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地理观念以及提高学生的宏观地理素养,增加学生的现实知识储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地理教学需求,地理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较慢,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通过微课教学的运用,有效的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并且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基于此,本文就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教学应用;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53-02
  引言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其中,微课作为深受教师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在各个学科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需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灵活的运用微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由于长期受到考试教育的影响,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在进行重难点知识传授时,也是死板的要求学生强行记忆,这就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暂时的掌握了较多的知识,但却很容易忘记,这样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同时还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同时,一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地理学科与数、语、外等学科不同,忽略地理教学的关注程度,甚至将地理课逐渐转变为英语课、数学课,严重占用地理教学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地理教学,同样对其造成一种“地理课不重要”的思想,从而教学效率得不到保障。
  二、微课的概述
  微课是指由课堂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录制的微型教学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传输给学生,学生下载后可自由观看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通讯设备的全面普及,微课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深入应用开来。微课教学方式具有简便性、精炼性以及趣味性的特征,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微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微”,即教学视频短小精悍,视频时间长度大都在15-20分钟,将单元式的知识进行拆分重组并进行录制,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录入到教学微视频中,教师通过图形、文字、数字以及音频等形式将地理知识进行生动的形式转化,可以有效的降低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难度,并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学习兴趣和热情,有效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导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导课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或者新闻甚至视频进行,但这种导课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就是对于教师素质的体现还不够充分,谁都能用的图片和视频不能体现出专业地理教师的人格魅力。但如果有一个专业制作的地理微课就截然不同,学生在感受大量与时俱进、贴近他们生活、趣味性强、启发性强的信息资料后,也能深刻感受到站在他们讲台上一颗专业地理教师的心。对某些复杂地理现象的形象描述,此类型的微课可采用动画来制作。比如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讲解起来却显得干巴巴的。如何生动形象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这一内容,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地理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动画制作的微课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利用微课诠释重难点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讲解比较抽象的重难点问题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生涩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加入形象生动的微课,较易让课堂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微课教学视频的运用,以其声、光、形、色等多种功能,化抽象为直观,把动态、连续的过程真实地再现,协同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要求,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地球运动”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地球运动产生的意义较难理解,所以可在微课中借助地球运动的Flash动画,逐一讲解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极夜发生的地点、获得光热的多少等知识点。通过微课的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具体,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教学深入浅出,化繁为易,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学习和记忆。
  3.通过微课复习知识,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通过微课能使学生自觉校正以及练习,以达到巩固地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仅有45分钟,学生要想全面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中心、简称、全称、轮廓、位置等知识点有着较大的难度,若让学生通过相关资料或者课本插图复习课文知识,则会让学生出现厌倦感以及疲倦感。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通过微课辅助采用Flash拼图游戏的方式制作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复习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电脑多次完成拼图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复习、不断巩固课堂知识点。
  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的资源,调动了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进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恒.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学周刊,2019(13):126.
  [2]郑云生.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4):100.
  [3]陈林杰.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和前景分析[J].科學大众(科学教育),2016(06):35-36.
  [4]黄荣.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地理教学,2016(15):43-44+42.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提问环节。首先说明有效提问对于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在提问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即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数量与质量;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与层次性;课堂提问注意使用反问“方法”,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
路翎独特的文学创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深入探究其独特性的根源所在便显得极为重要。概括来说,其为“异类”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父亲形象”的缺失造
【摘 要】微课是指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应用先进技术呈现碎片化教学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基于此,本文从微课资源的特征入手,以岭南版美术教材为例,阐述微课资源的应用要点,为小学美术教师设计并应用微课资源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154-02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启迪初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广大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使初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变革,摒弃了以往的书本式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生物实验教学与书本教学有机结合,取
目的:总结双吻合器技术在结直肠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02年10月间38例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吻合的经验.结果:全组病例直肠闭合和结直肠吻合顺利.吻合口一
目的:探讨前牙冠折近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实验组68例采用间接盖髓术,延期牙体修复;对照组57例采用即刻修复.结果:经术后1、3、6、12个月复诊,实验组失败率14.71%,对照组失
【摘要】在本文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音乐教育的联系,阐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仍然有着启示意义,并在文章末节提出一些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65-01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18世纪的法国依旧处于封建专制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北坞回民小学地处大厂回族自治县农村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北坞村,是隶属于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镇学区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始建于1941年。学校占地面积2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