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语之中蕴深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期参加的一次诗歌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老师同课异构,力求上出各自学段诗歌教学的特色,课题即《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篇目,语言浅近自然、通俗易懂,诗歌内容并不难懂。各学段的学生对这首诗歌总的理解大致是:这首诗写景抒情,描绘了西湖生意盎然的早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丽春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笔者反复研读诗歌,综合白居易的人生经历以及写这首诗歌时各种背景因素,觉得仅仅用“喜爱、热爱、赞美”这些词语来形容作者的情感似乎浅近、单一化了!语浅而情深是重读该诗获得的又一大亮点,于是,笔者也尝试带着高中学生来重读这首诗歌,挖掘出了浅语之中蕴藏的深刻的情怀。
  一、敏锐捕捉到西湖萌动春意的惊喜。
  钱塘湖即西湖,唐代起,西湖成为了游览胜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的七月白居易改任杭州刺史,年底抵达杭州上任。对于自幼就就神往西湖的白居易来说,这无疑是天赐良机,第二年(823年)春天刚刚来临,大地刚露出些许春的气息,白居易迫不及待地来到西湖边游赏。换做是一般人,感受更多的或许是料峭的春寒,并不一定能欣赏到此时刚刚萌动的春意之美,但诗人是慕名已久、欣然前往、有意寻觅的,那西湖早春一丝一毫的气息都被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并且带给他无限的惊喜。
  诗人的足迹从孤山寺的北面开始,目光所及,耳中所闻,尽在探寻初春的讯息,惊喜不断:“水面初平云脚低”,初春水刚涨而显云低;那“几处”争抢着向阳树枝的早莺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像极了争着要东西的幼儿,很有生趣;“咦”?那乍然出现在眼前的“谁家”的新燕正忙着用那尚稚嫩的喙啄泥筑巢,让人惊疑之余更让人喜不自胜,“啊,燕子也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花儿渐渐多起来了,五颜六色的,一朵、两朵、一簇、两簇……过些日子,必将是姹紫嫣红,令人眼花缭乱;“浅草才能没马蹄”,草儿也在长,才刚刚没过了马蹄。这一切平常人眼中的花、草、莺、鸟……都在提醒着人们,春天真的来了,天地之间,弥漫着些微而又全新的春的气息,而这一切又都在悄然变化着,很快一个绚烂的春就会来到。那份美好、那份惊喜也自心中弥漫开去……
  二、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由、安闲。
  初春的西湖之景丰富而灵动、清新而活泼,处处引人入胜,她更像一位清新、明丽、灵动、可人的纯情少女,处处洋溢着活力与朝气,让人发自内心地赞叹、喜爱。更吸引着作者在那个春色初露的季节迫切地走近她,走进她的“灵魂”,享受这活力初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而作者笔下带给我们的那一处又一处的惊喜也最终凝结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惊叹。这最爱全部浓缩在这样一幅自然、静美的图景之中,言近而意远。我们可以想象到:蓝天下,微风中,初绽新芽的杨柳低垂,长长的白沙堤静静地卧在碧波中,柳枝轻拂着白沙堤,作者轻快地骑着马儿在白堤上尽览西湖之景,多么安闲、自在啊!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公务之余,“偷得浮生半日闲”,“行不足”告诉人们:西湖之景、大自然之妙怎么也欣赏不够, 因而,“最爱”二字水到渠成,直抒胸臆,不仅道出了作者对西湖之景的喜爱之情,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更含蓄地表达出了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无以言表、无法尽说的自由、畅快。
  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纯粹情怀
  写本诗之前的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可以推知,作者当时是在政见不被采纳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请求外调的,心情可见一斑。而此时诗人已经50岁,已到了安于天命的年龄,也应有着乐天知命的达观了。
  然诗中却不见一丝颓废之气,也不见回避退世之心。我们感受更多的则是诗人犹如小孩儿一样对眼前的一切充满新鲜、好奇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那“初涨的春水”、“早莺”、“新燕”、“浅草”……无不是诗人那孩童般纯粹情怀的真实写照,那样的清新扑鼻、那样的充满活力,进而感染着读者忍不住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美好而让人喜悦、沉醉。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永葆如此纯粹的情怀,诗人无论身处在怎样的境遇下,无论年岁几何,都不影响他对生活、对生命积极向上的态度,《钱塘湖春行》恰是原生态的自然之景的充分展示,也最是自然而真实的诗人真性情的流露,也恰是诗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印证。
  四、造福地方,福泽后人的济世情怀
  纵观詩人的一生:起初,他怀着一腔“济世”之心,为回报唐宪宗的知遇之恩,一表忠心,写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以补察时政,并频繁谏言,甚至当面批龙鳞,却引来皇帝的不快;到后来屡遭挫折被贬之后开始转为“独善其身”,但仍心系百姓。而杭州是白居易自幼立志要去做官的地方,白居易也是怀着“下恤民庶”的抱负来杭州做刺史的,自然更想在此有一番作为,造福百姓,福泽后人。
  诗中出现的“贾亭”、“白沙堤”,表面上看是诗人笔下的景物,但细想来,也许更有深意。这两处景都是前任留下的,“贾亭”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已成为西湖名胜之一,“白沙堤”是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加之,眼前西湖风光旖旎,令人沉醉,面对如此美景,更让诗人豪情满怀,那福泽后人的济世情怀在满湖的春色中渐渐蓬勃、壮大。
  有史可考:白居易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白居易修建的捍湖大提,人们为纪念他就称它为“白公堤”。白居易亲自写的《钱塘湖石记》一文,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这篇碑记成为了关于西湖水利的重要历史文献。甚至,在离任前,白居易还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中作为基金,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周转,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才不知所终。
