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人之谜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公主沉睡不醒,直到一个勇敢的王子进入宫殿将她唤醒……嗜睡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嗜睡症患者白天睡意过多,这是嗜睡症最为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会猝倒,即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肌肉突然失去张力,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瘫痪,它可以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较为严重的患者会睡眠瘫痪: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和猝倒类似。
她只是沉睡而非死亡。

  美丽的公主沉睡不醒,直到一个勇敢的王子进入宫殿将她唤醒。夏尔·佩罗的这个童话故事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他在故事中这样写道: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沉睡中的公主看上去有多美,面颊粉红,嘴唇如珊瑚般红润,眼睛紧闭,但好像可以听到她轻轻的呼吸声。她只是沉睡而非死亡。公主的睡眠状态整整持续了一个世纪,像一个重度睡症患者。身体保持不动,眼睛闭合,呼吸平稳,肌肉松弛,咀嚼和吞咽功能还在,瞳孔对光有反应,眼睑会抽搐。
  充足的睡眠是每个快节奏生活、患有严重睡眠障碍的人梦寐以求的。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甚至难以想象会有人觉得睡眠不是件快乐的事。但事实上,的确有人讨厌睡觉,他们甚至害怕睡着,因为他们很可能会一睡不醒。
  嗜睡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通常情况下,嗜睡症患者白天睡意过多,这是嗜睡症最为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会猝倒,即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肌肉突然失去张力,头部或身体在没有丧失意识的情况下瘫痪,它可以持续几秒钟或几分钟。较为严重的患者会睡眠瘫痪:入睡或要醒来时暂时不能运动,和猝倒类似。
  患有嗜睡的人易感到疲劳。白天过度的睡意会使人丧失应有的能力,记忆力下降,因此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且嗜睡引起的视觉障碍可能尤为使人感到不安。一半以上患有嗜睡的人都会同时发生记忆力下降或记忆中断,这是由闯入清醒状态的“微睡眠”引起的。在这些阶段中,嗜睡患者行走或驾车时会不知所措、胡说或胡写、放错东西或撞上东西,他们在这些阶段中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事后记不清发生的事。
  重度嗜睡者皮肤苍白且冰冷,不吃不喝,代谢缓慢。他们的脉搏和呼吸也极其微弱甚至无法识别,瞳孔对光的反应不明显,血压下降,甚至十分强烈的击打也不会感觉疼痛。
  重度嗜睡症患者在长期昏睡中,肌肤衰老得十分缓慢,几乎看不出变化。然而,当患者从这种昏睡状态中醒来后,年轻的样貌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例如,挪威嗜睡症患者奥古斯汀分娩后陷入沉睡,20多年中她的身体功能运转减慢,看上去几乎没有年龄变化。奥古斯汀昏睡了22年后终于苏醒,她看起来和早已成年的女儿一样年轻,但5年后便衰老到了本该有的年龄。
  “嗜睡”一词源自希腊语,译为“假死”或“假生”。从医学角度看,嗜睡症的种类非常多样,但通常情况下嗜睡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法弄清引发这种病症的确切原因,该如何治疗这种疾病也不得而知。
