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永新说过:“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纵观我们的教育现状,却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生命的关怀、对精神的烛照。因此使教育由一种基于信念的崇高行为,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恰恰忘记了教育的最重要的本质使命是促进人的精神健康成长。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关怀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才有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不会产生虚伪的结果。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
  怎样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
  
  1 教师的精神世界必须是丰富的
  1.1 教师应该心灵广阔
  雨果说:“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的职业规定了教师必须以心灵唤起心灵,以心灵温暖心灵,所以,教师的精神世界应该是广阔的。唯有广阔,才能包容万物;唯有光阔,才能融合各种不同的思想;唯有广阔,才能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倘若心灵贫瘠,生命色彩暗淡,精神自然委靡,必然漠视世界,漠视学生。
  1.2 教师应该思想丰富
  应该接受人类最伟大思想的熏陶,从火热的生活中,从伟大的经典中,去汲取丰富的思想,充实自己的思想,从而影响熏陶学生的思想。
  1.3 教师应该智慧丰富
  这是我们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缺少智慧,“心灵”与“思想”无从谈起,而丰富的智慧来源于对教育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来源于我们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教师精神世界因丰富而坚实,坚实即能够面对困难不动摇,在理想的光照下,坚持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这种精神就会形成一个磁场,在朝夕相处中,使学生得到“磁化”。
  
  2 教师的文化知识应该是渊博的
  精神与文化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一个精神的巨人,必定是在文化的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否则,恐怕只能是一个自大狂。作为教师,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者,我们应为提高学生素质、提升学生品味服务,即为其精神健康成长奠基,而教育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是通向这一目的地的真正桥梁。教育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来自哪里?除了精神的丰富外,渊博的文化知识,是形成人格魅力的源泉所在。惟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渊博的文化知识,就像芳香四溢的百花园,能够时时感染熏陶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极大的拓展。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文化知识充满向往,从而不懈追求,探索人生,探索未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关键之所在。
  
  3 教师要真诚拥抱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则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从名人的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能从自己及身边他人的教育实践中领悟到这一点。中学特级教师黄静华说过:“我是老师,我要给那些寻梦的孩子引路,要在他们的心理写一本很美却又很难写的书。”说得好极了!教师的作用,就是一个引路人,引导帮助学生走向成功。要达成这一目的,第一步就是要多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及内心需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才能把学生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来关心、引领,为他们付出真爱。我们都清楚,中小学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孩子做人的引导应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最重要方面。我们只有用真情去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启迪学生的良知,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行为,才能为他们学会做人奠定道德基石。我们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一个发达的信息时代,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是创造性的,要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甚至超前的意识,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学生未来的需要。
  
  4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和活动
  精神境界的提升,靠道德说教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创设一定的情境,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精神提升的价值和意义。朱永新曾说过:“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我们教师应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播种的人,我们要让学生在学校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就必需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和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是教师工作的艺术,也充分体现了教育者的智慧。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好比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一边是苦学、厌学的学生,一边是乐学、爱学的彼岸,我们都希望把学生由“厌学的此岸”带到“乐学的彼岸”,怎样才能越过这条危险的河流?显然需要我们来架设一座桥梁,这座桥梁也就是作为教育载体的各种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做“架桥者”!
  作为一个教师,要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我们要时刻思考并经常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相遇的时光里,我将如何与其共享这段生命成长?如何面对教育工作中的索取和付出?如何在追求完美中去面对工作或自身的缺憾?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能体会到平凡而神奇的生命旅程的美丽、快乐和幸福!
其他文献
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增加了众多的选修课。内容丰富新颖、以人为本的选修课,大开学生视野,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但是,对老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特别是老教师,更是无可措手。怎么办?不能退缩,只能向前,解放思想,积极适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解放思想,打开思维通道  解放思想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思想陈旧保守,根本不能适应新课改。我的思维有时比较僵化,但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去,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生物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拓宽课程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它给学科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场变革,为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特点  信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现代化建设呼唤高素质的人才,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素质教育历史地落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身上。新课标的施行,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21世纪的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应对这次教育的变革呢?以下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 具有坚定的信念  21世纪的中学生思想更活跃,思维更敏捷,甚至敢于怀疑和否定。这种情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改革中不断的推陈出新,许多老师都注重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在知识的积累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课标》中就要求学生背诵一定量的诗文,并没有降低背诵的要求。我也认识到背诵在语文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背诵;记忆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在改革中不断的推陈出新,许多老师都注重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在知识的积累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课标》中就
期刊
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型师生关系也是基础教育目标实施的必然结果,将由以往的师生关系对立局面转变为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应放下威严,建立新型的互动基础  教师与学生相互需要尊重、平等、关爱。尊重是前提,要让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必先尊重学生,一个人的尊严是在相互尊重中建立的,有了尊重才会有信任,师生关系只有在相互尊重中建立平等,尊重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文章先介绍现代教学策略的建构和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及理论依据,再从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活动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五个方面论述高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最后进行小结。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习题课;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y in Ex
期刊
【摘要】去鼓励你的学生,尽情地为他喝彩;“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保护你的学生”;让老师成为学生坚强的后盾,温暖的港湾。  【关键词】喝彩;尊严;宣泄    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自己是成长的主体。孩子应当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成功的经验,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不跌跤,长不大”我们要培养能应付复杂人生的雄鹰。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1 为孩子喝彩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不同”的孩子的潜能最
期刊
【摘要】本文就职业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教学方法突出“实践”两方面,对《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课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改革;实用;实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基层越来越迫切需要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用技术和从事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劳动
期刊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基础阶段。作为初中的思品教师应想尽办法尽早地为青春小舟点亮三盏航灯。    1 身体健壮——“先野蛮其体魄”  增强青少年体质,倡导“三育并重”、体育第一,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这是毛泽东早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就发表的以“重生、贵生”的生命哲学为基础的体育思想,喊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的口
期刊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性课题,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前,影响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社会:暴力阴影的笼罩  在我们的电视、电影、录相甚至游戏里,到处充满了惊险刺激的打斗和血淋淋的场面。学生对暴力场面唾手可得。我们不得不明白的一点是,即使一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战争或正义的行为,但是,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