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指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应用先进技术呈现碎片化教学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基于此,本文从微课资源的特征入手,以岭南版美术教材为例,阐述微课资源的应用要点,为小学美术教师设计并应用微课资源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微课资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154-02
  前言
  微课资源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类型丰富的优势,可推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创新。就此,小学美术教师需根据课堂内容,合理设计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开放性、自由性的教学内容,不仅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可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微课资源的特征
  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主要表现出如下优势,可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针对性强。微课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可将美术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绘画技巧作为主题,制作五到十分钟的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主题的微课视频,加深自身对该知识点或绘画技巧的认识,强化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小学美术教学中有些难以在课堂中展示实物的内容,如岭南版美术教材中的《石狮》、《走进传统民居》及《奇特的热带植物》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教师可通过微课视频展示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资源。
  第二,时效性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创作时间,这就需要讲解内容精炼简洁。就此,在制作微课视频时,美术教师需注重视频的时效性,将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利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精炼讲解知识点及绘画技巧,避免时间过长内容宽泛、啰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占用学生的绘画时间。同时,时效性强的微课资源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三,类型丰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美术教师需创作不同类型的微课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美术课堂教学而言,微课资源包括语言信息传递类(如知识点讲解)、实物直观演示类(如绘画过程展示)、引导探究类(如任务布置)等,美术教师需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及教材内容,选择最佳的微课资源类型,发挥微课资源的优势,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更开放、自由,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
  二、微课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教学情境。
  美术为造型艺术,创作者的作品灵感来自于自身对生活的认知或感悟。生活中的草木虫鱼、人物建筑等要素,均是美术创作的源泉。小学美术教师每堂课都带领学生体会生活是难以实现的,为了给学生提供创作灵感,教师可在开展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体会情境中表达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知或使其获得感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创作灵感。在微课资源应用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收集美术教学相关的素材,如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将其编辑为微课视频,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為例,教师在开展《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搜集劳动场景的视频、音乐与图片,将《伏尔加河船夫曲》作为背景音乐,将《伏尔加河纤夫》、《播种者》及《拾穗者》等美术作品作为视频的开头,配以车间工人、田间农民的劳动视频,完成微课视频的制作。在课堂教学前,播放该视频,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与欢乐。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模仿《伏尔加河纤夫》中纤夫们的姿态与动作,创设表演情境,使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苦难,加深对画作的认识,感受画作呈现的艺术魅力;然后,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劳动者的认识,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微课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可实现普遍性及广泛性的应用。教师可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播放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就此,美术教师可利用微课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在增强学生美术技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以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教师在开展《写意蔬果》的教学时,学生的用笔、用墨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课前针对上述内容,分别制作微课视频,其主题分别为中锋运笔、侧锋用笔、中锋侧缝组合运笔、墨色分类、墨汁调和。在用笔微课视频中,教师分别从多个角度展示运笔的技巧和要点,并呈现不同运笔方式的效果;在用墨微课视频中,教师介绍焦、重、浓、淡、轻五种墨色,并展示不同墨汁与水比例,调和的墨色。基于上述微课视频,学生可对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制作一个写意蔬果作品绘制的流程,要求学生分析绘制中应用了哪种运笔方法和用墨方法,并鼓励学生临摹或写生衣一幅写意蔬果作品。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微课视频,学生可自主学习教学重点难点,可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与技巧的认识。
  3.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是关键内容,可将美术技法直观地呈现,为学生掌握美术技巧提供指导。但是有些美术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会在课堂中用粉笔简答勾勒图像,这种示范方式的效果不佳,难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地指导。而且美术教学中有些作品创作过程复杂,美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展示创作过程。微课资源的出现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将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技巧要点,制作为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使用。以岭南版美术教材为例,教师在开展《线材与面材的立体造型》教学时,利用微课视频展示线构造制作的流程、绕线方法;展示插接造型的制作步骤及要点,可节约课堂讲解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课堂创作时间,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及创造力[2]。
  结论
  综上所述,微课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重要作用,需受到教师的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小学美术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体会美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邱慎韵.引入微课资源实现高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205-206.
  [2]杨莉.合理运用网络微课资源  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7):57-58.
其他文献
而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这是一个怎样咸涩的下午!——张晓风《愁乡石》
传统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昌都一带的文化艺术,鲜明地打上
目的:证实Apo-B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多变量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及发生冠脉事件的患者的Apo-B水平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1.41&
摘要:在中职学校开设特殊教育启能班,在广州、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在中职学校启能班如何开启美术特色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及课程设置的一大难题。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和“轻度智障”两个关键点,立足“工艺美术特色”,把课程重点放在工艺品的制作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课程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启能班的教学模式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特殊教育 职业教育 工
【摘 要】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还没达到使用逻辑抽象思维思考问题的阶段。因此,有效的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作业设计,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关键
患者,男,4+月(住院号:85426)。因发烧咳嗽伴畏光、呕吐两天,面部出疹4小时于2000年6月16日到我院就诊。 家长述患儿1月前患“麻疹”,当时是麻疹流行期,患儿有麻疹接触史。此患儿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提问环节。首先说明有效提问对于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在提问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即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数量与质量;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与层次性;课堂提问注意使用反问“方法”,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
路翎独特的文学创作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类”,深入探究其独特性的根源所在便显得极为重要。概括来说,其为“异类”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父亲形象”的缺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