  但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嗜睡可能是人后脑勺部位长有肿瘤或心理的防御反应造成的:如果长期处在巨大的压力、恐惧或疲劳中,人可能就会陷入深度睡眠状态。顺便说一句,心理创伤引起嗜睡发作可以很严重也可以非常轻微。也有人认为嗜睡可能是由于过度紧张、癔病、大量失血或疲劳过度造成的。例如,在阿斯塔纳,一个女孩被老师训斥后,陷入了昏睡:女孩因委屈而哭泣,眼睛里流出的竟是血,被带到医院后,她的身体变得僵硬,医生诊断她患有重度嗜睡症。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印度军官柯普兰·罗德哈身上。柯普兰因不明原因被调职,他要求州政府调查,但他的问题被拖了一个半月。这段时间,柯普兰一直处于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随后便突然陷入昏睡,历时7年。在睡眠期间柯普兰从来没有睁开眼睛,没有说话,躺在床上像一具尸体。家人担心他缺失营养,把橡皮管插入他的鼻孔供给他营养物质,每半小时翻转他的身体,并帮他按摩肌肉以避免血液停滞。
  如果不是因为疟疾,他可能会睡更长时间。在疟疾暴发的第一天,他的体温上升到40度,第二天下降到35度,柯普兰的手指开始颤动,而后很快睁开了眼睛。又过了一个月他的头部开始可以灵活地转动,身体可以独立完成坐的动作。苏醒半年后,他彻底从昏睡中康复了。康复6年后,他为自己庆祝了70岁的生日。
昏睡本身不会严重威胁到陷入昏睡的人,而真正威胁他们的是被误以为死亡的诊断。

  通常嗜睡持续的时间从几个小时到几个星期不等,甚至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会持续几年。例如,19岁的阿根廷人马里奥·特丽奥,在昏睡7年后醒来,才知道自己的偶像肯尼迪总统已经被刺杀。
  嗜睡期的结束也没有预兆,会像嗜睡开始时一样突然。许多了解自己病情的嗜睡症患者对睡眠十分恐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又会陷入沉睡。例如,比利时的伊丽莎白·瓦尔达克,在27岁时遭遇了一场车祸,此后便陷入了深度沉睡状态,醒来时已经63岁了。长达36年的沉睡让她对睡眠产生了恐惧,因为害怕再度陷入昏睡,伊丽莎白再无法在夜晚安心入眠。
  伊凡·彼得罗维奇·巴甫罗夫是圣彼得堡医院的著名生理学家,长期致力于嗜睡现象的研究。他观察了几位陷入长期嗜睡的患者:于1891年陷入昏睡的卡恰林,醒来时已经是1918年,他不仅到另一个世纪,还到了另一个国家。这段时间,巴甫罗夫一直在一家精神病医院观察他。据卡恰林自己称,在昏睡这些年,他能听到,并知晓周围发生了什么,但无法回应,浑身无力,甚至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   陷入轻度嗜睡的人看起来与正常睡着了的人没有两样。然而,重度嗜睡者病发时很容易被误认为已经死亡,他们的心跳会减少到每分钟2-3次,身体停止排泄,皮肤变得苍白和冰冷,呼吸微弱到口腔镜上都不会生雾。辨别患者是脑炎昏睡状态还是发作性睡病很重要。
  长期嗜睡也可能导致智力发育缓慢。女孩喀秋金娜陷入昏睡时只有4岁,醒来时已经18岁了,但喀秋金娜醒来第一件事是摆弄她曾最喜欢的洋娃娃。
  这些案例也很好地印证了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据统计,出现嗜睡症状的人中70%是女性——这或许也可以验证“嗜睡是人们企图在潜意识中逃避问题”的理论,因为女性往往更喜欢逃避问题。例如,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记载的昏睡时间最长的人娜杰日达·列别金娜 ,在1954年与丈夫大吵一架后睡着了,但20年后才醒来。
  乌克兰人娜杰日达·列别金娜,在30多岁时突然有一天昏睡不醒,直到20年后才醒来。娜杰日达·列别金娜的第一任丈夫死于二战中,她再婚后又生下一个女儿。但她的第二任丈夫喜欢酗酒,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娜杰日达哭了很久,然后就睡着了。当时是1954年,她一睡就是20年,直到1974年她才醒来。
  当娜杰日达进入昏睡状态,连续两天没有醒来时,她酒醒后的丈夫连忙叫了一辆救护车,将她送到了医院。但医生怎么也不能唤醒她,同时也没有在她身上检查出任何病理变化。只是她的脉搏比一般人弱,体温比正常人要低。相同的昏睡状况,医生们曾经碰到过。前苏联国家医学协会的一位院士就曾记载过一个病例,他的病人就曾昏睡了好长时间,但他患有非常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昏睡不醒只是该疾病的正常生理反应。医生们以为娜杰日达也患有精神上的疾病。然而娜杰日达的病历已经在二战中丢失了,她的母亲和丈夫也根本不知道她是否有过精神病史。在医院的床上昏睡4年之后,医生们束手无策,娜杰日达的母亲将熟睡的女儿拖回了家。
据统计,出现嗜睡症状的人中70%是女性,这或许也可以验证“嗜睡是人们企图在潜意识中逃避问题”的理论,因为女性恰恰是更喜欢回避问题的人群。

  更有趣的是,嗜睡者可以察觉到所处环境的危险。二战期间,一些人在战乱中陷入了昏睡,当空袭轰炸来临时他们醒来了,和其他人一起逃到了防空洞后又陷入了沉睡。
