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98655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时期,我国城乡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不同步的问题依然存在,由此导致呈现教育教学水平存在显著差距。对于农村教师而言,专业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思维与教学理念等相对落后,由此限制了农村高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新时期,伴随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高中教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策略并有效运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分析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即为教育未能实现均衡化以及公平性无法保障等。就其原因来看,教师专业化水平差距较大,影响最为显著。对于城乡教师来说,在专业化发展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步现象,农村教师长期处于劣势。在新高考背景下,开展高中教育教学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尤其对于农村高中教师来说,不断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实现教育均等均衡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因此,农村高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自我专业修养,从多个方面和不同层次,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强化推进农村高中教师课题研究工作
  对于农村高中教师而言,在课题研究方面,受学校教育资源的限制,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专业发展。实际上,课题由教育问题或现象而来,研究课题的成果,主要运用于对教育问题或现象的解决方面,以此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与此同时,加强课题研究,也能促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发展提升,直至逐渐具备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而新高考的提出,实际上也是农村高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构建完善的课题研究机制,对于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诸多积极作用。
  比如,由于农村高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能力普遍较弱,因此学校可以选派一些优秀的骨干教师,参与到课题立项与研究培训等活动当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在课题研究方面的能力,最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得以更好的提升。在课题研究過程中,要求负责人应统筹做好组内成员分工,拟定研究方案和开展立项论证等,并将其研究成果及时进行汇报并报学校审查。除此之外,要积极组织课题鉴定等工作,将研究成果在农村高中兄弟学校推广应用,以此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高中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二、强化校本课程资源体系建设力度
  新高考背景下,开展农村高中教学活动,应积极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高中,进而获得更加符合学校与学生实际的教育资源。就该项工作来说,属于长期复杂性的教育工程,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基于校本课程建构基础前提,不断丰富资源开发的领域,对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切实提升课程理念。因此,教师应立足农村高中传统与教学优势,不断规范课程管理,提升校本课程特色,加大资源体系建设的力度,促使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专业能力得以更好发展。
  比如,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更应密切结合学生与学校实际,为其开发学习资源,促使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学生内心,更接学校与学生的“地气”。教师在开展基础课程教学时,要将新高考思想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对学校以及生活区域的“底蕴”进行充分了解,据此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如可以以“脚下的土地”为主题,引导学生对学校及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指引学生在学成后要回报家乡,大大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此外,教师也应发挥其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充分融入当地农村的文化理念,构建完整的文化理念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该种方式,加强校本课程资源体系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素养,而且对于促进农村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也更加符合新高考理念。
  三、完善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
  新高考背景下,实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应不断完善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管理体系而言,应充分结合农村高中教师队伍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与职称评定等制度建设。就评价来说,应着力基于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视角,开展评价活动,并重点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课改理念等进行评价,同时鼓励教师自评,重点以激励评价为主,在评价与交流中,更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比如,对于农村高中教师来说,受农村高中自身的条件限制,所引进的教师人员中,总体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准入条件较低,同时在职评价等过于宽松。在新高考背景下,如果不及时改善这一情况,必然会加重城乡高中教育在诸多方面的失衡。因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的立法工作,对资格取得等进行严格规范,并统筹做好教师在职评价等工作,着力构建认定教师资格的统一标准,基于此保障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同时,以往农村高中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激励作用。在进行评价时,受诸多因素限制,考勤管理等亦不严格。现阶段,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农村高中应进一步约束教师行为,对教学秩序进行严格规范,并在对教师评价时,更多的应用激励评价方式,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等,如主动解决配偶就业问题等,以留住年轻优秀的农村高中教师,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整体专业素质。
  结语: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要将教学核心定位于素质教育发展,并结合新课改所提出的一些教学标准,深化教学改革。同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目标,持续强化课程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并结合新高考提出的新要求与农村高中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方法,促使学科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引领农村高中教育发展迈上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刘青.互联网+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10.
  [2]朱存刚,高丽丽.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必要性[J].名师在线,2020(01):83-84.
  [3]马上为,唐章蔚.基于移动终端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4):166-170.
  [4]吕梅林.农村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措施[J].甘肃教育,2019(24):33.
  [5]钱廷虎.城乡教育联盟背景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刍议[J].甘肃教育,2019(21):20.
  本文系: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深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JYKT2019-105
其他文献
摘 要: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课程中的许多结论均是来源于多次实验,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但就目前的教学来讲,实验课程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主要围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教育;生物实验;对策研究  引言:目前的高考已经逐年体现出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理综大题均是以实验的形式展开的,但许多学校因为教资力量和学校基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学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对于高中的教育来说,这种变化更为明显。近年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高中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高中教学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希望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课程教育改革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各位教师越来越注重现实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给学生以焕然一新的感官享受,借助现实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且结合教学特性,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课堂体系。  关键词:现实技术;教育教学;设计;概述;应用  一、增强现实技术的相关概述。  1
期刊
摘 要:课堂有效性指教师进行教学后学生所能取得的成果与进展。教师如果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高中课堂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就是一个好的方法。由此可见,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时代的选择,是大势所趋。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可以让数学课堂上的学生蹦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由此可见,教师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非常必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时期是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是中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发挥高中语文课堂在学生品德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探索高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方面的任务、实施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德育;探索  高中语文课程体系涵盖了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体,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可以努力挖掘各类文体在学生德育方面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渗透。  一、高中语文对学生德育的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的发
期刊
摘 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育愈发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新高考政策的逐步推广,原本“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教育模式已被打破,因而以往被人们忽视的职业生涯教育被推上教育改革的舞台,强调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与挑战的能力,现本文主要探究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职业规划教育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中阶段正是其进一步学习或进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注重学生。作为教师自身,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当引导者身份。那么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如何让它顺利地进行?本文将结合个人的教学案例,谈谈自主学习,助力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核心素养;信息技术教学平台ITtools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信息技术须围绕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能够自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职位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学生的纪律性以及道德情操往往需要通过日常班级管理的培养。高中阶段学生正是形成自身价值观的时期,班主任在培育学生德育方面任重道远。本文从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了增强教师间合作关系、注重模范生带头作用以及开展班级文化活动的举措。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出台,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开始运行,这成了一个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的焦点。新的高考模式已经是板上钉钉,选课走班制已是一个历史必然。选课走班制的目的是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而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通过分析一些案例和实践,摸索出一些经验和方法,更好更快的顺应一场新的教育变革。  关键词:选课走班;分层走班;分类走班;课堂表现;新课改  一、选课走班制概
期刊
摘 要:在高考考查从“三维目标”的能力立意逐渐向“四核目标”的素养立意转化的背景下,构建高效的地理二轮复习课程,是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必然选择。如何将一二轮复习效果有效融合是高考复习中难度很大的组成部分。文章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例,探讨了复习的落实路径。  关键词:二轮复习;农业可持续发展;翻转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考查从“三维目标”的能力立意逐渐向“四核目标”的素养立意转化,地理核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