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矿主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煤矿对机械类煤矿主体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出了对煤矿单招生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为主的培养思路。主要阐述了煤矿主体专业的定位和目标以及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煤矿主体专业;煤矿单招生;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封孝辉(1973-),女,河南封丘人,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控制、直线电机与电力拖动方面的研究;张洪斌(1963-),男,吉林长春人,华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工程。(河北 三河 0652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合并以及名字的变更,直接为煤矿培养的大学生相对减少。由于我国能源的特定结构,必然大力发展煤炭工业,而这个属于艰苦、危险的行业,将面临引进大学生的难题。这两年华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了煤矿主体专业单招学生,学生来源于煤矿,就业于煤矿,是解决煤矿大学生短缺的一个较好的途径。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无论是在年龄层面还是知识基础层面相差较多,相当部分学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由此产生了如何保质保量培养出煤矿企业欢迎的合格的煤矿单招生,把优秀煤矿工人顺利地转变为合格的大学生的培养课题。由于煤矿单招生还属于新生事物,这方面的经验、研究很少。所以,尽快找出适合他们的特定的培养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煤矿主体专业的定位与目标
  由于煤矿单招生来源于煤矿,他们对煤矿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工程素质及较强的动手能力,但他们欠缺的是理论与知识。因此他们和应届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有极大差异,由于定向的特点,就不需要宽口径的大学生培养方式。应该根据煤矿企业对他们的岗位设定、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以岗位为目标、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对煤矿类主体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培养、实验实训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改革,在突出实用性、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争取达到一定的实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根本的改变。因此,我们也要转变观念,并据此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煤矿类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应注重经济发展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并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的“知识重组”。在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应按照“基础课程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践”的办学思路整体优化设计培养计划。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优化;二是优化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加强基础,拓宽学科基础课程,活化专业方向;三是综合设计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强化他们的工程能力,研究制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学科基础课程,加大力度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最终找到“理论有度、实践对路、校企合作”的适合定向生培养的模式来。
  二、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根据煤矿定向生源的具体特点,主要以培养他们的职业应用能力为主,使学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根据学生能力及知识层次结构的不同,建立煤炭主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把课堂搬到实验室或实际操作的现场。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子电路图和电气控制线路图的讲解,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机械设计课程,为了增加学生对各种机械结构的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可以加大教学模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力度,使学生更好更切实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特殊章节纯理论的讲解,在学生很难理解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了多媒体配合实物或教具进行演示讲解会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重组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煤矿类主体专业的教学,要全面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尽快地按照国家教育部修订的专业目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并突出煤矿主体专业的教学特色。根据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针对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来说,重组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机械制造术、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原理与编程、CAD/CAM、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等,考虑实现课程的多元整合,现代课程的发展趋势就是课程模式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另外一个课程体系重组的关键点是必须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科技融于教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侧重于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应用,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明确每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坚持多用多学、少用少学的原则,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如我院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课程“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围绕低压电器元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常见的典型控制线路、电气控制线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三个方面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加大典型控制线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的学时,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现场的实践环节很好地结合起来,理解的深度大大提高。对于煤矿类主体专业定向招生来说,学院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设置专业,坚持立足企业、服务企业、面向社会的原则。学校在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适应周边地区煤矿企业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解决煤矿生产一线人才紧缺的状况,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根据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合理地重组相关课程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师,对于煤矿单招生来说是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第一,由于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知识显得普遍欠缺,尤其是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学校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实习,到实验室开展学术研究及指导实验工作,提高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第二,充分利用前期那些从企业引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的教师,使他们在我院的煤矿类主体专业教学和专业建设中发挥核心与骨干作用。
  4.进行合理的考核
  根据煤矿单招生的教学目标、培养方式的改革,对其考核方法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由于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课程考试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出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考试模式。针对单招生的专业课程考核,传统的理论为主的考核方法不太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新的考核方法应该以实践为主或者理论与实践为1∶1进行考核。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实验占20%,其他的实习和实训及课程设计占30%。根据以后的教学,还可以不断进行合理的调整,理论考试所占比例可以再进一步降低。同时,在每一部分的考核过程中,都要细化各个环节,量化每一步,按步给分,最后给出总成绩。通过以上考核方式,不但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突出对学生技术和能力的考核。
  三、结论
  通过对煤矿主体专业单招生特殊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找到更为适合他们学习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近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新的培养已经初见成效。我们相信,通过新的培养模式的改革,煤矿主体专业人才会具有更强的能力、更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适应煤矿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迟沂军,王国华.高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2002,(1):43-45.
  [2]何亚银,等.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3):191-192.
  [3]李文权,李国屏.高职煤矿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77-79.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该文首先概述了多媒体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简述了多媒体技术在CAI领域应用的优势,阐述了软件工程,软件生存周期等基本概念以及软件开发环境,UIMS等的相关理论.接着,对多媒体
在该文中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与Hopf分支理论研究了一个捕食者两个猎物 三维Lotka-Volterra型的系统的稳定性,而此系统中的捕食都是具有一定的捕获率,并且两个猎物之间存
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中,主要考虑无穷维耗散动力系统的解的长时间行为.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三章)利用非紧性测度κ,首次给出了完备的度量空间中连续半群{S(t)}t≥0的
最大割问题(Max-Cut Problem)是组合优化中经典的NP-困难问题.对于最大割问题,很多算法是基于半定规划(SDP)松弛的技巧研究它的近似比.最大平分割问题(Max-Bisection Problem)
本文研究了由一列谱负和谱正交错的Lévy过程驱动下的,有上界和下界的Shepp-Shiryaev最优停时问题。首先,考虑了谱正Lévy过程驱动下的有界最优停时问题,推广了Ott的研究成果,得
该文针对A-27轴对称进气道跨音速绕流的特点,用几何自适应方法和椭圆型方程生成了适合流场特点的贴体坐标网格;并针对这一网格拓办,利用陈红全设计的近似因式分解AF3格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