  可见昏睡本身不会严重威胁到陷入昏睡的人的生命安全,而真正威胁他们的是被误以为死亡的诊断。许多陷入长期昏睡的嗜睡症患者,尤其是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不同寻常的症状的人,都经常处于被活埋的恐惧中。
  在和被活埋的恐怖故事有关的人中,被人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他甚至在自己的遗嘱中提到,希望自己死后,在尸体尚未开始腐烂之前,不要被安葬。因为他生前一直坚称自己曾在打盹时,出现“假死”症状:心脏停止跳动、脉搏消失、全身麻木。
  致命的误诊也差点使14世纪文艺复兴先驱、伟大意大利诗人弗朗希斯科·彼特拉克成为受害者。他从昏睡中醒来发现自己正躺在棺材里,人们正为他筹备葬礼。在荒唐的葬礼后,彼特拉克又幸福地生活了30个年头,享年70岁。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试图寻找方法,避免自己在棺材里醒来。例如,在古希腊时,斯巴达人会在葬礼前用刀刺穿死者的身体。
  嗜睡患者如果被误认为死亡,醒来时常会发现自己正躺在藏尸冷柜中,他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助真的死去,也可能会把其他人吓得不轻。2011年12月,在辛菲罗波尔的一个停尸房,被误认为死亡的嗜睡症患者在重金属音乐的伴奏中醒来:一个摇滚乐队借用停尸房作为他们的排练地,因为停尸房的氛围十分符合他们乐队的气质,而且这里较为僻静,不会打扰到任何人。但在一次排演时,刺耳的尖叫声突然从停尸房里传出——被误认为死亡的嗜睡症患者从停尸房的床上坐了起来。这支不愿透露名字的乐队报了警,最后弄清了状况,但自那次事件之后他们就换了排练地点。
  为避免类似的错误,英国所有停尸间藏尸的冷柜都配备了绳索,与铃相连。如果冷柜里的人突然醒来,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求救。据说,这种简单的设备早在1938年英国的一个小村庄里就出现了:在一次葬礼中,人们听到从棺材盖下传来的剐蹭声,尽管遭到了已经宣读了悼词的牧师的抗议,但棺材还是被打开了。但为时已晚,棺材里的女人已经死了,她的身体扭曲成螺旋状,脸上挂着恐惧的神情,擦伤的双手沾满了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人就开始在停尸间的冷柜安装一种可以检测到心脏活动的报警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测定人是否还存有生命迹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镜子雾气法”——将镜子放置在口鼻处,即使极微弱的呼吸也可以使其表面产生雾气。然而,这种方法在潮湿的气候下行不通。现今,人们有了更有效的方法——射线照相法。射线照片显示出,处于嗜睡状态的人,和普通人一样,成像轮廓模糊,而死者的轮廓应该是清晰可见的。这种方法就可以将误诊死亡的风险最小化。
  在意大利的巴勒莫大教堂里安葬着罗萨莉娅遗骸,这个小女孩于73年前去世。在这座教堂发生的奇异事件,已经引起人们的恐慌近30年。一次罗萨莉娅的眼睛瞬间睁开后,连清洁工都害怕得拒绝为教堂继续工作。当地人坚称,不止一次看到小女孩的眼皮颤动,许多人还听到女孩的叹息声。
  尽管从医学角度来看,小女孩被认定为已经死亡,但在1990年,科学家用两周的时间用测量大脑活动的仪器对她的身体进行了全面的监测。他们记录下了罗萨莉娅第一次爆发的脑电波活动,持续了33秒,这成为轰动一时的消息,所有人都为之惊讶。脑电波的活动十分微弱,但却十分清晰。第二次爆发时间更短,是在3天后。研究人员开始认定,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深昏睡现象。
  正常的生理性睡眠和发作性昏睡没有任何共同点。但脑电图显示,病人在昏睡期间,有一段时间处于正常的生理性睡眠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梦中梦”。   很多时候,嗜睡症患者会不止一次地陷入昏睡中,病发前他们甚至能感受到一些特殊的信号,例如头痛,精神萎靡,血压和体温升高,心率加速,大量出汗,像刚刚从事完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样疲惫不堪、浑身无力。
  那些不止一次陷入昏睡的人都说,自己经常在陷入昏睡前有头疼的先兆,并感到肌肉无力。据昏睡醒来的患者说,在嗜睡期间,他们能听到,只是无力回应。医生也曾证实了这点:在研究嗜睡者脑电活动图时发现,患者在嗜睡期间的大脑活跃度与清醒者相同。脑电图仪器记录的大脑睡眠与清醒时的活动状态显示,嗜睡期间患者的大脑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患者仍无法醒来。
