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乔治·爱略特小说中的“人类宗教”道德观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dininik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深入探讨英国小说家乔治·爱略特“人类宗教”道德观的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爱略特在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下.抛弃了早年的宗教信仰,但她的宗教化感一直十分强烈。她认为这种情感在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凝聚作用。由此形成她伦理思想的两大特点:“后果论”与“人类宗教”。爱略特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尤其是道德心理。细腻的心理描写深化了她作品的主题,使她的主要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
其他文献
透过梧桐.跳跃.格子间的阳光.在这条忘了名的街上.汽车排着不算短的队.没有鸣笛.拐弯.撞上一条巷子.似乎没有尽头.一个竖着的牌子:嘉善老市.底下是箭头.它说:往里.我说:那就
将环境中的白噪声和时滞考虑到含有Crowley-Martin型功能反应函数的种群系统中,得到了一类具有时滞和随机项的捕食-被捕食模型。本文利用Lyapunov函数和It公式得到模型的正
传统的大型齿轮磨削加工都是基于专门的测量仪器,往往导致测量不便以及二次安装误差的引入,同时效率很受影响。根据这个加工测量现状,提出一种基于Renishaw测头的大型齿轮在
以景作结是淡莹诗作的一大特点,本论文尝试从身体书写的角度深入探讨淡莹《太极诗谱》、《发上岁月》两本诗集中诗作的文学地景。以法国知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对身体在艺术创作
钱氏是通明世事练达人情的大智者,钱著是博大精深的智慧宝藏;书不易懂,人更难知。不知其人则不通其书,而能读其书亦未必知其人,品评钱氏其人其书至今已六十年。把笔者近千人,
《圣经》作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了中国,在一部分知识分子形成时代意识的过程中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观察《圣经》如何在中国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固有
研究了一类具有时滞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染模型。通过分析模型的特征方程及考虑不同的时滞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得到了模型的平衡点稳定及Hopf分支产生的条件。数值模拟验证
赵葆康是澳大利亚籍华人抽象画家,现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任教。该文是欧阳昱与赵葆康进行的文艺对话,直接呈现了50后画家出国离乡的心路历程和特别的艺术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