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嚏大侠

来源 :语文世界(小学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g_l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张鹅蛋脸上点缀着十几颗痣,一双斗鸡眼,充满着机灵与古怪。冬天,他的两条“鼻龙”随时出洞,直接过“河”——双唇,随着他一用力,两条“鼻龙”迅速返回。在我们剑桥英语三级B班上,他可是一个“闪亮”的新星,自封——漏德行。说他“闪亮”,一点儿也不假,全凭他的一手绝活——喷嚏功。所以又获一美名——喷嚏大侠。
  看,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然后发力——“阿嚏”,把所有的能量都暴发出来,震得我和同学们面面相觑。
  不知喷嚏大侠什么时候练就了这手绝活。他的喷嚏功,可以说内功深厚,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时甚至走火入魔了。
  那天,全班同学正在认真地做作业,教室里安静得能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这时,喷嚏大侠好像接到命令,深吸一口气,随着“阿嚏”一声,气流必经之处散落的都是同学们的文具,笔掉了,橡皮掉了,连文具盒都掉在了地上,更让我们惊奇的是,连讲桌上的粉笔盒都掉在了地上。我们一个个心惊肉跳,双眼直盯着漏大侠。只见喷嚏大侠清了清嗓门回应了一句:“没见过啊?”
  随着一阵下课铃声响,有几名男生当即拜喷嚏大侠为师。
  喷嚏大侠的“喷嚏功”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穿透力超强。那天,剑桥英语三级A班正在考试,喷嚏大侠开始发功了,“呼”“呼”“阿嚏”,这洪亮的声音直接穿墙而过,进入了A班,A班的同学还以为发生地震了呢。很多胆小的,连忙钻到桌子底下,堵上耳朵,以免受伤害。楼下二级C班的同学正在听写,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吓得他们笔都拿不稳,有几个干脆冲出教室,寻找安全出口。
  说实在的,他在我们剑桥英语三级B班上,那英语水平和这喷嚏功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不是单词没抄,就是没背课文……自然,挨骂罚站都是他的家常便饭了。但他那张嘴简直就是一个蜜罐,这也是他每次英语考砸了,英语老师不罚他抄试卷的原因。
  “阿嚏!”不好,喷嚏大侠——漏德行又来了,快跑!
  
  [老师点评]
  好一个喷嚏大侠,堪称大师。在作者夸张的妙笔下,这位同学是多么形象、鲜活!无论是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材料选择,结尾处照应,都令人称赞!整篇习作运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虽有点儿言过其实,但这正是本文的特点,它会令人在笑声中去体味!的确是一篇优秀作文!
  (张 勤)
其他文献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写文章要做到具体、形象,除了要细致观察周围的事物,还要多问几个“怎样”——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读读下面的文章,你们一定会有
“快让我看看,老师在你的试卷上写了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传阅着我的“杰作”。看着孩子们那充满渴望的神情,目睹这一幕热闹的场面,为人师的我,感受到了巧用评价语言的魅力。  我新接的这个班纪律涣散,如何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引导,促使他们积极上进呢?我决定在单元测试卷上做“文章”。  班长王文英,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但爱打小报告,跟同学关系不好。我在她的试卷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
期刊
建立起一种实用的聚合物驱学数学模型,模型中较为全面地描述了驱替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为了实现生产动态的快速预测,用流线方法替代传统的有限差分法求解该模型.在结合
对CO制备过程中酸性气体脱除的几种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NHD法技术比较成熟,但脱硫工艺流程比较长,设备投资比较高;MDEA法投资省,但气体净化指标不太理想;栲胶脱硫+NH
将弥散度概化为运移距离的指数函数,给出了稳定流条件下,非均质土壤中考虑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及不动水体存在时,一维溶质运移的两区模型。在初始浓度为零,半无限一维空间内定通量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可动区和不动区溶质相对浓度的准解析表达式。用特征有限元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从数值解和准解析解的计算数据可以看出:数值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很小,能满足实际工作对计算精度的要求。
期刊
通过摩擦系数λ和动量交换数k两种变量的分析,确定了多孔管摩擦系数λ和动量交换系数k的分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求出了变系数变量动量方程的分析解。
籍助物理模型试验,在搞清决口水流参数、面板受力状况、面板溃板特性、机理等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面板坝溃决过程的模拟计算方法,并结合沟后面板坝工程条件,进行了溃决过
基于RNGk-ε湍流模型,使用FLUENT6.0软件对方柱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非交错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不可压N-S方程,计算结果与Durao等人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常听到读我作品的人说:故事好看。这应该得益于我从小就是一个故事迷。我对故事的痴迷似乎是天生的,但我今天能够写出好看的故事来,却与我童年的一些经历有关。    山坡上的礼堂    说到故事,我的记忆中马上映出一座礼堂。这座礼堂建在一个山坡上,白天孤零零地耸立在那里,晚上便有音响从里面传出,这里几乎天天晚上都放电影。在20世纪60年代,看电影是非常奢侈的享受了。那时我父亲是位军人,所在的部队在长山列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