  在医学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睡眠障碍——发作性睡病,其症状是患者常在白天产生难以抗拒的睡意,肌肉全部或部分张力受损,在夜晚难以入眠。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及任何场合睡着,就像睡美人故事中描述的那样:“朝臣们喝尽了手中酒杯里的葡萄酒,杯底残留的葡萄酒还未干涸,杯中仍散发着美酒的芳香,突然而至的睡意已经将他们带入了梦乡。”
  发作性睡病发作时常伴随着强直性晕厥——瞬间完全失去运动协调能力、全身麻痹,跌倒并陷入昏迷。例如,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挤奶女工卡丽妮恰娃·普拉斯科维亚从1947年开始就间歇性发作昏睡。结婚后她的丈夫被捕,她担心自己独自一人无法养活孩子,去女巫医那里堕胎。当时流产是被禁止的,邻居告发了她,卡丽妮恰娃被逮捕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流放期间,她的嗜睡症第一次发作。警卫断定她已经死了。但医生检查后说卡丽妮恰娃只是陷入了昏睡,是身体感受到压力和辛苦后的一种防御反应。重返家乡后,卡丽妮恰娃到了农场工作,她经常会在去俱乐部、商店、回家的路上或是上班的时候突然昏睡过去,当地村民们都早已习以为常,他们会立马把睡着的她送到医院。
  因为发作性睡病往往与强烈的情感经历有关,患者由于害怕睡病发作,会将强烈的情感压抑。例如,忍住放声大笑。发作性睡病同时也伴随着幻觉、恶梦和疾病,导致患者人格变化。尽管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医生还是不愿承认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症。
  直到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些行为不同寻常的狗进行了研究,发现强烈的兴奋感会使它们失去知觉,陷入昏睡。最终研究人员不得不承认,发作性睡病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是一种临床病。经多年的研究后,研究人员终于弄清:是狗的遗传缺陷导致了它们的发作性嗜睡。但他们的研究还是无法解释人类的病发原因。
  1998年,研究人员在防治肥胖的研究中无意间发现了人体下丘脑的食欲素。最初,研究人员假设食欲素只是激发食欲的物质,在验证过程中却发现了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科学家发现下丘脑完全没有食欲素的老鼠吃得的确比有食欲素的同类少,但它们会突然发作睡病,失去知觉。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缺乏食欲素可以引起发作性睡病。实际上,发作性睡病患者下丘脑的食欲素仅是健康人下丘脑的10%,也就是说,食欲素有助于保持思维清晰和运动的协调性。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开发两种含有食欲素成分的药物,它们将有助于嗜睡症患者克服睡意,也可以让那些因害怕再次昏睡而失眠的“苏醒者”找回期待已久的睡眠。或许,在未来,“睡美人”再也不用花上百年的时间等待王子来拯救自己了。
  [编译自俄罗斯《事实与论据》]
其他文献
人类为什么需要衣服?为了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这可能只是人类开始穿衣服的最初原因,但远不是唯一的原因。酷爱裸奔的斯蒂芬·高夫,为了不穿衣服,宁愿牺牲自己的自由:他曾多次因身体裸露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而被拘捕,前后共经历了近10年的牢狱之灾。衣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出现,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放,开始注重服装的个性,衣服不再单单是遮体避寒的工具,被赋予了更多的深层含义。裸体旅
工作地点——非洲热带森林,工具——卡车和枪,对象——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就像非洲的一本字典,为了更了解它们,探险人员需要置身野外。他们不带武器甚至无法在热带草原中存活。为了让人类更了解野生动物,探险人员要置身野外与它们亲密接触。主人公卫斯理·帕特里克·隆巴德是一名野生动物探险家,1977年出生在南非的内尔斯普雷特,2001年在南非东开普省国家公园担任管理员,自2012年成为自然保护区的主力探险成员
