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思考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对于数学教师来讲,如何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成为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措施,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将就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就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实践思考
  引言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解题思路,并建立适合自身的思维方式,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问题设置相应的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发展。而如何为学生打造问题交流的学习平台,成为当下数学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1.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正式开始接受教育系统的传输建立自身学习体系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学生生涯的重要奠基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借助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受年龄的影响和限制,学生容易在课堂中出现走神、不认真听讲、没兴趣等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利用所学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归纳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2.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提问方式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按照要求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使得学生的思路得不到拓展,甚至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整体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提问方式作为教师提出问题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核心,教师要想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仅仅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探索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利用新颖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兴趣,此方法不但是提高整体学生审题、解题的关键,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進行数学学习。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主要讨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和运算公式,学习基础较好的同学可能较快的掌握了方法核心,然后可以对其他同学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指导,如15×28,有的同学只掌握了基础的竖式计算方法,从右起将第二个因数的乘以第一个因数,8×5=40,之将0放在个位,1×8=8加上刚才的进位的4,将超过10的2放在十位,1放在百位,然后用第二因数的左边数字从又开始以此相乘,2×5=10,0放在十位,2×1=2加上刚才的进位1得3放在百位,然后进行相加,120+300=420。同时也可以利用另外一种方法进行运算,即先把28拆解乘20和8,然后用15分别乘以20和8,最后进行相加,帮助其他同学扩展思维,掌握更多的解题思路。
  3.通过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来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需要且必须尊重和帮助学生发挥其自身的课堂主体性,将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未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提示,并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的知识点或信息进行提取,借助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此类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建立适合自身的思维方式。另外,教师需要利用合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或者以学生为引线来进行情境的创设,只有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情景创设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其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容易的促使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与变换》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作为问题的发起者,将学生均匀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组内成员轮流提出一个关于教材内容的问题,并在组内进行问题的分析讨论,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范围,同时加强组内同学的交流沟通。组内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最优秀的问题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在全班开展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身的解题习惯,有助于后续的数学学习。也可以更好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以生活实际作为基础,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也会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要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多种生活情境,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带进课堂中来,通过教师讲解、与同学讨论、自身验证等方式来进行解决,从而在自身产生数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想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为例,可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如引出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或者见过的人民币数额,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曾经在生活中接触过的不同数额大小的人民币写下来,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和交流,将结果进行汇总,然后由组长在班级内进行组内成果的汇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结论来进行人民币内容的详细教学,如一张一块数额的人民币为“1”,那一张十块数额的人民币则为“10”,以此类推,帮助学生更好的熟知人民币的数额关系,然后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安排生活化问题,如“加入妈妈给了小明一张20块数额的人民币,要他买一瓶5块钱的饮料和一个2块钱的面包,那小明应当剩下多少钱?”,此过程不但加强了学生对于人民币使用计算的思考,也能使课堂更加趋于生活化。
  总结:创设问题情境不仅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并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分组学习、翻转课堂等方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自身的思维方式与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占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31.
  [2]国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56-57.
  [3]曾早红.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9(16):44-45.
其他文献
通过在正常人体学基础中应用CAI课件教学,达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全球航空业的飞速发展,使航空业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为实现低碳目标,人们对航空碳排放清单的需求愈加强烈。本文基于2007年和2014年我国民航国内航班基本数据,按照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需要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如符合确认条件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
【摘要】识字写字教学在整个低段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低语老师应高度重视和加强识字写字教学,要致力于用好部编版教材,努力达成新课标对低年级识字写字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形成熟练的识字写字技能,为学生的阅读、写作和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关键字】:部编低段;识字写字;策略;高效   部编版教材对识字内容的编写,关注了儿童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方式和年龄特点,更符合儿
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清洁取暖推进等新形势和新情况使天然气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此背景下,天然气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