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k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 ”变 “四基”,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是学生个人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帮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几点做法。
  一、吃透新课标精神,全面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确定的目标有两类,一类是结果性目标,一类是过程性目标。一般来说,结果性目标是指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性目标更多地指向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过程性目标的体现。
  新课标中总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共四点,其中三点用“经历……的过程,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的句式来阐述。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也有一些过程性的描述,如“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两者之间原本就是一个相伴相随的过程,不能割裂开来。这些过程性目标和内容实现的主要标志就是学生形成活动经验,学生在经历相关的数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探究。只是因为过程性目标难于检测,具体操作起来费力费时,在一般的家常课中经常为老师们所忽略。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把新课标提出的这些过程性目标扎实落到实处,实现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的双丰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在吃透新课标精神、深度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基本活动经验起点,据此制定出全面、准确、切合实际的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基本活动经验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数学教育的老专家宋淑持曾指出:“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备课时应该注意紧紧抓住两条主线:知识线,过程线。
  过程线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细心观察、猜测、操作、验证、讨论交流。
  这是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1.提出问题——课桌面面积有多大?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刚才同学们说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大,课桌面面积到底有多大?你能想办法表示出它的面积吗?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表示出课桌面面积的大小。
  学生操作
  2.汇报展示
  组1:我们是用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量的,大约有12个数学课本封面面积的大小。
  组2:我们是用学具盒里的正方形纸片(面积是1平方分米)量的,大约有24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
  组3:我们是用文具盒的一个面量的,大约有17个文具盒表面的面积大小。
  ……
  3.质疑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用一个或多个物体表面的面积做标准测量的方法,观察一下我们测量的结果,你有话要说吗?
  生: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用的课桌规格一样,桌面的面积也应该相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五花八门呢?
  生1:因为同学们测量时用的工具不同,这些工具的面积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的面积也不相同。
  生2:如果我们用相同的工具测量,就能使测量出来的结果相同了。
  ……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测量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会给我们的交流带来许多麻烦,为此,人们统一了测量面积的标准——面积单位。
  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参与、实践,体验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多样性,认识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提高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自然、顺畅,做到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三、在反思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把基本活动经验和知识技能的获得比作渔和鱼的关系的话,那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就好比获得了捕鱼的本领,坚持长时间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训练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数学活动结束或者课的最后一定要有意识的提出反思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以“多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这个单元里过程性目标的主线就是转化的意识和转化的方法。学完这个单元不但要会计算各类多边形的面积,还要积累转化的思想和活动经验。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学生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说一下你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就可以在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过程之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巩固这一类数学活动经验。
  进而,等学完了多边形面积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反思每一种图形的推导的过程,各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掌握了数学活动经验就意味着学生掌握了研究这一类问题的办法,而一旦获得这个办法,就给学生的学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活动经验要靠积累,积累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指望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因此,应当把活动经验的积累看作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组织学生参与数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其他文献
大海和小溪本来是一堆好朋友,但是大海脾气很暴躁,小溪很善良。为此,小溪没少受大海的欺负。  一天早上,蔚蓝色的大海正在晒太阳,小溪轻轻地靠了过来,想和大海一起享受阳光的温暖。小溪静静地躺到大海身边,大海微微抬了一下眼皮,不耐烦地说:“滚开!”顿时,海面上翻腾起一层层巨大的波浪。  小溪不甘心就这么败下,挣扎着说:“太阳又不是你的,我们都可以享受啊!”大海发怒了,凶狠地涨起了滚滚的浪潮,一个又一个不
期刊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多媒化、立体化、信息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必须具有艺术化的审美特征。本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重要的部分。在多数情况下,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并通过二者的结合,发挥教学的最大化作用。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自身的学习还是今后的教学方式,读和写都对学生的今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如何在课堂中做好读写结合工作。 
并行程序的可编程性是并行计算的难点之一,使用传统的方法对非数值问题进行并行求解则更加困难.通过对设计模式概念的扩展,定义了算法模式与结构模式,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为其他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语言、思维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科学”部分中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
分析了图像加密中的灰级混合算法应具有的属性,讨论了在灰级混合算法中引入参数的必要性以及加入扩散机制和引入随机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同时具有扩散机制和随机变量的灰级混
联机分析处理OLAP查询经常涉及多表连接,所以提高多表连接的性能就成了提高OLAP查询处理的关键性问题.针对目前直接提高多表连接效率的方法、并行多表连接算法和连接索引,提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是我们的共识,它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但多年来,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写得痛苦,似乎是不争的事实,那抓耳挠腮的习作神态、七拼八凑的习作内容,匪夷所思(假、大、空)的情感表达,常常让教者啼笑皆非。可谓是:口中“无语”,心中“纠结”。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学生:
2月28日,国双发布《2016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从全网概况、访问特征、渠道分析、行业视角四个方面,以女装、IP影视剧植入、汽车、美妆四个领域为典型案例,多維度剖析中国互联网发展大势。  访问量商机  据《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手机端访问量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增长率达到20.4%;Pad端和PC端访问量增长率则逐年下降。这说明,消费者访问信息的渠道已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提高不尽人意。“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