汉斯-威廉·穆勒-沃尔法特是德国著名的医生。然而,眼下他在生意上遇到了麻烦——他找错顾问了吗?灰白色的头发迎风飘动,挥开双臂,迈大步向前奔跑,那就是汉斯-威廉·穆勒-沃尔法特。他脚穿白色的鞋子,身着白色的紧身衣和灰色的裤子,全速跑过球场,冲向萨米·赫迪拉。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正在进行,德国队与意大利队的争夺才开始12分钟,但是穆勒-沃尔法特已经展示出他的特别之处。几十年来,球迷们总是看到他在绿茵场上
从布朗库西到恩斯特再到克莱因,很多战后法国有名的画家、雕塑家都在隆森街工作生活过,他们同睡一张床,共用一个卫生间,互相激发创作灵感。蒙帕纳斯有一条后街,后街通往医院太平间,杂草丛生,破瓶四布。唯一有生命迹象的当属街角咖啡店,但与其说那里是买咖啡的地方,不如说是布列松作品的背景。8月,一个阴郁的下午,咖啡店老板独自坐在门外,抽着闷烟。1927年,日裔美籍艺术家野口勇在隆森街师从布朗库西。1961
明亮的外观能使人变得与众不同,胡须对男士来说是展现魅力的一把利剑,无论是历史伟人还是当代明星都曾通过个性的胡须引领时尚,让人们争相仿效。留胡子的历史国王、革命者、知识分子和村夫总是留着不同的胡须,几个世纪以来,胡子似乎总是能帮人们辨别一个男人的身份和地位。古埃及公元前1世纪,古埃及统治者只允许胡子作为哀悼的标志,其他人都要将胡子剃干净,因为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文明人不应该是多毛发的。但法老的胡须却被认
极地之夜是一段奇妙的时光。如果你连续两个月看不到太阳,就会忘记太阳的存在……萨比宁一家的一天总是开始得非常艰难——没有人愿意起床。尽管如此,家里的长辈——32岁的漫画家奥克萨娜和36岁设计师阿尔乔姆,还是不得不担起叫醒全家人的重任。大人们怎么叫都叫不醒躲在温暖的毛毯下的孩子们,不得不拖着他们的腿把他们从床上拽起来。然后父母要送6岁的雅罗斯拉娃和4岁的鲁斯兰娜去幼儿园,再送8岁的罗曼娜去学校。罗曼娜
在大部分人看来,每天跑步可以算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了吧,但跑步就对人体完全没有害处吗?跑步这项运动又是否适合所有人呢?答案都是否定的,不过不用担心,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跑步更健康的运动——快走。跑步是人类最原始的体育运动,最早的古希腊古罗马竞技场中就有了跑步这个项目。长久以来,人们都把跑步和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的身体条件都可以负荷得了这项运动的。不过,快走就不一样,相较
非洲国家独立后,积极建设国家,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由于历史遗留的种种原因,由于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于各种天灾人祸,非洲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十分艰难的,并且任重而道远。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政体经历许多变化和反复,军事政变、内乱和局部战争不断。迄今为止发生过80余次政变、100多次未遂政变、 30次政治谋杀、 38次战争(邻国间战争和内战)。独立初期,绝大多数国家沿袭其前宗
由南澳州的首府阿德莱德驾车南去,不到一小时,到达南海岸的杰维斯角港。从这里登轮渡,航程一小时,便抵达袋鼠岛的潘尼绍港。下船后,我们到了袋鼠岛上的最大市镇金斯考落脚。金斯考镇是当年英国移民们登上南澳大利亚大陆之前的第一个登陆点。袋鼠岛本来也是澳大利亚大陆的一部分。约9000年前,在一次海平面上升的运动中,脱离了大陆,形成为东西155公里,南北55公里,面积4405平方公里的岛屿,是澳大利亚第3大岛。
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科伦拜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震惊了全世界。迪伦·克莱伯德和一个朋友一起杀死了13人。他的母亲苏直到今天仍在苦苦探寻引发这起悲剧的原因。68岁的苏·克莱伯德克莱伯德女士,您对儿子迪伦最后的记忆是什么?他和我道别,说着拜拜,然后走出了家门。我没有看见他的表情,他的声音听起来很紧张,是我以前从未听到过的。我把丈夫汤姆叫醒,和他说,我们必须和迪伦谈谈了,他好像心情很压抑