要来源。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日常生活作为教学切入点,将教学内容同日常生活相结合,实施生活化教学,以此促使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灵活应用至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所遭遇的实际问题加以妥善处理。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可发现,大量内容均同日常生活相关,由此可见,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尤为必要。因此,本文针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一、生活化教学法应用意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所具备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其有助于学生健康人生观、心理态度的养成。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思想意识、世界观并未完全形成,对身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只有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应用至教学活动中,方可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所涉及的思想道德理论、法律知识加以理解。其次,借助具体事例的讲述,还可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的形成,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至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念。再次,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道德与法治中大部分内容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因此,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法可拉近学生与课本知识间的距离,联系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得以正向发展。最后,借助周围事例的教育、示范,可促使学生对荣辱观及是非观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形成。
  二、生活化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
  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发现,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密切,加之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对文字叙述类的理论知识难以形成深刻记忆,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升。针对此现象,教师可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至教学实践中,将日常生活同教学内容相连,为学生对教学知识形成深刻记忆创造良好条件。以“有人帮,不一样”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此节课教学过程中,可先将“帮助”的含义向学生讲述,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有人帮”的概念,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观点,讲述自身对于“帮助”的认知,并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或被他人帮助的事例加以叙述,借助真实发生的事件帮助学生对“不一样”这一字眼进行理解。部分学生在此节课讲述前,针对“帮助”的概念并未全面了解,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他人对于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教学结束后,学生真正理解了“帮助”的真正含义形成理解,学生可在他人需自身帮助时,积极伸出援手。教师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可有效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相融合,并与学生思维习惯、学习能力加以适应,推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正确认知的形成。
  (二)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完成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此方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制定教学目标需充满生活化,并契合学生需求,同时考虑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该教学目标。若教学目标过高,致使学生难以完成,则会对学生学习信心造成打击。以“和‘拖拉’说再见”教学内容为例,此节课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纠正遇事拖拉的不良行为。为此,教师所制定教学目标需以减少学生遇事拖拉行为及提高学生行动效率为主。待学生经一段时间调整后,自身拖拉现象得以减少时,教师则可再提高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高效完成某项任务,同拖拉真正“说再见”。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改变“拖拉”的不良习惯时,将会发现自身发生的显著变化,除做事更为高效且快速外,自身生活态度也随之发生转变,教师可一次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形成。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合理且充满生活化教学目标的设定,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程的推进而言也具备重要意义。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决定生活化教学能否有效展开的关键在于生活化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用主要分为两方面,即生活实践式教学、生活指导式教学。其中生活指导式教学即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常识或为人处世的道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有助于他们健康生活态度、生活理念的形成。
  生活实践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生活技能的不断提升,强化学生生活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二者融合应用至课堂教学中,借助生活实践、生活指导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意义充分发挥。以“春天在哪里”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带领学生走入自然,引导学生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找寻春天,对春天的美加以真切感知。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促使学生感受自然的美,还可有助于学生发现自然中所蕴含的乐趣。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然中发现春天,除可推动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外,还可促使学生在自然乐趣感受中,逐渐产生一种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想法。由此可见,教师将生活化教学内容应用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可借助生活实践切实掌握教学知识,以推动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素质教育的落实及推广,要求教师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的培养,为人才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为此,教师可将生活化教学法应用至教学活动中,借助生活化内容的引入,正面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及道德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晓民.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06).
  [2]阮梅芳.小學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3).
  [3]姜福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育的生活化路径探究[J].赤子,2019(25).
  [4]王艳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周刊,2018(25).
  [5]郝耀东.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7(88).
  [6]国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
  [7]白玉珍.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0(23).
  [8]黄胜男.浅析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31).
  [9]陈芳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8(12).
  (责编  林 娟)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其中,自我反思能力作为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亦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予以培育。本文通过探析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育方略,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教学;自我反思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2-001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变量与空间关系的基础性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使用教学方式不当,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数学非常枯燥,从而产生厌烦情绪,抵触数学,失去数学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议教师使用数学实验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实验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数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其最终也将反作用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初中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为了降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难度,教师应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生动化、简单化,这样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会大大增强,数学思维水平和数学创新能力也会显著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学生思维;激发和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
期刊
【摘 要】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因此增大,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態,这样的状态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好的。小学中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负责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师最应该做的,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顺利地走进社会,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教师工作;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不同学段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是不同的,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其身上肩负着的教育职责更为重大。面对不同的学生,班主任在开展相应工作时,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当前,许多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职责不明、竞争体制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为此,本文立足于问题本身,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思想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其质效不仅关系到学生成长,也关系到国家长远稳定发展。在农村小学,受学生自身素质、家庭教育素养、学校教育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效果仍需强化。而且,作为德育工具和管理依据的评价策略也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关键词】农村;小学;思想教育;培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2-0034-0
期刊
【摘 要】从当前的实际工作来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生的发展现状,就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首先简述了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表现,其次就改善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摘 要】语文科目作为提升小学生总体人文素养的主干性学科,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未来发展,而其中识字能力的培养更是关系到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致力于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提升识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开展学科德育活动,其最重要的实践方式就是整合。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进行跨学科的德育资源整合,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效联系,是跨学科德育的内涵。以教育传播学为基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推动跨学科德育资源的开发研究,使师生间教育信息的成功互动得以实现,以达成德育目标,促进德育的有效开展。本文将对跨学科德育资源的开发研究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跨学科;德育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始终围绕教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课本中知识教学的相关要求,以上述两个方面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机会参与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实现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