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课堂提问环节。首先说明有效提问对于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在提问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即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数量与质量;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与层次性;课堂提问注意使用反问“方法”,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52-01
  一、有效提问对于教学的意义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有效性提问就是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問题能够发挥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等的情绪,并且引导学生在这些情绪的驱使下,不断地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孔子曾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而教师提问也就是捉住最佳时机,并在最佳时机给予学生进行基本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探索。
  课堂的有效提问是课堂顺利开展的基础,课堂的有效提问是学生课堂探索的重要引导,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课堂提问是学生间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课堂提问也是学生不断努力学习的推动力,更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三维目标实现的重要导向内容。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提问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课堂教学提问而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确实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归纳:第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候教师设置的问题是诸如一些“是不是,对不对”等无效的不经思考的问题,也有时候教师设置的问题是诸如“这个题目还能如何改编”等不太符合小学生思维特征的比较难的题目。第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在问题数量和问题质量上把握不是非常精准。第三,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随意性,整体性相对较差。第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在有效性上有待于提升。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1.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真正的做到问题难易程度恰当。例如,学习“连乘应用题”一节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是“我们学过什么样的数学解题方法”笼统性的问题,不能是“我们有没有学过乘法计算呢”等这样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更不能直接是“做这类题,我们要用哪两种方法”等非常难的问题。
  2.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数量与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还需要注重问题的数量与质量,一方面,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数量方面注重合适,教师提出的问题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一般情況下,一节课下来问题的数量不要超过六个,但是也不要少于三个。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质量方面注重问题的思考价值与点拨促进价值等多方面功能。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真正做到提出更有深度更有广度,并且更适合学生的问题,教师提出更少的问题和更好地问题启发更多的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启示,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3.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与层次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是随意而问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要求精心设计相关问题,注重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步步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推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真正做到课堂提问问题的启发性与层次性。例如,学习“连乘应用题”一节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这样的:第一个问题:复习原有学会的练习题,学生开展练习。第二个问题:复习中的应用题都是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它们的数量关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提出新的练习题,并且提出问题:你准备怎么解答这道题?并说出解答的思路。第四个问题:像这样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第五个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将这两种解法分别列成综合算式第一种解法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第二种解法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小括号?不加行不行?第六个问题: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主要是为了加深两种做题方法的印象,促进学生学会这两种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慢慢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步步引导,可以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使学生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的同时能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用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能够帮助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不能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教师提出的问题需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促进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4.课堂提问注意使用反问“方法”,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反问的,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在精讲练习题后,对练习题进行改编,引导学生在学好基本习题方法的时候,还能够会自我改变题目。并且,在“应用题”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反问学生:那么我们的练习和改编题有什么不一样呢?针对不同的题目你有什么样的解题方法呢,这些解题方法是什么?通过这种反问,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使学生学会列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
  四、结束语
  数学是小学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关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注意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注意问题的启发性与层次性等方式,有效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世华.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9(25):29.
  [2]严顺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0.
  [3]陶俊.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18.
  [4]向桂桃.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88.
其他文献
目的:证实Apo-B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及多变量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及发生冠脉事件的患者的Apo-B水平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1.41&
摘要:在中职学校开设特殊教育启能班,在广州、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在中职学校启能班如何开启美术特色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及课程设置的一大难题。广州市海珠商务职业学校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和“轻度智障”两个关键点,立足“工艺美术特色”,把课程重点放在工艺品的制作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课程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将启能班的教学模式作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特殊教育 职业教育 工
【摘 要】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还没达到使用逻辑抽象思维思考问题的阶段。因此,有效的利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作业设计,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关键
患者,男,4+月(住院号:85426)。因发烧咳嗽伴畏光、呕吐两天,面部出疹4小时于2000年6月16日到我院就诊。 家长述患儿1月前患“麻疹”,当时是麻疹流行期,患儿有麻疹接触史。此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