  诗人把诗比作果树“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语言表达应浅近,“老妪能解”。这样的诗歌理念让《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让各个学段的学生都欣然爱之,而情感的丰富、含蓄隽永也更让《钱塘湖春行》经久传唱。
  石春梅,教师,现居江苏白蒲。
其他文献
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一篇《论朱自清的散文》,从比喻技巧、意象选择、艺术人格等方面对朱自清散文进行了尖锐地批评,指出其或有温厚朴素,却失之风华潇洒,《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名篇无一幸免,“历史意义”大于“艺术价值”,是为“名家”而非“大家”。由于朱自清散文在中国享有盛誉,因此余光中此文引发了众声喧哗,很多人撰文为朱自清散文辩驳,也有人支持余光中的论断,时至今日仍未平
李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抗战爆发后,“向来出版教科书的各大书局除正中外,最初都没有迁往后方,于是教科书的印刷运输都感困难,供应数量大量减少。一方面学校和学生数增加,另一方面教科书供应量减少,于是供不应求,形成普遍‘书荒’。”新印的教科书“版本缩小,纸张恶劣,印刷模糊”,[1]引起了普遍关注。冯玉祥在1943年给教育部长陈立夫的信函中指出,后
词频是文本在语言形式上的特征,出现频率高的词往往能反映文本的内容主旨、语言特色、文体特征等。这种形式和内容相关性提供了在高频词列表提示下对课文进行解读的新途径。  一般来说,写作往往是沉入式的,作者不会在篇章的层面上有意识地布局词语,有文章提出文本的高频词包含对作者潜意识的反映。人们对文本的阅读更是如此:引人入胜的内容使人忘记了“语言”。从语文教育的角度上说,这是一些学生语言认识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
在教学中,书册阅读教学课包括“书册导读课”、“书册交流课”、“书册研读课”等组成。书册导读课的目的在于激发阅读兴趣、感受书本的魅力、提示阅读方法、安排阅读计划,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书册交流课,则让学生通过阅读心得和成果的分享,深入了解这本书,相互丰富阅读体悟;书册研读课,是在学生阅读的已有基础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做进一步的发现和理解,读到原先未读到之处,解开原先未解开之惑。  王荣生教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得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选取的角度有很大不同,适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
《项脊轩志》被认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最浅易的文言文。对浅易文言文,教学上一般会有“不教”“浅教”“深教”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个人以为,《项脊轩志》一文应“深教”。因为,《项脊轩志》文浅情不浅,非“深教”,不足以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情和佳妙。  下文通过解答三个有关《项脊轩志》文本理解的问题,具体说明。  问题一:作者转述老妪“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首篇游记,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感悟自然”版块。该文表达了作者在游览时对自然景物的佛学审美观照,显露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禅学思想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仅仅抓住文中的“始得”为突破口,理出“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指异之——游于是乎始”的文章脉络,剖析作者发现西山后引起的感情变化,指出作者仕途不顺下的政治抱负破灭。实际
高中语文教育构成了大学文学教育[1]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大学文学教育的开展必须考虑学生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时期)的语文教育情况。而与高中语文教育相比,大学文学教育是更为深入、全面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它显著地降低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应试性特征,更加重视理解和品悟,重视文学艺术精神与个体生命的有机结合。因此,“大学语文”或各种文学类选修课,与“高中语文”构成了某种呼应关系。从大学文学教
近年来,受“创新解读”、“深度解读”思想的裹挟,我们极力在文本内容的解读上花功夫,却忽视了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文本表达方法。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认为“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上,不应该着眼在内容上。”[1]语文教学论专家吴格明教授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应当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也就是说,‘文何以载道’,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大道。”[2]而笔者也认为与其在
“课本剧”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将其改编成能够通过教室或舞台表演来表达文章主题的戏剧小品或小型话剧。“课本剧”表演在初中小学课堂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深受学生欢迎。相较于课时紧缺、文本内容偏深、学习压力更大的高中语文课堂,开展“课本剧”表演确实有些难度。但随着《史记》等文学性较强的文本进入高中语文课堂之后,“课本剧”表演再一次成为了老师们热议的焦点。一方面,“课本剧”表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而优则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